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14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课件.ppt

上传人:1017848967 2017/8/28 文件大小:6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典诗词之美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什么是美?
*美在和谐
毕达哥拉斯:美在于数的和谐与比例。
赫拉克利特:美在于对立物的统一。艺术中的和谐来源于自然界的和谐。
泰戈尔:美存在于任何地方,在任何一种有秩序和和谐的范例中都有美,而丑陋则是美在我们的生活和艺术中被歪曲的表现,是来自对真理的不完善的认识。
*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 “美”,许慎《说文解字》释为“羊大则美”。“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羊确与马、犬、牛不同,它主要是供人食用的。《说文解字》对“甘”的解释也是:“甘,美也。从口含一。”美,最早产生于味觉。后来延伸到视觉、听觉、触觉等领域,凡能带来感觉愉快的事物,就是美的。
因此,美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它依赖于人的主观感觉,美其实是“美感”。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无与伦比的绘画美、音乐美、意境美,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人、事、物、情、理的精彩展现。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北宋佚名女尼诗)
侬家家住雨湖东,
十二珠帘夕照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
始知家在图画中。
(郭六芳《舟还长沙》)
要充分体会古典诗词之美,并非易事。我们需要遵循这样的步骤:读懂,感知,领悟,评赏。
一、读懂很重要。题目、作者、背景知识、文字注释。

《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相传,苏东坡与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1、一般动词: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