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威尼斯双年展
自2003年中国以正式身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以来,场馆位置一直纠结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绪,充塞着大油罐的中国馆气味难闻,其展览面积有限、空间狭小,给每届的中国策展人带来许多难题和困惑。同时,也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极不相称。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艺术评论家俞可先生同样情陷其中。在与常住威尼斯的好友郑锡金先生的多次交流中谈到威尼斯国家馆的地址选择上反复沟通多次。而郑锡金先生则通过长时间考察,选定了几个可以作为中国馆的地址,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今年初俞可向文化部有关领导写了一封十分动情的信函。陈述了中国在威尼斯双年展场馆上的尴尬和困境,同时,提供了可以促成场馆改进的初步想法。本刊特别刊发了这封信件和来往信函内容。
俞可与锡金的来往书信
俞可兄您好!我是一个艺术上的外行,但因为我住在威尼斯,所以我每次都会去看威尼斯双年展,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中国馆如此简陋,我们国家不是已经很强大了吗?每次来中国馆,总让我感到尴尬与酸楚,我们这些海外华人能够为祖国做点什么DS?有可能的话,我出点钱帮助一下中国馆,或者帮中国馆请两个工作人员。
2010年9月郑锡金于威尼斯
锡全您好!你的爱国热情令我十分感到,我这几年参观威尼斯双年展,也有同感,我们只能从自身做起,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中国馆的现状,这是我或者您不能企及的事,只能指望有关部门的醒悟了。
2010年9月俞可于重庆
俞可兄您好!其实中国馆的改建或者迁移是有可能的,我也有一些意大利政府部门的朋友和有关威尼斯双年展的相关负责人员,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中国馆的问题,现在其它国家也有还在努力建馆的,我们国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也越来越强大,搞一个很牛的中国馆,不是让我们这样的海外华人更为自豪吗,需要我做些什么,尽管告诉我,我一定尽力而为。
2010年10月锡金于威尼斯
俞可兄您好!我前些日子给威尼斯双年展的负责人谈到了中国馆的迁馆和修建一事,看来还是有可能的,我把最近我的收获的两个地方的图片发给您,您看行不?
2010年11月锡金于成尼斯
锡全您好!这次我和罗中立前往威尼斯,的确对中国馆的现状有了更多的感受,罗中立他已是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院长,他有可能会促使中国馆有些变化,他也说他将促成这些的改变,看来中国馆给每一个前往的人都带来联想,它使我们有一种面对欧美时有一点不服的自卑,我们可以做些实际工作。
2010年10月俞可于重庆
锡金您好!罗中立已经向文化部反映了此事,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