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9/5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中的别离意象
芗城中学
教学目标:
1、把握送别诗各异的情感,体会诗歌韵律美。
2、引导学生探究、理解、鉴赏“离别”意象,解读“离别”的意蕴。
3、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掌握诗歌欣赏的方法即把握意象,再现意境,品味意蕴
教学设想: 从分析意象入手,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写法,从而学习鉴赏送别诗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堂类型:鉴赏课
辅助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播放徐小凤《相见时难别亦难》歌,渲染情境)
“相见时难别亦难”,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江淹《别赋》)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总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
而这种激情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情感内涵的意象得以生发,这些意象被诗词作者不断袭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久而久之,读者不需要借助任何文字,仅由交织在诗词中的意象,就能捕捉到作者的情感趋向。那么,与离别结缘最深的意象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究古诗中的离别意象。
二、解读意象
(一)折柳赠别
在别离词的意象群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蓄的离思最深,因而也最为引人注目。“柳”者,留也。这一字音上的联系,已足以使柳获得诗人的青睐,更何况它那长条依依的体形活脱就是一种款款惜别的天然姿势。“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带话,别情无极”,周邦彦《六丑》即着眼于此。
正是鉴于它在字音上和体形上的这些特征,柳不仅成为送别时约定俗成的赠物,更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主要意象:《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是出现的最早的以杨柳表惜别之情的诗句,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为意象,离别的伤感仿佛更多了些春意与诗情。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而“灞桥”一词,不仅屡屡出现于别离文学作家笔下,且载于史籍。《三辅黄图》卷六云:“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亦云:“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销魂桥也”。由此可知它之成为别离诗词中司空见惯的意象,决非偶然。
在诗人笔下,柳有时以“多情”的形象登场有时又以“无情”的面目亮相。
高拂危楼低拂尘, 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 不解迎人只送人。
诗中,对柳的无情的判断从何而来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从来都是折柳赠别,但从来都没有一次是能够将人留下来的,因此说柳是无情的。这里翻用其意,通过对柳树的“无情”的判断,更曲折、因而也更强烈的表达了惜别之情。有点类似于毛阿敏的一首歌《思念》:“又把聚会当成一次分手”。因此这是一种更强烈的表达。这种表达,在特定的情境中,意味要比正话正说更浓烈。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一—折柳赠别(板书)
(二)芳草惜别
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绵延不绝的连天碧草,不正应合了诗人心中无限的别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