1 / 8
文档名称:

主体结构考试混凝土检测这块重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主体结构考试混凝土检测这块重点!.docx

上传人:shijijielong001 2022/11/2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主体结构考试混凝土检测这块重点!.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主体结构考试混凝土检测这块重点! 】是由【shijijielong00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主体结构考试混凝土检测这块重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回弹法原理:回弹法是用一个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
要求:
1、水平弹击时,在弹击锤脱钩瞬间,;
2、在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且弹击锤起跳点应位于指针指示刻度尺的“0”处;
3、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为802;
4、数字式回弹仪应带有指针直读示值系统;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不应超过1。
5、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为-4~40摄氏度。
检定
回弹仪检定周期为半年。当新回弹仪启用前、超过检定有效期限、数字式回弹仪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读示值相差大于1、经保养后,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或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时,回弹仪应进行检定。
在检定回弹仪率定值时,率定试验应在(5~35)°C的条件下进行;钢砧表面应干燥、清洁,并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回弹值应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结果的平均值;率定试验应分四个方向进行,且每个方向弹击前,弹击杆应旋转90度,每个方向的回弹平均值均应为80±2。回弹仪率定试验所用的钢砧每两年送授权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
检测数量与测区布置
单个构件采用回弹法检测时,对于一般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每个构件的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
测区宜选在能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也可以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
测区宜布置在构件的两个对称的可测面上,当不能布置在对称的可测面上时,也可布置在同一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应布置测区,并且避开预埋件。

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
对于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时,测区应选在混凝土浇筑侧面。
。对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修正时,芯样数量不应少于6个,公称直径宜为100mm,高径比应为1。芯样应在测区内钻取,每个芯样应只加工一个试件。同条件试块修正时,试块数量不应少于6个,试块边长应为150mm。
按批量进行检测时,应随机抽取构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宜少于10件。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30个时,抽样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并不得少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
现场回弹值测量现场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测点应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弹击时应避开气孔和外露石子,同一测点应只弹击一次,读数估读至1。每一个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
混凝土碳化深度测量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混凝土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构件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应在每一测区分别测量碳化深度值。
碳化深度的测量方法
采用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清除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且不得用水擦洗;
采用浓度为1%〜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晰时,应采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应测量3次,;
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1、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小于25MPa、;
2、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MPa且不大于60MPa、。测强曲线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所依据的统一测强曲线,其强度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地区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专用测强曲线平均相对误差不应大于±%;%。
二、钻芯法运用环境
对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有怀疑;
