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公共行政原理(本人原创).docx

格式:docx   大小:6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公共行政原理(本人原创).docx

上传人:jianjian401 2017/8/30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笔记公共行政原理(本人原创).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共行政与私人行政区别(行为主体,行为目的,应用的权力基础,对服务对象的要求,普遍性,评价标准,接受的监督,双方公开的程度)
身份对行政主体行为影响(1影响当事人的主观意识进而影响行为2不同身份肯呢个改变行为性质3不同身份面对同一情势会产生不同行为4身份会形成对拥有身份人的行为限制5身份改变行为后果)
公共行政内在机制(1对行政人员的假设:经济人与公仆两种代表2利益:公共行政行为的原始动力根源3权力:具体行动的主动权所在4人事:制度运行的具体而微的控制核心)
行政国家产生原因(1社会关系在民主理论下出现危机发生变化,一些劣势人群权利意识苏醒,社会需强有力行政机关进行管理2经济迅速发展导致公共物品大量需求3社会对国家形成依赖)
现代行政特征(1机构和人员规模庞大2政府专业化加强,内部组织和员工日益专业化3行政决策体制由简单向复杂发展4行政活动在技术上日益现代化,各种现代化通信信息技术广泛应用5行政职能大为扩张)
现代行政精神(1法制化趋向2主动介入社会生活、主动干预、主动扩大行政范围3主张效率、民主、公平4强调服务意识5主张建立政府与民众间的互信机制6强调通过行政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公共行政目标与任务层次(最高追求:真善美、正义、惩恶扬善;当社会子系统看:1维持现存政治体系存在2维持社会活动的稳定与秩序3指导社会形成良好生活体系4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与分配公平性5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从内部看:1效能与节约2积极适应社会环境3鼓励员工积极工作)
公共行政目标与任务调整(步骤:1统计现有任务与目标构成内容2对内容进行分解3对内容进行分析、筛选4对目标与任务在行政系统中进行重新配置:转移、合并、下放权力、放权社会)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困境(1政治角色定位模糊2政治体制改革进程限制行政体制改革进程3政府控制资源在社会资源总量汇总所占比例过大,政府对社会利益分配具有决定影响,同时也为一些官员职位、权力附加更多经济意义,加上监督乏力,职位、权力变成个人牟利工具,是阻力空前扩大4民间监督机制缺陷5缺乏多元化行政评价机制)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出路(1加强理论研究2尽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3扩大民间权利并落实)
中国当前行政活动特点(1党领导的政府体制2政企关系上行政权包容企业管理权3民主集中制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双重或多重管理机制5党管干部6党指挥枪)
政党对政府强力控制的风险(1党的系统可能陷入具体行政事务中,其领导可能被淡化2不容易找到责任承担者3可能直接面对公众批评,影响力下降)
公共行政学产生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发展是行政需求增加2城市化大发展与社会交往频繁对行政社会管理职能要求显现出来3行政国家出现使其备受关注4文官运动客观上增加了社会认知5相关理论发展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持)
韦伯理想行政组织模式特征(1工作划分为各种基本作业并作为公务分配给成员2层级控制体系3管理人员严格遵守规则纪律4按职位需求公开选拔适岗人才5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6管理人员有固定薪金和升迁制度)
公共行政学当代研究走向(范围扩大与理论多元化及研究方法转移,质量优先取代效率优先,政府与社会关系由统治转向治理)
治理特征(是一个过程,基础是协调,涉及公共和私人部门,是持续的互动)
治理与统治区别(统治的权威必定来自政府,治理不一定;权力运行向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