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甲亢合并妊娠.pdf

格式:pdf   大小:866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甲亢合并妊娠.pdf

上传人:小s 2022/12/9 文件大小:8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甲亢合并妊娠.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甲亢合并妊娠 】是由【小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甲亢合并妊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file:///C|/html/内分泌科/
疾病名:甲亢合并妊娠
英文名:hyperthyroidismcomplicatingpregnancy
缩写:
别名: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妊娠;甲状腺机
能亢进合并妊娠
ICD号:
分类:内分泌科
概述:甲状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甲状腺激素在生殖、生长D
D
发育和各系统器官的代谢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甲亢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疾
C
病,以女性病人较为多见,男女之比为1∶4~6。其中又以20~40岁育龄
女性更为常见,妊娠女性出现的内分泌疾病中,甲状腺疾病仅次于糖尿病
D
居第2位。%~2%。甲亢妊娠流产率
D
高达26%、早产率15%。
C
妊娠期甲亢多是Graves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由自身免疫
过程和刺激引起,特征有弥散性甲状腺肿和突眼。
D
流行病学:妊娠妇女合并的内分泌疾病中,甲状腺疾病仅次于糖尿病,并
D
非少见的合并症,%,1994年Wing和
C
Millar等人报道,%。
1990年日本Kamijo等人筛查了9453例早期妊娠妇女,有TSH减低和其他自
D
%。我院为综合医院,有甲状腺疾病病史或
D
C甲亢患者正在治疗中在我院分娩较多,因而我院甲亢合并妊娠发生率在
1986年报道(1977~1979)%,2000年我院分娩1500例,甲亢
合并妊娠10例。
内分泌科和妇产科医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孕妇,因甲亢疾病正在应用
ATD治疗;因甲亢过去行甲状腺手术切除后,或曾经因为甲亢进行过放射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1/13页)[2008-4-2716:42:55]:.
file:///C|/html/内分泌科/
性碘治疗,现在均处于甲减而进行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中;有甲亢病历史
治疗后好转,目前不需任何治疗;妊娠期发生或发现了甲亢;过去生产过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新生儿等等情况,这些孕妇都迫切希望得到内分泌医生
和(或)妇产科医生的咨询和指导。
病因:

(1)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或Graves病。
D
(2)亚急性甲状腺炎。
D
(3)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C
(4)毒性单发甲状腺腺瘤。
(5)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Hashimotosdisease桥本病)。
D

D
(1)滋养细胞病。
C
(2)甲状腺癌。
(3)碘甲亢等。
D
(4)妊娠剧吐。D
(5)卵巢畸胎瘤内含甲状腺成分。C
(6)医源性甲亢。
Graves病,大约占全部甲亢患者的85%以上;多发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D
D
在报道中占10%;毒性单发甲状腺腺瘤占患者的1/181;亚急性甲状腺炎
C
2/182;医源性甲亢是指由于替代治疗时使用甲状腺激素过量,只有TSH减
低,FTI和FT正常,多数病例并无临床症状,只要减少甲状腺激素用
44
量,4~6周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即可恢复正常。
发病机制:确切机制不详,妊娠期甲状腺可有如下改变:妊娠期母体血容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2/13页)[2008-4-2716:42:55]:.