因材料、施工或养护不良发生混凝土质量问题时;
混凝土遭受冻害、火灾、化学侵蚀或其他损害时;
需检测经多年使用的结构中混凝土强度时;
当需要施工验收辅助资料时。
芯样的尺寸要求
从结构中取出的芯样质量符合要求且公称直径为100mm,高径比为1:1的混凝土圆柱体试件称为标准芯样试件。允许有条件地使用小直径芯样试件,但其公称直径不应小于70mm且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
对于标准芯样试件,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有二根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而对于公称直径小于100mm的芯样试件,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有一根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同时,还要满足芯样内的钢筋与芯样试件的轴线基本垂直并离开端面10mm以上。
芯样端面补品
对于抗压强度低于40MPa的芯样试件,可采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补平层厚度不宜大于5mm;也可采用硫磺胶泥补平,。芯样的数量要求
根据检验批的容量来确定。在进行标准芯样试件的取样时,其最小的样本量不应该少于15个。而对于小直径芯样试件的取样,其最小的样本量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
(2)钻芯确定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构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对于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可以不再进行数据的舍弃,而是应该按有效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中的最小值确定。芯样无效数据
1)芯样试件的实际高径比(H/d);
2)沿芯样试件高度的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大于2mm;
3);
4)芯样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大于1°;
5)芯样有裂缝或有其他较大缺陷。
钻芯位置的选择
(1)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
(2)混凝土强度质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3)便于钻芯机安放与操作的部位;
(4)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钻芯修正方法取样要求在采用修正量的方法时,标准芯样的数量不应少于6个,当为小直径的芯样时,试件数量应该适当增加。芯样应该从采用间接方法的结构构件中随机抽取,当采用的间接检测方法为无损检测方法时,钻芯位置应与检测方法相应的测区重合;当采用的间接检测方法对结构构件有损伤时,钻芯位置应布置在相应的测区附近。
潮湿状态下进行芯样抗压试验
可以将芯样试件在20°C±5°C的清水中浸泡40〜48h,从水中取出后立即进行试验。
芯样试件的含水量对强度有一定影响,含水愈多则强度愈低。一般来说,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强度降低较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强度降低较多。因此,要根据结构或构件的实际使用情况,有目的性的选择自然干燥状态或潮湿状态进行实验。
三、钢筋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位置检测原理
在构件混凝土表面向内部发射电磁波,形成电磁场,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磁场,由于感应电磁场的强度及空间梯度变化与钢筋位置、直径、保护层厚度有关,通过测量感应电磁场的梯度变化,并通过分析处理,就能确定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
适用范围
1、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间距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现场检测;
2、不适合含有铁磁性物质的混凝土检测;
3、对于具有饰面层的结构和构件,应清除饰面层后在混凝土面上进行检测。技术指标
1、钢筋直径适应范围:6mm〜50mm
2、:
3、工作环境要求:环境温度:-5°C〜+40C;相对湿度:<90%;电磁干扰:无电磁场。
表71棵护层厚度最大允许误弄单位:nun
最大允许误差
第一测量范围
第二测茁范围
±L
5-79
±2
60-^-69
30-129
±4
70-100
130-L90
钢筋位置检测步骤(案例题)
使用钢筋位置测试仪检测钢筋位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资料收集
在检测前,应该收集以下资料:
(1)工程名称、结构及构件名称以及相应的钢筋设计图纸;
(2)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名称;
(3)混凝土中含有的铁磁性物质;
(4)检测部位钢筋品种、牌号、设计规格、设计保护层厚度和间距,结构构件中预留管道金属预埋件等;
(5)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
(6)检测原因。
2、抽样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对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3、布置测区、测点
(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2)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3)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4)在测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时须标记检测范围内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钢筋轴线位置,连续量测构件钢筋的间距。
(5)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6处(当实际检测数量不到6处时全部选取),采用钻孔、剔凿等方法验证,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钢筋工程直径未知或有异议;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4、仪器操作
