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春天资料屋 2022/11/27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是由【春天资料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精选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一致与消亡
一、隋的一致
成立:581年,杨坚争夺北周政权,成立隋朝,以长安为国都,杨坚就是隋文帝。
一致:1、概略: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一致全国★★。
2、意义:隋的一致,结束了长久分裂的场面,适应了一致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
势。
隋文帝稳固统治:
举措: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一致南北币制和胸怀衡制度;
2、增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使了社会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令人口数目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添,隋朝成为领土辽阔、国力富强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到现在千里赖通波)
目的:为了增强南北交通,稳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开通: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概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结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运河。大运河从北向南挨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沿着大运河从涿郡到长安一定经过永济渠,从余
杭到长安不经过永济渠。
意义:大运河的开通,增强了南北地域政治、经济和文化沟通★★。
三、创始科举取士制度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显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着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经过门第即可进入宦途。
过程:1、隋文帝时,取销九品中正制,着重考察人材的学问,初步成立起经过考试选拔人材的制度。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办,标记着科举制的正式确定★★。
意义:科举制的创办,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改革,增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
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可以由此参政,同时也推进了教育的发展★★。
地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向来保持了约1300年。
四、隋朝的消亡
原由: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以致民生凋零,社会矛盾激化。
消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手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消亡。
【拓展提高】比较秦代和隋朝的相像之处。
1、都结束了长久分裂盘据的场面,实现了全国的一致。
2、都创办了很多重要的制度,并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秦代确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确定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3、都修筑了重要工程。秦代修筑了长城、灵渠;隋朝开凿了大运河。
4、两个朝代存在的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5、两朝都是因为皇帝残暴无道,惹起人们抗争,最后被颠覆。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代的成立与“贞观之治”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精选文档
成立:618年,李渊称帝,成立唐代,定都长安。
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前提:1、唐太宗汲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
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2、广纳贤才,任人唯贤。表现: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
明,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鼎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统治举措:政治上:1、进一步完美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议
程序;2、拟订法律,减省刑罚;3、增添科举考试科目,鼓舞士人报考,进士科渐渐成为
最重要的科目;4、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少人民的劳役负担,鼓舞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上:唐太宗出兵还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增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二、女皇帝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概略:唐高宗逝世后,武则天接踵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
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独一的女皇帝。★★
统治政策: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鼎力发展科举制,创办殿试制度,★★亲身
面试考生,不名一格选拔人材,扩大了统治基础。3、连续推行贞观以来减少人民负担的政
策和举措,重视发展生产。
影响:武则天在位时期,社会经济得以连续发展,人口连续增添,边境获得稳固和开辟。这为此后的“开元盛世”场面的出现确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先期)
背景:唐玄宗即位此后,稳固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良,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助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唐玄宗的改革举措:1、整改吏治,裁汰冗员。2、发展经济,改革税制。3、着重文教,编修经籍。
结果:唐玄宗在位先期,政治稳固,经济繁华,国库充盈,公众生活平定,唐代的国力达到亘古未有的强盛,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拓展提高】唐代的清明治世对后代统治者有何启迪?
1、一定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使之有效地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清明的政治、平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盛世场面出现的重要保证和必需前提。
3、统治者的个人作为至关重要,统治者要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关注民生、重视科技发展和人材的培育等。
第3课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华
农业方面:1、垦田面积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精益求精。
2、发明并推行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3、全国各地修筑了好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方面:1、纺织业品种众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此中蜀锦以色彩明丽、纹饰精巧冠于全国。
2、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有名中外。★★
3、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商业方面:国都长安规模雄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阔齐整,商业繁华,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多数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蕃交往:(唐蕃和亲)原由: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一致青藏高原,敬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代求婚。
内容:1、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
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本和手工工匠;2、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精选文档<br****中原文化,差遣王孙公子到长安学****还恳求唐代赐予蚕种,差遣掌握各样专业技术的工匠。意义:唐蕃和亲促使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善关系。★★
唐与其余少量民族的交往:表现:1、唐代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量民族混居、通婚,
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2、在朝廷中,有好多重要的官职由少量民族人士担当。3、东
北、西北、西南等地域一些少量民族成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善而亲密的联系。4、
唐代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域。
影响:唐太宗推行开通的民族政策,★★获得周边各族的拥护,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域的
各族领袖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三、开放的社会民风
概略:唐代时期的社会民风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高昂进步、踊跃向上的精神风采。
表现:1、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爱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2、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多受西北少量民族风俗的影响,刚健豪放的尚武民风盛极一时。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唐诗:概略: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
特色:①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的诗歌有近五万首;②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代表人物:最有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其余艺术成就:概略:唐代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雕琢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代表:书法: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绘画:阎立本、吴道子。【拓展提高】唐代时期科技文化发达的原由有哪些?
1、国家富强,经济繁华。唐初统治者汲取隋亡教训,调整了统治思想,进行了制度创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唐代创建了一个社会平定、经济繁华的场面,为文化的繁华确定了坚固的基础。
2、开通、兼容的文化政策。唐代政府推行科举制和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为科技文化的繁华创建了有益的气氛。
3、对外沟通屡次。唐代的对外交往出现了亘古未有的盛况,在中外科技文化的互相沟通、互相促使的过程中,唐代科技文化更为丰富多彩。
4、继承传统文化。秦汉以来我国很多领域都处于世界当先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民族的交融和江南经济的发展,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确定了基础。
第4课唐代的中外文化沟通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中日友善交往)
遣唐使目的:为了学****中国的先进文化。
影响:遣唐使把唐代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文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东渡概略:在唐代与日本的文化沟通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影响:鉴真在日本教授佛经,还流传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沟通作出了优秀的贡献。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来往屡次。新罗富强此后,差遣使节
和大量留学生到唐代学****中国文化。很多新罗商人到达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代入口首位。新罗仿唐制成立了政治制度,采纳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单在唐代宫廷演出,并且宽泛流行于民间。
三、玄奘西行★★(唐代和天竺的友善交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精选文档
概略: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去天竺取经。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贡献: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大唐西域记》的价值:记录了玄奘游览过
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域的山川风光及社会民俗,是研究中外沟通史的宝贵文件。★★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代衰灭
一、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背景:开元末年此后,唐玄宗追求享福,任人唯贤,朝政日益***。边将安禄山一身
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域防守重担,渐渐扩充权利。
迸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同发动反叛,史称“安史之乱”。
结果:安史叛军接连内争,最后于763年被平定。
影响:1、连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坏,特别是北方地域遭
到大难。2、唐代的国势此后由盛转衰,各样矛盾愈来愈尖利。3、唐代的中央权利弱微,渐渐形成藩镇盘据的场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代消亡
原由:1、唐代后期,统治***,宦官专权,藩镇盘据的态势愈来愈严重,并且互相之间
发生吞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2、人民赋役沉重,生活困苦,又碰到连年的灾荒,无认为生。
黄巢起义:起义师在黄巢的带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成立政权,给唐代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唐代消亡:907年,朱温成立了后梁政权,唐代至此消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十国:唐代消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
权,南方地域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盘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评论: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盘据场面的连续,固然政权分立,但长久政治一致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亲密联系,使一致一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定趋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内容总结
(1)精选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一致与消亡
一、隋的一致
成立:581年,杨坚争夺北周政权,成立隋朝,以长安为国都,杨坚就是隋文帝
(2)2、意义:隋的一致,结束了长久分裂的场面,适应了一致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

(3)隋文帝稳固统治:
举措: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一致南北币制和胸怀衡制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