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4卷第 4期 466~472页山地学报 Vol. 24, No. 4 pp466~472
2006年 7月 JOURNAL OF MOUNTA IN SC IENCE July, 2006
文章编号: 1008 - 2786 - (2006) 4 - 466 - 07
北京西部山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
———以门头沟区为例
王云才 1 ,杨丽 1 ,郭焕成 2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 北京西部山区保留有许多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经过历史的积淀而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文化
底蕴,成为京西独特的景观旅游资源。伴随北京市山区发展的新战略,许多村落将进行搬迁,搬迁后的村落和其他
传统村落一起成为北京市山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根据北京门头沟传统村落的类型和特征,探讨京西山区传统
村落保护体系和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利用的模式和途径。
关键词: 传统村落;保护;旅游开发;北京郊区;门头沟
中图分类号: TU241. 4 文献标识码: A
北京西部山区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生态屏看,基于旅游利用方式与途径可以将传统村落划分
障,山区人口、经济、环境、政策一直都是影响山区景为以下几个类型: (1)依据北京市山区村镇建设政
观与环境的重要因素。在北京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策,将传统村落划分为搬迁村和中心村两个类型,其
担负起了不同的历史使命,经历了由能源、建材供应中政府认定的搬迁村占 42. 8 % ; (2)依据传统村落
基地向生态保障功能的转换。在此过程中,“险- 保存的完整性程度将传统村落划分为非常完整、保
艰- 小”村搬迁的大政策、永定河文化保护与延续护完整、比较完整和少数保存四个类型,其中非常完
以及大都市环城游憩带建设成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整的村落占 10. 7 % ,保存完整的村落占 17. 8 % ,比
重要平台。不仅自然资源、文化古迹、人文活动、休较完整的占 50 % ,少数保存的占 21. 4 % ; (3)依据
闲农业是京西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整体搬迁对传统村落旅游价值指数的评价,将传统村落划分
后空置出了一系列保存完整、形态统一、乡土建筑突为遗产性村落、特色性村落和保护性村落三种类型,
出的传统村落,整体价值较高,合理利用成为保护与其中遗产性村落占 21. 4 % ,特色性村落占 42. 8 % ,
发展的关键,也为京西山区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保护性村落占 35. 7 %。
遇和选择。 1. 2 传统村落的特征
1. 2. 1 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在西部山区
1 门头沟传统村落的类型与特征较低的经济水平、封闭的山地环境和传统的生
产生活方式存留下大量价值很高的村落,广泛分布
1. 1 传统村落的类型在斋堂镇、清水镇、妙峰山镇和王平镇等各个乡镇,
从门头沟 28个传统村落的调查和评价结果来重点集中分布在斋堂镇和清水镇的西部山区地带,
收稿日期(Received date) : 2005 - 11 - 20;改回日期(Accep ted) : 2006 - 02 - 27。
基金项目( Foundation item) :教育部人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