file:///C|/html/内分泌科/
量的增加可造成甲状腺激素容池扩大和血清碘的稀释,同时由于肾血流量
的增加,肾小球滤过碘增加使血清中无机碘浓度下降,即所谓“碘饥
饿”状态,使甲状腺腺体代偿性增大。妊娠期母体甲状腺功能受胎盘及下
丘脑-垂体一些激素的影响。最早和明显的改变是血清甲状腺激素结合球
蛋白水平的升高,继之出现TT、TT升高;血清游离T、T大多正常,
3434
早期可略增高,妊娠末期稍下降;促甲状腺激素(TSH)在妊娠早期升高,
当胎盘产生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高时。TSH受抑制而下降达较
D
低水平,一小部分妊娠女性的TSH可在正常值以下水平。另外约20%的孕
D
妇可检测出抗甲状腺自身抗体。
C
临床表现:
,也容易与甲亢早期混淆,甲状腺生理
D
肿大体积一般不超过20%。Graves病妇女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可以是正常
D
的2~4倍,肿大可以对称性,也可以一叶稍大,腺体质地可以由软到硬,
C
偶尔有触痛,腺体表面光滑,可以触及震颤,并听到持续来回的血管杂
音。孕妇怕热、多汗,物理检查发现皮肤潮红,皮温升高,湿润多汗,手
D
和面部皮肤发亮有光泽,偶见红掌和毛细血管扩张表现。患者主诉脱发,
D
检查可见头发细、脆。有5%的Graves病患者有胫前黏液水肿,或浸润性皮C
肤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有可凹性水肿。
,发生浸润性眼病占30%~50%,是Graves病所特有的,眼D
球炯炯发亮而突出也叫甲亢“亮眼”。眼睑退缩滞后,尤其患者向下看D
C
时,上眼睑退缩滞后,向下闭眼时在眼睑缘间可见明显的巩膜边框。
Graves病的浸润性眼病很特殊,即使甲亢已经开始治疗了一段时间,眼征
可以持续存在。严重的甲亢眼病不多见,眼部的症状包括:眼部刺激、畏
光、流泪和眼部不适,特别在看电视和阅读后加重。疾病严重时看不清、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3/13页)[2008-4-2716:42:55]:.
file:///C|/html/内分泌科/
出现复视。检查可以发现患者凝视,眶周水肿,结膜充血水肿,眼睑不能
闭合,有的会发生角膜溃疡,少数病例发生眼球不全脱位,视盘水肿。
,改变体位时需要用手的支撑帮助,孕妇上楼梯感
觉明显心慌气短。
,外周阻力下降,心输出量
增加,心动过速,休息时心率超过90次/min。脉压差大,脉压差>
(>50mmHg)。体检可见心脏跳动弥散而有力,心界可能扩大,心尖部可
闻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音响亮。甲状腺毒症患者有10%合并房颤,可以D
D
发生在过去没有心脏病的妇女。1991年Easterling等人对6例甲亢合并妊娠
C
妇女进行了研究,自妊娠12周起对妊娠期母体进行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
发现心输出量增加65%,总外周阻力降低35%,心率增加21%。因而他们
D
提出甲亢孕妇血流动力学的巨大改变是不容忽视的,即使甲状腺功能纠正
D
并维持正常,血流动力学改变仍然会继续一段时间。
C
,患者主诉怕热,消瘦,食欲很好,进食很
多情况下,检查孕妇体重不能随孕周增加,个别严重者体重不长甚至下
D
降。肠蠕动增加,大便稀软,次数增加。
D
,易激惹,难于与别人相处,哭笑无
C
常;专注时间缩短,虽然感到疲乏无力,仍然不能控制做动作,活动过
度;手舌颤抖;类似肌无力,如由坐位站起或由卧位坐起需要用手支撑帮
D
助。
D
,如水肿、血压高、蛋白尿。
(fetalgrowthrestriction,FGR)母亲体重增加缓慢或不
增,宫高、腹围增加缓慢而小于应有孕周,通过B超检查,计算胎儿体重
小于应有孕周的第10百分位。
并发症:母亲和胎儿的预后直接与甲亢病情的控制程度有关。如果患者过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4/13页)[2008-4-2716:42:55]:.
file:///C|/html/内分泌科/
去有甲亢病史,妊娠前患甲亢,并已经控制很好,或妊娠早期发现甲亢进
行合理治疗,一般母亲和新生儿预后都好。如果直到妊娠中期,母亲仍然
处于甲亢,母亲和胎儿或新生儿的并发症明显增加。母亲和胎儿及新生儿
的并发症如下:
母亲的并发症:流产、早产、贫血、妊高征、胎盘早剥、充血性心力衰
竭、甲亢危象、间断感染、Ⅰ型糖尿病等。
胎儿及新生儿的并发症:早产儿、死胎、死产、畸形、FGR、小于胎龄
D
儿(smallforgestationage,SGA)、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和(或)新生
D
儿甲减、胎儿和(或)新生儿甲亢等。
C
实验室检查:
,应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化验检查。绝大多数甲
D
亢患者FT、FTI升高和TSH降低,个别亚临床甲亢患者FT在正常范围或
44D4
正常范围的上限,需要测定TSH,TSH降低也可以肯定诊断。C
(可以参考TSI),对Graves病产妇有重要参考意义,如:
(1)过去妊娠分娩过甲亢的胎儿或新生儿;D
D
(2)活动性甲亢,正在用ATD治疗中;
C
(3)有甲亢已经或正在缓解,目前甲状腺功能已经正常,但胎儿心动过
速;
D
(4)胎儿生长受限;
D
(5)超声波检查确定胎儿甲状腺肿大。如果TSHRAb增加预示胎儿或新生
C
儿甲亢。
,在实验室检查及临床上各具特点。如
Graves病患者,临床上有突眼,血清学检查可以发现有TSI。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除有甲亢的共同特征外,尚有发热、乏力、多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5/13页)[2008-4-2716:42:55]:.
