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文档名称:

心脑血管病防治.ppt

格式:ppt   大小:7,106KB   页数:7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脑血管病防治.ppt

上传人:012luyin 2017/8/29 文件大小:6.9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脑血管病防治.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脑血管病防治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内容提要
流行病学
危害
危险因素
评估
预防
主要参考资料
2014英国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
2014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二级预防指南
2013年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
2013 美国心脏学会/心脏协会治疗血液胆固醇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风险指南
2010中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流行病学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流行病学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始终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且呈不断上升趋势。
流行病学
我国每年新发卒中200万人,死亡100多万人,现患卒中700万人;
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肌梗死200万人;
每年全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达300万人,每死亡3人就有1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
每年用于心血管病的直接医疗费用已达1300亿元,与1993年统计数据比较医疗费用增加了约6倍。
危害
在致残致死的心血管疾病中,75%以上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预防、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成临床心血管疾病,就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人群健康水平
AS预防的有效性
心血管病预防是在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寻证医学的基础上建立的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原则上是可预防的
因为资料显示在死亡率正在下降的国家,超过半数的CVD死亡率下降归因于危险因素的控制,40%归因于治疗改善。
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起冠心病死亡率持续升高,;
预防的有效性
此后美国政府重视预防,到2000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50%,其中危险因素控制的贡献率最大。
流行病学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主要是由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