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被就业”之后.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被就业”之后.doc

上传人:sdhdjhty 2017/9/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被就业”之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被就业”之后
尴尬的一代

大学生形容找工作难,先是自嘲为“面霸”。用人单位实在不要咱,“零工资”也行啊!但“零工资”的机会也没有,有的同学便去攻读硕士博士直到“烈士”,有的同学则到技校当起“回炉生”,一些漂亮的女生则成为“毕婚族”(一毕业就结婚)……如果你既没有“零工资”的工作,也不愿意当“毕婚族”、“回炉生”或“烈士”,那就干脆给你“被就业”!
“被就业”这个热词来源于网名“酱里合酱”的一位大学毕业生发表在“天涯论坛”7月12日的帖子《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作者声称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他的《就业协议书》,而他自己连这个公司都没听说过。“酱里合酱”写道:“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感谢我的学校,感谢你们为我安排好了这一切。”
据相关后续报道,“酱里合酱”是西北政法大学的一名2009届应届毕业生,真名叫赵冬冬,学校为他“签定就业协议”的那家公司名称为“陕西天辉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月23日的上海《东方早报》报道说:“‘完了,辅导员说‘你小子等着’!记者救我……’昨天上午10点多,网友‘酱里合酱’在和早报记者网聊过程中,聊天突然中断。7分钟后,他通过QQ告诉记者,由于在网上发帖公开
‘被就业’一事,他刚在电话中受到自己的大学辅导员‘威胁’。”
针对一些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产生的“被就业”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7月27日回应说,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是认真准确的,据教育部的了解。“被就业”的问题只是个别情况。但话音刚落,就在次日。就在北京,《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毕业生就业率99%的背后》报道说,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扣发了部分200届毕业生未签就业协议学生毕业证!毕业生王伊告诉记者,“老师说了,什么时候签了三方协议,什么时候回来拿毕业证。”王伊所说的“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有效期为一年。毕业生签署三方协议,意味着找到了工作,而教育部门则是根据三方协议的签订情况来统计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据教育部统计的数字,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创611万人的历史新高,截至7月1日全国已有415万名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就业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4万人,就业率达到了68%。
即使这6896的就业率没有注水,但仍有196万应届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再加上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495万和560万大学中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尚来就业,目前等待就业或“被就业”的大学生总人数累计达到446万人!这个沉重的数字,可不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所说的“只是个别情况”那么轻松!

哪里需要我?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对大学生老生常谈的教导是: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比如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今年2月23日下午做客央视网“我有问题问省部长”栏目时就表示:“对于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去我们国家更需要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对于经济大发展的地方,基础设施大量在西部,在边远地区,在农村地区,所有这些基础设施要发展的地方,同时我们这些年贯彻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要想真正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