file:///C|/html/内分泌科/
汗、寒战等症状。全血细胞计数正常,血沉明显加快。本病多发生在春秋
季节,甲状腺炎同时常伴有咽炎、腮腺炎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轻度肿
大,局部有压痛。亚急性甲状腺炎有暂时性甲亢,多不需抗甲状腺药物治
疗。
,见于该疾病的早期阶段,疾病后期
进入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质地较韧。血清学检查发现抗甲状腺抗体水
平升高,包括球蛋白抗体和过氧化物酶抗体测定。
,血βHCG升高为重要标志,甲亢是伴发症D
D

C
,约10%~27%甲亢患者血清钙升高,来源于
骨丢失,偶尔是甲亢合并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引起。
D
其他辅助检查:妊娠期不宜做甲状腺吸131Ⅰ检查。过去应用基础代谢率
D
(BMR),甲亢患者BMR升高,但其准确率仅为50%。
C
诊断:甲亢的诊断应包括甲状腺功能的评定及甲亢病因的确定,同时应评
定其合并情况。因为妊娠和甲亢的症状体征存在重叠,诊断时应予注意。
D
食欲佳体重不增加和以Valsalva动作不能缓解母亲的心动过速,有助于甲
D
亢的诊断。若患者原已确诊为甲亢,目前仍在治疗者,则病史资料已可明
C
确诊断。若属妊娠中甲亢复发或妊娠中才发现甲亢者,则对有甲亢症状的
孕妇通过检查FT、FT、高敏TSH来帮助确诊。若FT、FT升高,TSH降
D3434
D
低,甲亢诊断可以成立。仅有TSH水平降低时不宜轻易做出亚临床甲亢的
C
诊断,要注意妊娠期TSH自身变化的特点。由于妊娠期血中甲状腺球蛋白
升高,所以TT、TT相应升高,因此TT、TT对于妊娠期甲亢的诊断意
3434
义较小,TT、TT升高而TSH略低时不宜轻易做出甲亢的诊断。若TRAb
34
和(或)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则对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甲状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6/13页)[2008-4-2716:42:55]:.
file:///C|/html/内分泌科/
腺疾病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妊娠期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的诊断方法属严禁
之列,以防胎儿甲状腺组织遭受破坏产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因为胎儿在孕
12周起就有摄碘功能。主要有两种情况:
,如心悸、多汗、不耐热、食欲增加
等高代谢综合征甚至生理性甲状腺肿均与甲亢极为相似;甲亢所致的体重
下降被妊娠体重增加掩盖;孕妇的高雌激素血症使TBG升高,血TT、TT
34
亦相应增高;这些均给甲亢的诊断带来困难,如体重不随妊娠月数而相应
D
增加,或四肢近端肌肉消瘦,或静息时心率在100次/min以上应疑及甲
D
亢;如血FT、FT升高,TSH<。如同时伴有J弥漫
34
C
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区震颤或血管杂音、血TSAb阳性排除其他原因所致
甲亢后,可诊断为GD,
D
,两者的受体分子十分类D
似,故hCG和TSH与TSH受体结合存在交叉反映。当hCG分泌显著增多(如C
绒毛膜癌、葡萄胎或侵袭性葡萄胎,多胎妊娠等)时,可因大量hCG(或
hCG类似物)刺激TSH受体而出现甲亢(亦称妊娠剧吐性甲亢,HHG)。患D
者的甲亢轻重不一,血FTD、FT升高,TSH降低,TSAb和其他甲状腺自身
34
C
抗体阴性,但血hCG显著升高。hCG相关性甲亢往往随血hCG的变化而消
长,中止妊娠或分娩后消失。
D
鉴别诊断:与妊娠剧吐型甲亢相区别。妊娠8~14周,由于hCG刺激甲状
D
腺FT、FT升高,TSH可呈中度抑制,,TSAb阴
43
C
性,则提示妊娠剧吐型甲亢。
治疗:甲亢的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手术和核素治疗3种方法。
多数情况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药物与手术比较更容易控制,更安全。因
为胎儿甲状腺在妊娠9~10周就有浓集碘的作用,应用131Ⅰ后,影响胎儿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7/13页)[2008-4-2716:42:55]:.
