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钢筋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筋规范.doc

上传人:春天资料屋 2022/11/28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筋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钢筋规范 】是由【春天资料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钢筋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钢筋工程

、查验报告单,并按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查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
(盘)钢筋均应有表记;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痕和锈蚀现象。

,配置钢筋曲折机、钢筋切断机和卷扬机用于钢筋加工。
5.
,操作人员严格按钢筋配料单进行钢筋加工,保证尺寸正确。
5.
,加工前应放大样,经复核无误后再进行加工制作,做到尺寸依图纸,操作按规范。
5.
,成型后的钢筋要挂牌分类堆放,存于钢筋棚内,并做好防锈。
5.
,钢筋焊接施工前,应先进行钢筋试验焊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焊接。
钢筋焊接接头按规范要求做抽样试验。
1/7
5.
°,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10倍。
5.
,冷拉率控制在4%之内。


.
,中间部分交织点每隔一根呈梅
花绑牢,双向受力主筋的钢筋网,应将所有钢筋订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绑扣要成八字形,免得网片倾斜变形。
5.
、墙与基础连结用的插筋下端,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进行绑扎,插筋地点应用钢筋架成井字形固定坚固,免得造成柱子钢筋位移。
5.
,应在上层钢筋网下边设置钢筋撑脚(螺纹φ******@1000,双向),以保证上基层钢筋间距和地点的正确。
5.
、承台连梁及防水底板钢筋均采纳闪光对焊连结,接头百分率控制在50%内。
5.
、柱(剪力墙边沿构件)钢筋的安装
.

2/7
5.
(剪力墙边沿构件)钢筋接头地点按设计规定错开,剪力墙钢筋连结采纳绑扎搭接,柱(剪力墙边沿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采纳电渣
压力焊连结,依据规范及图集要求两者钢筋接头百分率均按不大于50%控制。
5.
,梁、柱节点内的加密箍筋预先按次序布好。
箍筋弯钩重叠处,应交织部署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织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互相之间成八字形。
柱(剪力墙边沿构件)箍筋端头达成135°,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5.
,间距为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的厚度。
5.

.
:
主筋穿好箍筋,按划好的间距逐一分开→固定主筋→穿次梁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梁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必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
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5.
,主、次梁钢筋置于主梁钢筋之上。
5.
3/7
,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为25mm的短
钢筋,短筋的设置间距≤1000mm。
5.
,布在悬臂梁筋的上部。
5.
(弯钩重迭处),应交织部署在两根架力钢筋上。
5.
,使主筋与梁箍圆弧部分相符合。
5.

5.
,接头百分率控制在不超出50%的范围
内。
5.
:
上皮筋接头留在跨中1/3范围内,下皮钢筋接头留在支座内,且知足锚固长度要求。
5.

.
,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打扫洁净,依据设计间距用粉笔在模板上分好主筋、散布筋的安装地点。
4/7
5.
、后放散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洞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定。
5.
,钢筋端部按设计要求锚固长度直接埋入支座。
5.
,短跨钢筋在下排,长跨钢筋在上排。
5.
≤300mm,一般将钢筋从洞边绕过,当>300mm时按设计要求设增强筋。
5.
,采纳设置几字形支撑筋,一般纵横向间距为φ******@600mm,撑脚长度不小于200mm。
5.
,中间部分交织点可间隔交织扎
牢;但一定保证钢筋地点正确,双向受力主筋的钢筋网,应将所有钢筋订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绑扣要成八字形,免得网片倾斜变形。
5.
、次梁与主梁交织处,板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
下。
5.

5.
5/7

.
,弹上主筋和散布筋的地点线。
按设计图纸中主筋和散布筋的摆列,先绑扎主筋,后绑扎散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有楼梯梁,先绑扎梁,后绑扎板钢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5.

.
,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打扫洁净,依据设计间距用粉笔在模板上分好主筋、散布筋的安装地点。
5.
、后放散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洞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定。
5.
,钢筋端部按设计要求锚固长度直接埋入支座。
5.
,短跨钢筋在下排,长跨钢筋在上排。
5.
≤300mm,一般将钢筋从洞边绕过,当>300mm时按设计要求设增强筋。
5.
6/7
,采纳设置几字形支撑筋,一般纵横向间距为φ******@600mm,撑脚长度不小于200mm。
5.
,中间部分交织点可间隔交织扎牢;但一定保证钢筋地点正确,双向受力主筋的钢筋网,应将所有钢筋订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绑扣要成八字形,免得网片倾斜变形。
5.
、次梁与主梁交织处,板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
下。
5.

5.

.
,弹上主筋和散布筋的地点线。
按设计图纸中主筋和散布筋的摆列,先绑扎主筋,后绑扎散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有楼梯梁,先绑扎梁,后绑扎板钢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