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涨价:化纤原料咱得国产化.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涨价:化纤原料咱得国产化.doc

上传人:可卿 2022/11/2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涨价:化纤原料咱得国产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涨价:化纤原料咱得国产化 】是由【可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涨价:化纤原料咱得国产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涨价:化纤原料咱得国产化
本刊编辑部化纤原料动荡起伏
就2010年11月11日、12日,棉花和PTA期货价格双双大幅下降,近日,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表示“这几天棉花期货及化纤价格的下降是前期市场过度炒作之后的正常回归。”据了解,前段时间化纤价格上涨非常快,涤纶短纤连续几日每天每吨上涨1000元左右。自9月初以来,化纤各主要品种价格均出现快速上涨,其中上涨最快的是涤纶短纤,几近一倍,粘胶短纤每吨也涨了12000元,涨幅高达67%;其他品种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此次上涨,与2008年2月~7月的情形很相近,化纤产品、原料与化工辅料同时上涨,表面因素基本一致,主要是需求拉动,国内外纺织需求增长较快,特别是内销增长迅速。这次价格上涨领跑的品种主要是短纤特别是涤纶短纤,短纤上涨的主因是高棉价的拉动。”中国化纤协会名誉会长郑植艺指出,虽然与棉纺直接相关的化纤量仅占化纤总量的40%,但此次棉价变化却如此普遍地影响到化纤价格。
之前,从再生棉型涤纶短纤到再生中空、再生长丝,以及原生切片、长丝,甚至粘胶等产品都被绑在了以棉花为代表游资炒作的战车上。而如今,由于宏观经济面的千变万化,加上强有力的干预政策,原料大幅下降势在必然。然而由于再生化纤行情迟迟不能探底,下游观望不愿采购,使得厂家库存上升,后期产品价格调整不可避免。但随着国家干预力度逐渐减少、棉花及PTA期货跌势减缓,再生化纤行情触底形势一旦确定,下游采购热情就有回升的可能。虽然12月中上旬再生化纤仍有小幅提升行情,但经历了这次“过山车”,预计短期内再生化纤行情可能将以疲软盘整为主。
2010年是化纤行业第十周期的上升期,这是年初化纤协会对今年行业运行的总体判断。从目前看,我们的预测是正确的,无论是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企业经营情况,还是从行业运行数据和运行质量等都能够说明这一点,传统意义上的春秋两次市场的季节性反弹依然存在,而且表现得非常明显。对此,端小平表示“即使面对原料较快下跌也不能恐慌。要充分看到支持化纤行业运行与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化纤原料疯狂的背后
虽然我国是世界化纤生产大国,然而,化纤原料高度依赖进口一直伴随着化纤工业成长,目前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2004年以来,化纤主要原料的整体进口依存度已达60%以上,主要以PTA(聚对苯二甲酸)、MEG(乙二醇)、CPL(己内酰***)三者进口依存度最高。2009年,进口合纤原料1471万吨,其中PTA、EG、、、,%、%、%:,、,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95%和15%。
正是由于国内原料市场缺口大,对外依存度高,再加上原料供应商过于集中,采购商过于分散,这就给投机和炒作提供了空间,导致原料市场价格频繁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2010年,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原料成本已占化纤成本的80%以上,最高时曾达到86%。
氨纶:涨幅开始走弱
进入纺织品传统产销旺季,加之圣诞节销售时节临近,使得纺织品制造产业在棉纱、涤纶等原料高压之下仍保持一定的需求,氨纶产业基地浙江受七八月份限电政策影响,企业库存保持低位状态,上下游的普遍低位库存状态,使氨纶业始终保持稳中存涨,一定程度上为此次价格的拉涨奠定了需求支撑。但由于下游织造业对高价货源抵触心理的增加,采购操作的放缓,尤其是个别高价品牌开始向中心行情靠拢,很快使氨纶整体交易气氛逐步走弱,看跌声音也开始出现。
锦纶:供需矛盾是主因
长期以来,我国锦纶工业上下游发展不平衡,锦纶原料特别是己内酰***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于聚合和纺丝,已经成为我国锦纶工业发展的瓶颈。尽管近年来,我国己内酰***企业进行扩能改造,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仍然改变不了国内严重短缺的局面。除了供需矛盾之外,受国际原油价格高涨的带动,己内酰***市场价格也继续上涨,这也或多或少给锦纶企业造成压力。而由于资金投入大,工艺技术复杂门槛高,并且一些企业受到机制、体制的制约,对相关技术进行封锁搞垄断,导致国内产能一直无法提高。
***纶:价格还将继续上扬
丙烯***是***纶行业的主要原料,过去80%的丙烯***被***纶行业消耗,目前则是50%左右,虽然比重有所下降,但是***纶行业依然是丙烯***的需求大户,并且丙烯***采购成本占到***纶生产总成本的90%,因此,丙烯***的供应量和价格走势直接影响到***纶行业的运行。受目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局面,原油价格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而***纶原料丙烯***的价格受原油价格的影响很大,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纶原料丙烯***的价格有进一步上扬的可能。
粘胶:须“两条腿”走路
我国粘胶行业生产主要以棉浆粕为原料,只有少量的企业用溶解木浆生产。由于国内原料有限,我国需进口部分棉绒和溶解木浆加以补充。根据我国棉花产量等资源推算,我国年浆粕产量约100万吨,以目前产能计算,尚存在120万吨的浆粕缺口,供需矛盾还是十分明显。原料成本约占到粘胶纤维总成本的70%左右,受近来棉花价格疯涨以及国内外木浆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棉浆和木浆价格也在高位运行,这无疑给粘胶纤维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
