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污染控制微生物学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生长和繁殖统称为发育,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命活动。当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后,通过合成
代谢作用,合成新的细胞成分,使菌体的重量增加(主要是原生质和其他组成成分有规律地增加),菌体体积长大,这种现象称为生长。细胞的生长是有限度的,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分裂,这种菌体数量增多的现象称为繁殖。生长是繁殖的基础,繁殖是生长的结果。生长和繁殖虽有区别,但关系十分密切。微生物群体在生长过程中,个体的细胞体积和重量变化不易被察觉,所以,常以细胞数量的增加或以细胞群体重量的增加作为生长繁殖的指标。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细胞或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相对应的称为不纯培养物。
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稀释倒平皿法
将待分离的材料作一系列稀释(如1:10、1:100、1:1 000、1:10 000…),取不同稀释液各少许及已熔化并冷却至45 ℃的琼脂培养基相混合,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保温培养一定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时间,即有菌落出现。如果稀释得当,平皿中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便可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所形成。挑取此单个菌落或再重复以上操作数次,可得到纯培养。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划线法
将熔化的琼脂培养基倾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凝后,用接种环NFDCB取少许待分离材料,在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如,可作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连续划线,随着接种环在培养基上的移动,细菌得以分散,经保温培养即形成菌落。在划线的开始部分,细菌分散度小,形成菌落往往连在一起。但由于连续划线,细菌逐渐减少,划到最后常可形成单独孤立的菌落。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这种单独的菌落可能是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因而获得纯培养。用其他工具如形玻棒代替接种环在琼脂培养基表面涂布,亦可得到同样结果。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单细胞挑取法
单细胞挑取法是从待分离材料中只挑取一个细胞来培养。可用一台显微挑取器,装置于显微镜上,把一滴细菌悬浮液置于载玻片上,用装于显微挑取器上的极细的毛细吸管,在显微镜下对准一个单独的细菌细胞挑取,再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而得纯培养。
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不同的细菌需要不同的营养物。因此,可以把培养基配制成适合于某种细菌生长而限制其他细菌生长的环境。这样的选择培养基可用来分离培养纯种。
也可以将待分离的样品先进行适当处理,以排除不需要的微生物。例如,想分离得到芽孢细菌,可在倒平皿前将样品在高温处理一段时间,以破坏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非芽孢细菌,这样分离得到的菌落将是芽孢形成菌。
微生物纯培养分离方法的比较
方法
应用范围
稀释倒平皿法
即可定性,又可定量,用途广泛
划线法
方法简便,多用于分离细菌
单细胞挑取法
局限于高度专业化的研究
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适用于分离某些生理类型较特殊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