(1)仪器连接、预设钢筋直径、清零。
(2)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测定:将探头平行于钢筋,放在测区起始位置混凝土表面,沿混凝土表面垂直钢筋方向移动探头,移动过程中,指示条增长,保护层厚度数值减小,说明探头正在向钢筋位置移动,当钢筋轴线和探头中心线重合时,指示条最长,保护层厚度最小,读取第1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在被测钢筋的同一位置应重复检测1次,读取第2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同时,将钢筋的轴线位置标记出来。在测试完该测区钢筋保护层厚度后,依次量测出已经标记的相邻钢筋的间距。
注意事项
检测过程中应避开钢筋接头绑丝,同一处读取的2个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相差大于1mm时,该组检测数据无效,并查明原因,在该处重新检测。仍不满足要求时,应更换钢筋探测仪或采用钻孔、剔凿的方法验证。
探头移动速度不得大于2cm/s,尽量保持匀速移动,避免在找到钢筋前向相反方向移动,否则会造成较大的检测误差甚至漏筋。
如果连续工作时间较长,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应注意每隔5分钟将探头拿到空气中,远离金属,按确认键复位。对检测结果有异议,也可此操作。
钢筋数量和间距需剔凿验证的情况
(1)相邻钢筋过密,钢筋间最小净距小于钢筋保护层厚度;
(2)混凝土(包括饰面层)含有或存在可能造成误判的金属组分或金属件;
(3)钢筋数量或间距的测试结果与设计要求有较大偏差;
(4)缺少相关验收资料。
2、检测梁、柱类构件主筋数量和间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试部位应避开其他金属材料和较强的铁磁性材料,表面应清洁、平整;
(2)应将构件测试面一侧所有主筋逐一检出,并在构件表面标注出每个检出钢筋的相应位置;
(3)应测量和记录每个检出钢筋的相对位置。
3、检测墙、板类构件钢筋数量和间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构件上随机选择测试部位,测试部位应避开其他金属材料和较强铁磁性材料,表面应清洁、平整;
(2)在每个测试部位连续检出7根钢筋,少于7根钢筋时应全部检出,并宜在构件表面标注出每个检出钢筋的相应位置;
(3)应测量和记录每个检出钢筋的相对位置;
(4)可根据第一根钢筋和最后一根钢筋的位置,确定这两个钢筋的距离,计算出钢筋的平均间距;
(5)必要时应计算钢筋的数量。
5、单个构件的复合型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柱类构件主筋实测根数少于设计根数时,该构件配筋应判定为不符合设计要求;
(2)梁、柱类构件主筋的平均间距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大于相关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时,该构件配筋应判定为不符合设计要求;
(3)墙、板类构件钢筋的平均间距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大于相关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时,该构件配筋应判定为不符合设计要求;
(4)梁、柱类构件的箍筋可按墙、板类构件钢筋进行判定。
四、检测楼板厚度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可以用钢尺检测,也可以用水准仪检测确定,还可以用超声波探测等方法检测楼板厚度。若需要检测的楼板已经进行过装饰装修,则在检测楼板的厚度前需要先去除装饰装修层,以消除装饰装修层对楼面厚度检测结果的影响。
基本检测方法
一、钢卷尺检测法由于一般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梁为边界,而梁高与楼板的厚度是在数值上有差别,无法在楼板的边缘直接利用钢尺量取楼板的厚度。因此在用钢卷尺检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厚度前需要开凿孔洞或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预留孔洞处进行测量。
利用钢卷尺检测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具有操作上简易行的优点,缺点则是会对楼板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伤,影响楼板的受力性能。
考虑到钢卷尺检测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缺点,可以将此种方法作为其他楼板厚度无损检测方法的校核使用。
二、水准仪检测法利用水准仪检测楼板厚度是一种间接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楼板面的高程以及楼板底的高程,计算出两者的差值则能确定相应测点的楼板厚度。
水准仪检测楼板厚度操作的难度不大,而且该方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因此该方法适合用来作为施工方自检方法。
三、超声波对测法超声波对测法检测楼板厚度时,利用一个超声波发射探头和一个超声波接收探头完成工作。检测时,发射探头置于楼板底面,接收探头置于楼板顶面,让接收探头在楼板顶面来回移动,直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最小为止,该最小值即是所检测楼板的厚度。
超声波对测法具有精度高,对检测对象无损伤等优点,缺点就是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不具有普遍性。因此,该方法适合作为中介检验机构在受委托时进行验收性检验时采用。
测区和布点
1、各个边样布置在平行且距离边梁30cm的狭长地带上,检测点分布在一条直线上;
2、检测点距离梁端不小于20cm;
3、在各个边样的中点布置一个检测点,然后向两端每隔1m布置一个检测点。若最后两端还剩下不到50cm的区域没有布置检测点,则在距离两端20cm处各额外布置一个检测点;
4、每个边样的检测点不应少于三个。
5、中心样及其检测点布置:中心样位于楼板中心,边长为板边1/5的矩形区域。如果板边为多边形,则取楼板中心50cmX50cm的矩形区域;(2)检测点布置在矩形的四个端点和中心点上。
五、后锚固件拉拔试验、碳纤维片正拉粘结强度试验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质量的现场检验,后锚固工程质量应按锚固件抗拔承载力的现场抽样检验结果进行评定。
抽样规则锚固质量现场检验抽样时,应以同品种、同规格、同强度等级的锚固件安装于锚固部位基本相同的同类构件为一检验批,并应从每一检验批所含的锚固件中进行抽样。
1、破坏性检验