聚酯:MEG有望告别进口
PTA(对苯二甲酸)和MEG(乙二醇)是聚酯涤纶行业的主要原料,在下游聚醋涤纶行业产能不断扩张的背景下,PTA和MEG仍需要进口相当数量才能满足生。由于中国PTA产能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之首,所以国际PTA的定价权可能因为期货的成熟和国产化的进一步深入而发生革命性的改变。而MEG受到天然气资源稀缺的限制以及油气成分的制约,以及国家对MEG的生产有限制,MEG产能产量一直上不去。而利用玉米研发的生物基乙二醇已受到了广泛的应用,乙二醇告别进口也指日可待。
解决原料依赖是关键
原料成本的大幅提高,减小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区间,大大缩减了行业的利润空间,行业已经全面进入微利时代。因此,从战略高度来讲,化纤原料资源供需矛盾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将严重制约中国化纤工业的运行与发展。
由于国内石油和土地资源相对贫乏,单纯依靠国内资源解决原料短缺问题是不现实的。这就迫使化纤工业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型发展转向经济效益型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
“在‘十二五期间,寻找石化能源和资源的替代品,
发展环境友好工程是应对21世纪资源和环境挑战的必由之路。”郑植艺指出,单单依靠石油资源的化纤工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要向自然界学****充分利用生物界的资源,大力开发生化原料并积极发展生物质纤维产业。对此,化纤行业的“十二五规划”着力从产品结构、资本结构、规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四个方面对化纤产业进行调整,其中产品结构调整包括大幅度提高化纤差别化率,2015年达60%;继续推动生物质纤维、高新技术纤维的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纤维产能由7万吨提高到14万吨(含竹纤维,其中碳纤维6000吨,芳纶14000吨,聚苯硫醚7000吨),其它新型聚酯及特种纤维如Pl、PBO等有突破性进展,达到产业化水平。另外,还鼓励大规模、具备资本和区域发展优势的化纤企业向上游整合发展自用原料,延伸产业链,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化纤上游主要原料,解决长期困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料供应不足问题。
另外,郑植艺还表示,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资本投资,也将是我国化纤工业化解原料紧张的一个有效措施。他指出,目前我国化纤工业已经具备基础:一方面,我国化纤工业具备对外投资的能力和资本实力,国内化纤工业曾创造过投资总额突破500亿元的历史纪录。国内化纤工业有能力有效引导投资,集中资本力量,联合海外资本进行资源性投资。另一方面,我国化纤工业在与国际交往的20多年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国际市场、产业运营、金融投资、环境评估、政府公关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在对境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政策环境的了解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俄罗斯、巴西都具有资源优势,石油、天然气、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从资源和内需角度,这些国家都是我国化纤企业“走出去”的重点目标。
早准备要预防
2010年10月份之后,产业链价格的暴涨暴跌使行业很受伤:诸多因素如夏秋季的节能减排、产业库存低位,遭遇棉花价格的突然爆发,棉型纤维的替代效应,需求急速放大促使化纤价格全面上涨。另外,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国内通胀压力加大,大宗商品备受市场资金的青睐,游资炒作棉花、PTA等期货,推动现货价格,使价格上涨远超出需求层面。紧随而来的政策监管和资金撤离,价格又急速回落。动荡的原料价格,使下游纺织企业无所适从,严重影响接单情况,恐对未来行业走势产生巨大影响。
预计明年,受产量制约、供需紧张及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提高,棉价在回归到理性价位后仍然将高位运行。同样,对于石化产业链而言,大宗原材料价格将在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使美元长期保持弱势地位、中国将在流动性过剩下显现高增长下的高通胀预期格局之中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化纤企业将再次面临高成本时代。
对此,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发出警示化纤企业不要恐慌,不要出现恐慌性抛售等不理性竞争行为。必要时,企业可以通过适当增加产品库存、降低开工率等来稳定市场,恢复供求平衡。但端小平表示:“棉花是农副产品,按照一般的市场规律,明年市场就会逐步得到合理回归,化纤行业也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他认为,首先要做好化纤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滑的准备工作。一是要控制好库存,主要是减少原料和产品库存,二是备足现金流,如在目前利润较好情况下企业可预提一些亏损准备金:三是化纤行业将会尽量提高开工率,增加供应量,缓解市场供需矛盾。目前,前期已停产的切片纺企业正在加速恢复生产,再生聚酯企业也购入原生切片提高装置利用率,所以涤纶长短丝的市场供应量正在逐步增加,有利于稳定价格、稳定市场,加速市场合理回归。

2/view-54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