file:///C|/html/内分泌科/
甲状腺发育,放射性131Ⅰ的治疗有可能造成先天甲减,131Ⅰ有放射性,
对于发育期的胎儿属于禁忌。

(1)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甲硫氧嘧啶
(MTU),甲巯咪唑(tapazole也称mathimazole,MMI)和卡比马唑
(carbimazole)等。它们都能通过胎盘,都可以影响胎儿,但它们通过胎盘
的量多少有别。丙硫氧嘧啶(PTU)与甲硫氧嘧啶(MTU)相比丙硫氧嘧啶
D
(PTU)通过胎盘比甲硫氧嘧啶(MTU)量少。孕妇应用甲巯咪唑(MMI)治
D
疗,曾有致胎儿畸形的报道,主要畸形是头皮缺损,虽然偶见,但应用甲
C
巯咪唑(MMI)有顾虑。各种药物相比较,在我国丙硫氧嘧啶(PTU)为首
选,在美国近年有报道认为丙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各具优
D
点,根据医生使用经验应用。在欧洲国家常用卡比马唑,它经体内代谢成
D
甲巯咪唑(MMI)而发生作用。以上ATD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在甲状腺内抑制
C
甲状腺激素的有机化和在甲状腺中单碘甲腺原***酸的偶合,继之减少甲状
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丙硫氧嘧啶(PTU)在周围组织中阻断TD向T的转
43
D
化,因为T的生物效应比T强数倍,所以丙硫氧嘧啶(PTU)成为临床医师
34
C
治疗孕妇甲亢的首选药物。
丙硫氧嘧啶(PTU)与甲巯咪唑(MMI)比较,丙硫氧嘧啶(PTU)半衰期大约
D
只有1~2h,甲巯咪唑(MMI)半衰期6~8h,PTU给药1次/8h,而甲巯咪唑
D
(MMI)给药2次/d;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同等剂量,甲巯咪
C
唑(MMI)比丙硫氧嘧啶(PTU)作用强10倍,甲巯咪唑(MMI)5mg相当丙硫
氧嘧啶(PTU)50mg作用;甲巯咪唑(MMI)不能结合血浆蛋白,容易通过胎
盘,丙硫氧嘧啶(PTU)能结合血浆蛋白,丙硫氧嘧啶(PTU)比甲巯咪唑
(MMI)透过胎盘少,对胎儿影响相对较小。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8/13页)[2008-4-2716:42:55]:.
file:///C|/html/内分泌科/
甲巯咪唑(MMI)配方是5mg片剂,每天2次给药。丙硫氧嘧啶(PTU)配方
是50mg片剂,每次应用50~100mg,每8小时1次。
ATD给药3~4周后方可慢慢控制住甲亢症状,因为丙硫氧嘧啶(PTU)不
影响碘的摄取,也不影响已合成甲状腺激素释放,需等待体内储存的甲状
腺激素消耗后才能显效。在此期间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临床症状
有改善,1个月后复查甲状腺功能,当血清T值下降至正常,丙硫氧嘧啶
4
(PTU)逐渐减少用量,如每次25~50mg,每8小时1次,在妊娠末期,复查
D
甲状腺激素,将其维持在正常孕妇甲状腺功能的上1/3高值。
D
据报道应用丙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副作用相当,大约5%可
C
能出现副作用,包括药疹、瘙痒、药热、恶心,一般很少见。粒细胞减少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经常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当粒细胞减少
D
(定义是粒细胞减少标准<3000/ml,粒细胞缺乏标准<2000/ml)时,注意
D
防止感染,常见的感染症状有:咽痛、发热、不适和牙龈炎,给予住院治
C
疗,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及支持治疗。其他少见的药物毒性作用,如:丙
硫氧嘧啶(PTU)可造成肝损害,转氨酶升高,甲巯咪唑(MMI)可以引起胆D
汁淤积性黄疸。对轻度副作用或可更换其他种ATD药物,对严重副作用需D
要停药,并积极保肝治疗。C
卡比马唑、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都可以通过胎盘,影响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胎儿,造成胎儿甲减、胎儿甲状腺代偿性增生、甲状腺D
D
肿大及至新生儿甲减,或造成难产。过去主张在给予母亲服用丙硫氧嘧啶
C
(PTU)的同时,妊娠晚期加用甲状腺粉(片),目的是防止胎儿甲状腺肿大
和胎儿甲减。事实上T,T基本不能通过胎盘,自然也不能补充给胎儿,
43
结果既不能防止胎儿甲状腺肿,也不能防止胎儿甲减,相反还要增加母亲
的丙硫氧嘧啶(PTU)用量,目前多数医生在给孕妇应用丙硫氧嘧啶(PTU)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9/13页)[2008-4-2716:42:55]:.
