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儒家文化精神.ppt

格式:ppt   大小:161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儒家文化精神.ppt

上传人:yzhlyb 2017/8/31 文件大小:1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儒家文化精神.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儒家文化精神
儒家思想是中国“轴心时代”观念文化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中国历史演进的产物,又在深层影响、制约着中国历史的变化与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思想参与构建了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意蕴。
第一节先秦儒学及其基本精神
一、先秦儒学的涵义、前提条件
1、涵义:孔、孟、荀。原典儒学。
2、前提条件: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争霸;卿大夫专权,政在私门;“陪臣执国命”,士阶层崛起。变法改革、伐谋伐交、征战兼并,持续五六个世纪的全方位、深层次的社会激荡、地覆天翻的历史变迁,把经济、政治、法律、军事、外交、伦理、道德、人性乃至人的具体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问题,都***裸地、尖锐地展示在先贤和智者面前,要他们作出严肃负责的解剖和阐释,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这一历史际遇为先秦诸子的理性思考提供了丰富充盈的对象、材料,为他们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充分而必要的前提条件。
复****要点
原典儒学
孔子之学
孟子之学
荀子之学
现实
历史
周王室衰微
诸侯国争霸
卿大夫专权
陪臣执国命
士阶层崛起
井田制解体
权力下移
关系调整
社会转型
春秋战国时代
问题:什么是先秦儒学,它是怎样产生的?
二、先秦儒学大师
(一)孔子的生平行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
1、身世:生于前551年,卒于前479年。生当乱世(田氏伐齐、三家分晋、鲁三桓执政),暧昧的贵族身世。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屈辱多难的青少年时代。“孔子要絰,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史记·孔子世家》
3、办学成名:贵族子弟、东周问礼、齐国干禄、“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孟子语)
4、在鲁从政:五十至五十五岁时是政治上的得意期。中都宰、司寇、诛少正卯、夹谷之会、隳三都。孔子去鲁。
5、周游列国:55岁到68岁。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匡人之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见南子。桓魋杀孔。陈蔡乏粮。弦歌于室。冉求离师。前484年回国。
6、晚年结局:自我评价:“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政治态度愈老弥坚。“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而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必偃。”“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史记》)
7、获麟绝笔:春秋此年首记“西狩获麟”。鲁哀公十六年春,孔子73岁。其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
(二)孟子的生平行事
孟子名轲,战国邹人,约生于前372年,卒于前289年。相传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幼年家贫。孟母三迁。《史记》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得孔子学说嫡传。孟子也曾周游列国,从者甚众。孟子学派在战国中后期影响甚大,孟子敢于当面批评大国诸侯。士的独立地位。梁惠王齐宣王都以贤者接待他。晚年退居与弟子万章等人著述《孟子》七篇。
孟子何以被尊为亚圣:战国中期封建生产关系的巩固,大国的出现,封建集权的趋势,王道政治主张适合中国社会未来趋势和特点。
(三)荀子的生平行事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约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前238年。三为齐稷下学宫祭酒。在齐不得志,去齐往楚,楚以之为兰陵令。于是有人对楚春申君说:“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也,今与之百里之地,楚其危乎!”于是去楚往赵,赵以为上卿。又有人对春申君说:“伊尹去夏而入殷,殷王而夏亡。……今孙卿天下贤人,所去之国,其不安乎?”荀况生前讲学,形成学派,李斯韩非据说都是他的学生。
荀况的著作名《荀子》经汉刘向编订集为32篇。前26篇为荀况自作,后6篇为门人记述。
复****要点
(一)孔子的生平行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
(二)孟子的生平行事
(三)荀子的生平行事
第二节、孔、孟、荀的基本价值理念
一、孔子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孔子的政治取向
周礼的含义:西周以来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
孔子维护周礼的原因:贵族倾向、周礼熏陶、礼崩乐坏。
(二)孔子政治思想要点与命题
1、“正名”与反僭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