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隧道监控量测技术交底
一、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
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原理”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本隧按新奥法设计施工,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对准确判定围岩的安全状态、合理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机非常重要。同时通过监测数据的反馈分析,可验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施工方法、支护方案的可行性,以便及时、准确地调整支护参数,修正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安全。
二、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和主要内容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
1
三、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法及要求
测试前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若发现故障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发生人为破坏,只有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测试中按各项测量操作规程安装好测试仪器,每测点一般读数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否则进行判断,是由于人为破坏、测点松动或是需要进行重测。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及时进行资料整理。
1、围岩及支护状态监测
2
开挖工作面的观察,在每个开挖面进行,特别是在软弱围岩地段,开
挖后应立即进行地质调查,绘出地质素描图。若遇特殊地质情况时,应派专人进行不间断的观察。
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岩层结构面产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其方向、开挖面的稳定状态、涌水情况、是否有底板隆起等的观察;对于已初期支护地段,应加强对围岩动态情况的观察:锚杆的受力变形情况、喷射砼是否发生裂隙和剥离现象、拱架是否受压变形等。
2、地表下沉量测
测点布置:与洞内收敛、拱顶下沉量测断面里程对应,地表下沉观测点集中设置在隧道中线附近的开挖面前方H+h处(H为隧道埋深,h为上半断面净高)至开挖面后方约3~5B(B为隧道开挖宽度)处之间设置测点。
测量方法:采用精密光学水平仪、水准尺配合测量地表沉降。每个断面均绘制下沉时间曲线。用经纬仪将所有测点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测点钢筋安设就位后,表面磨平,在表面冲眼作标记。
地表下沉量测纵向间距
3
3、周边水平位移、净空量测
测点布置:初期支护施做后,用风钻凿φ40mm、深200mm的孔,用1:1砂浆填满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尽量使同一极限两测点的固定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待砂浆凝固后即可进行量测工作。
量测方法:采用WPm-3型收敛计监测。
基线在横断面上的布置见下图。对于全断面法施工,洞口和一般头设挂钩。测点大小适中,如过小测量时不容易找到,如过大爆破时容易打烂。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观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埋或损毁,要尽快重新设置,保证量测数据不中断。
拱顶下沉量测测点,一般布置在拱中和两侧拱腰,每断面布置三点,当遇到其它障碍时,可适当移动位置。
4
(拱顶下沉测量方式示意图见下页。)
2m 2m 测点转点测点
拱顶下沉测试方式示意
5、格栅钢架内外力监测
测点设在有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格栅钢架的拱部、边墙、仰拱内外层钢筋上,测量钢筋应力,在格栅钢架拱脚底面埋设压力测点,量测格栅钢架拱脚支承力。
采用JXG-1钢弦式钢筋应力计和GDY-2单体压力计进行量测,量测时间在喷射砼终凝后进行,量测频率同隧道周边净空收敛监测。
6、锚杆轴力测试
四、隧道监控量测频率及变形管理等级 1、量测频率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