file:///C|/html/内分泌科/
的同时不再补充甲状腺制剂了。
孕妇应用甲巯咪唑(MMI)治疗,曾有致胎儿畸形的报道,主要畸形是头
皮缺损,皮肤缺如处呈“溃疡”样损害,通常能够自然愈合。应用甲巯咪
唑(MMI)治疗甲亢过程中曾有17例新生儿头皮损害报道,在一般人群中这
%,因此临床医师宁愿用丙硫氧嘧啶
(PTU),而不用甲巯咪唑(MMI)。
ATD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尽快地使亢进的代谢正常化,防止母亲的并发
症,分娩正常新生儿,而使这些新生儿将来的生长发育正常,日后不要在D
D
身体或智力上有任何后遗症。我们建议妊娠期应用最小剂量ATD,维持
C
FT在正常范围的上1/3。ATD过量会引起胎儿甲减和甲状腺肿大。
4
每一孕妇诊断甲亢,都应该进行治疗,如果该孕妇症状很少或无症状,
D
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值只有轻度升高,TSH降低,妊娠期体重增加正常,
D
可以密切观察,暂时不用药。只有当症状加重或甲状腺功能检查甲亢加重
C
时才开始治疗。某些患者随妊娠进展到后期甲亢可自然缓解。甲亢经常于
产后复发,应该密切随诊。
D
甲亢合并妊娠孕妇,产前检查除了注意甲亢的临床症状,医生需合理分
D
析解释甲状腺功能实验,适当的调整ATD剂量外,还应注意母婴并发症,C
从早孕开始妊娠期的系列并发症,如流产、早产、胎儿生长迟缓、妊娠高
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充血性心力衰竭、甲亢危象。对胎儿的监护如胎D
心电子监护、生物物理征象、血清TSHRAb检查,B超估计胎儿生长,观D
C
察胎儿甲状腺肿、胎儿心动过速、胎动减少及胎儿生长受限等可反映胎儿
甲状腺功能异常症状。开始用ATD治疗时,每2周随诊1次,并进行甲状腺
激素检查,病情稳定后每4周化验1次,在甲状腺功能化验中FT和FTI首
44
先正常化,随后FT,而TSH在FT正常后数周甚至数月后仍然低值,所以
34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10/13页)[2008-4-2716:42:55]:.
