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土地在哭泣——土壤污染初探》信息化教学设计、
(作业感悟:标题的关键词,第1是教学设计,第2是信息化。这两点正是作业突出的两个要素。学科是中心,技术为学科服务。作业感悟仅为个人观点,如有问题,请您指正。)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土地在哭泣——土壤污染初探
(作业说明:本作业是我和王丽萍老师优势互补,合作完成。我提供文字和设计,她提供案例和技术。1+1〉2。主题是王老师积累的案例,她指导学生对李村河土壤污染进行了实地调查。尤其欣赏她的技术,她指导学生完成的大蒜发芽控制变量实验,以及收集的照片、课件等实况资料。)
(作业感悟:我们选择了一个已经做过的主题,对技术支持教学过一遍。有了这个过程,再迁移到新的主题中。各学科主题不同,但思路一致,寻求技术与学科的结合。教师研修真正选择的设计主题,必须是2015-2016年,自己教学中确实要做的,要落地,落到实际中,落到一师一优课。这一点选题时要特别注意!综合实践可选一个问题研究或项目设计。建议不选方法指导,因为方法指导使用ppt,技术有点单一。学科可选择自己比较成熟,15-16年要上,同时需要使用多样化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课例。我们可通过本次研修,用一年积累一个自己的案例。)
一、主题分析
技术是把双刃剑,它的发展在带给我们经济利益、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诸如环境、资源等问题也应运产生,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人类污染了土壤,土壤的污染反过来会影响生物生存。
青岛本地居民也正在以污水等方式污染土壤,并承担土壤污染带来的危害。究竟什么是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又该如何解决呢?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小组本着“关注土壤问题,关注人类的未来”的思路,围绕开展《土地在哭泣——土壤污染初探》的研究性学习系列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突出围绕现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进行“实践”“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对我国传统而强势的讲授法形成补充。本主题可设计文献资料(了解土壤污染及治理的资料)、调查研究(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取证,获得土壤污染的实例)、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被污染的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反思展示(利用展板、课件展示体验和感悟)等多项合作、探究活动。
(作业说明:有专家认为,以下三个目标不应分开写,三者融合在一起。但这,我感觉分开写更清晰,保留这种方式。)
(1)知识与技能
本主题活动具有综合性,能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控制变量法”,科学发展观。无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鲜活呈现。学生将学会制作思维导图、设计调查问卷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对于土壤污染问题,虽然目前学生的改造能力是有限的,但学生能够体验研究过程和方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点事情(学生能解决发现的问题吗?韩相福校长发言中用的是“力所能及”四个字),对引导学生今后关注现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学生的规划能力、实验能力等也将获得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建构情感,在合作中认同合作。“土壤污染”是基于“现实问题”的开放性主题(韩相福校长列举的主题探究就是就地发现主题,要求教师具备“课程智慧”),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深度研究,探索、合作、感悟。聚焦这一项目研究,学生的合作精神、环境意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