现场破坏性检验宜选择锚固区以外的同条件位置,%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锚固件为植筋且数量不超过100件时,可取3件进行检验。
2、锚栓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

检验批的锚栓总数
500
1000
2500
^5000
按检強批锚栓总数计算的最小抽样量
20%
匕不少于5件
10%
7%
4%
3%
注:■性内插法确定抽样数童
(1)对重要结构构件及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按表8-1规定的抽样数量对该检验批的锚栓进行检验;
(2)对一般结构构件,应取重要结构构件抽样量的50%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3)对非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
3、植筋锚固质量的非破损检验
(1)对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3%且不少于
5件进行检验;
(2)对一般结构构件,应取每一检验批植筋总数的1%且不少于3件进行检验;
(3)对非生命线工程的非结构构件,%且不少于3件进行检验。
仪器设备
1、拉拔仪
设备的加荷能力应比预计的检验荷载值至少大20%。,应能连续、平稳、速度可控地运行;加载设备应能够按照规定的速度加载,测力系统整机允许偏差为全量程的±2%;
设备的液压加荷系统持荷时间不超过5min时,其降荷值不应大于5%;加载设备应能够保证所施加的拉伸荷载始终与后锚固构件的轴线一致。
2、支撑环
加载设备支撑环内径DO应符合下列规定:
(1)植筋:DO不应小于12d和250mm的较大值;
(2)膨胀型锚栓和扩底型锚栓:D0不应小于4hef;
(3)化学锚栓发生混合破坏及钢材破坏时:D0不应小于12d和250mm的较大值;
(4)化学锚栓发生混凝土锥体破坏时:D0不应小于4hef。
3、位移仪表
当检测重要结构锚固件的荷载-位移曲线时,仪表的量程不应小于50mm,。测量位移装置应能与测力系统同步工作,连续记录,测出锚固件相对于混凝土表面的垂直位移,并绘制荷载-位移的全程曲线。
现场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遇到读数出现异常、拆卸检查或更换零部件等,还应重新检定。
加载方法
检验锚固拉拔承载力的加载方式可为连续加载或分级加载,可根据实际条件选用。进行非破损检验时,施加荷载的主要规定如下:
1、连续加载时,应以均匀速率在2min~3min时间内加载至设定的检验荷载,并持荷2min;
2、分级加载时,应将设定的检验荷载均分为10级,每级持荷1min,直至设定的检验荷载,并持荷2min;
3、。NRk为非钢材破坏承载力标准值,可按现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有关规定计算。
进行破坏性检验时,施加荷载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续加载时,对锚栓应以均匀速率在2min~3min时间内加荷至锚固破坏,对植筋应以均匀速率在2min~7min时间内加荷至锚固破坏;
2、分级加载时,前8级,,且每级持荷1min~;自第9级起,,且每级持荷30s,直至锚固破坏。Nu为计算的破坏荷载值。
非破损检验的评定
(1)试样在持荷期间,锚固件无滑移、基材混凝土无裂纹或其他局部损坏迹象出现,且加载装置的荷载示值在2min内无下降或下降幅度不超过5%的检验荷载时,应评定为合格;
(2)一个检验批所抽取的式样全部合格时,该检验批应评定为合格检验批;
(3)一个检验批中不合格的式样不超过5%时,应另抽3根试样进行破坏性检验,若检验结果全部合格,该检验批仍可评定为合格检验批;
(4)一个检验批中不合格的试样超过5%时,该检验批应评定为不合格,且不应重做检验。
六、碳纤维片正拉粘结强度试验技术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纤维复合材与基材混凝土,以结构胶黏剂、界面胶(剂)为粘结材料粘合,在均匀拉应力作用下发生内聚、粘附或混合破坏的正拉粘结强度测定。不适用于测定室温条件下涂刷、粘合与固化的,质量大于300g/m2碳纤维织物与基材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拉力试验机
拉力试验机的力值量程选择,应使式样的破坏荷载,发生在该机标定的满负荷的20%〜80%之间;力值的示值误差不得大于1%。试验机夹持器的构造应能使试件垂直对中固定,不产生偏心和扭转的作用。
试样组成部分的制备(1)受检粘结材料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配置和使用。
(2)混凝土试块的尺寸应为70mmX70mmX40mm;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对A级和B级胶粘剂均应为C40〜C45;对A级和B级界面胶(剂)应分别为C40和C25。试块浇注后应经28d标准养护;试块使用前,应以专用的机械切出深度为4mm〜5mm的预切缝,缝宽约2mm。预切缝围成的方形平面,其净尺寸应为40mm〜40mm,并应位于试块的中心。混凝土试块的粘贴面(方形平面)应作打毛处理。打毛深度应达骨料新面,且手感粗糙,无尖锐突起。试块打毛后应清理洁净,不得有松动的骨料和粉尘。
加固材料的取样纤维复合材应按规定的抽样规则取样;从纤维复合材中间部位裁剪出尺寸为40mmX
40mm的试件;试件外观应无划痕和折痕;粘合面应洁净,无油脂、风尘等影响胶粘的污染物。
钢标准块
钢标准块用45号碳钢制作;其中心应车有安装10螺杆用的螺孔。标准块与加固材料粘合的表面应经喷砂或其他机械方法的糙化处理;糙化程度应以喷砂效果为准。标准块可重复使用,但重复使用前应完全清除粘合面上的粘结材料层和污迹,并重新进行表面处理。试件的粘合、浇注与养护
首先在混凝土试块的中心位置,按规定的粘合工艺粘贴加固材料(纤维复合材),若为多层粘贴,应在胶层指干时立即粘贴下一层。试件粘贴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胶液流入预切缝。粘贴完毕后,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加压、养护;经7d固化(胶粘剂)后,用快固化的高强胶粘剂将钢标准块粘贴在试件表面。每一道作业均应检查各层之间的对中情况。
对结构胶粘剂的加压、养护,若工期紧,且征得有关各方同意,允许采用快速固化养护制度:在40°C条件下烘24h;烘烤过程中仅允许有2°C的正偏差;自然冷却至23后,再静置16h,即可贴上标准块。
试验环境
试验环境应保持在:温度(23±2)C、相对湿度(50±5)%〜(65±10)%(仲裁性试验的试验室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55%)。若试样系在异地制备后送检,应在试验标准环境条件下放置24h后才进行试验,且应作异地制备的记载于检验报告上。
试验步骤将安装在夹具内的试件()置于试验机上下夹持器之间,并调整至对中状态后夹紧。以3mm/min的均匀速率加荷直至破坏。记录试样破坏时的荷载值,并观测其破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