file:///C|/html/内分泌科/
FT和FTI等同,都是观察ATD作用的最好的指标,用来调整ATD剂量,
44
在开始治疗2个月内不用TSH作为调整ATD剂量的指标,当TSH正常,说
明ATD够量,应考虑减量,妊娠晚期考虑停药。
开始用ATD治疗后化验改善要2~4周,达到效果要4~8周,如果患者病
程短,症状轻,甲状腺肿大不严重,对治疗见效会快。此外孕妇体重增
加,脉搏减慢是疗效的最好指征。
(2)β肾上腺素阻滞剂:此药用于控制代谢亢进症状,如对心悸很有效,
D
一般与ATD一起应用,应用数天即可,最多应用数周直到症状消失停药,
D
不需长期给药。常用普萘洛尔(propranolol),通常剂量20~40mg,每6~8
C
小时1次。阿替洛尔(氨酰心安,atenalol)25~50mg,2次/d。治疗数天后,
症状改善,调整剂量,以心率在70~90次/min为满意。应用β肾上腺素阻
D
滞剂只作为基础治疗或者甲状腺手术前与碘剂合用,为手术准备,术后防
D
止甲状腺危象发生。长期应用β肾上腺素阻滞剂,孕妇容易发生流产,据
C
1991年Sherif报道33例甲亢孕妇合并应用β肾上腺素阻滞剂普萘洛尔和卡比
马唑(carbimazole),为期6~12周,平均每天91mg,分3次服,自然流产率
D
%,而对照组77例只服ATD,%。β肾上腺素阻滞剂还
D
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胎儿生长不利。C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甲亢患者心动过速,但是普萘洛尔通过胎盘,也通过
乳汁,长期应用有可能造成胎儿生长受限及心动过缓,对新生儿也有不良D
作用。有人报道普萘洛尔增加子宫敏感性,降低血糖,有可能使孕妇发生D
C
早产、FGR,因此孕妇和哺乳妇女尽量避免应用。
(3)孕妇服用含碘药物问题应引起重视,长期服用含碘药物,有可能会导
致胎儿甲状腺肿大,气管阻塞,先天性甲减或胎死宫内,最常使用的含碘
药物有:lugol液、含碘的咳嗽药水、含碘的治疗支气管扩张药物、含碘的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11/13页)[2008-4-2716:42:55]:.
file:///C|/html/内分泌科/
***坐浴药等。哺乳妇女及新生儿也应避免与碘的接触,如应用碘消毒剂
治疗,也可能导致新生儿甲减。因此在非缺碘地区妊娠期禁用碘剂,除非
在甲状腺手术前或甲状腺危象时。
(4)产科医生治疗早产时常用沙丁***醇、利托君(安宝),这类药物属于β
受体兴奋剂,它们具有抑制子宫收缩作用,用于保胎,同时又有加快心
率、升高血糖的副作用。对有甲亢孕妇,增加心脏负担,治疗甲亢孕妇早
产时不适宜应用β受体兴奋剂。
,对ATD治疗D
D
不耐受的很少,如果孕妇用PTU后,不能控制甲亢的症状,甲状腺激素的
C
各项指标不下降;或者应用ATD有严重的副作用;怀疑甲状腺病变是甲状
腺恶性肿瘤;甲状腺体积明显大或甲状腺结节增大;或患者不能配合用药
D
才可以考虑甲状腺手术治疗。
D
妊娠早期甲状腺切除容易引起流产,妊娠晚期手术又有可能引起早产。
C
只有妊娠中期比较适宜,一般采取次全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可有诸多危险
和不足之处,如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声音嘶哑。切除甲状腺过多,
D
术后甲减,需要长期甲状腺素补充治疗。术前需要充分药物准备,手术后
D
需要保胎,密切随诊甲状腺功能。
C
。在妊娠
12周以后,胎儿甲状腺能够浓集碘时危害更大,妊娠12周前即妊娠早期胚
D
胎或胎儿接触放射性碘主要问题是致畸及其他可能损伤,以及发生胎儿先
D
C天甲减。为此妊娠期不考虑应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妊娠前,为了避免妊
娠,建议非妊娠妇女应用放射性碘治疗甲亢前。采取严格避孕措施,治疗
时间应在月经开始2周内,治疗前进行妊娠试验,除外已经妊娠。
1979年Stoffer报道,妊娠早期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237例甲亢妇女,妊娠
结局是:55例选择治疗性流产,剩余182例,其中2例自然流产、2例胎死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12/13页)[2008-4-2716:42:55]:.
file:///C|/html/内分泌科/
宫内、1例新生儿死亡,因为胆道闭锁,6例新生儿出生时甲减、4例智力
低下,所以妊娠期甲状腺放射性碘治疗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不容忽视。
预后:母亲和胎儿的预后直接与甲亢病情的控制程度有关。如果患者过去
有甲亢病史,妊娠前患甲亢,并已经控制很好,或妊娠早期发现甲亢进行
合理治疗,一般母亲和新生儿预后都好。
预防:
,除非在甲状腺手术前或甲状腺危象
D
时。
D
,如应用碘消毒剂治疗,也可
C
能导致新生儿甲减。
D
D
C
D
D
C
D
D
C
file:///C|/html/内分泌科/(第13/13页)[2008-4-2716: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