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单元课题:认识乘法
第教时总第个教案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
。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算式卡片、小棒、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喜欢我们自己的学校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参观一所特殊的学校,想不想去看?(出示情境图)这是一所动物学校,弯弯的小河,青青的草地,小动物们在动物学校里学本领。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初步感知“几个几”
草地上都有哪些小动物呀?(兔子和小鸡)你可以根据图提出哪些加数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兔?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两个两个数一数,并列出加法算式) 2+2+2=6(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鸡?你是怎样数的?你能列式算出来吗? 3+3+3+3=12(只)
,感受“几个几”
,归纳共同特征:几个几相加。
刚才我们参观动物学校,列出了这么多的加法算式。观察每个算式里的加数,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得出:加数相同,都是连加,都是几个几相加。
在动物学校里,像这样可以用几个相同数连加的例子还有很多。
(二)认识乘法
上课了,我们再一起去动物学校的电脑房去看看吧。(2台电脑一组,出示4组)你能列出什么算式?是几个几相加?(口答)(增加到9组)现在你又应该怎么列式呢?生独立列式.
师:刚才小朋友在列算式的时候,我还听到有小朋友一边写一边在数,为什么呀?(怕多写或少写)是呀,这么多的2相加,不光费时间,还容易错。那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写得简便点儿,并且能让大家看得出是9个2相加?交流得出或直接说: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板书课题:乘法
像9个2相加,可以写成2×9。你知道在这道题里,2和9是从哪儿来的吗?9个2相加得几?
介绍乘号及读法。9个2相加还可以写成9×2=18
介绍乘数和积等名称,练习乘式读法。
(三)应用与拓展
?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图写出连加和乘法算式。
三、反馈完善
完成“想想做做”1~5
(1)、完成“想想做做”1出示第1小题图,
提问:1盒有多少枝?有几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几个几?
学生填空独立完成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3)、完成“想想做做”3
A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B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2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C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4)、完成“想想做做”4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朋友想一想,乘法是由什么方法变出来的呀?那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可以变成乘法呢?秋千架图:三个秋千架上分别坐1、2、3个小朋友,先让学生用加法算。问:可以用乘法算吗?为什么?怎么把它改成可以用乘法算的题目?
五、布置作业
1、课作:《补》P1
2、布置课外任务
其实在我们小朋友的身边,也有许多可以用乘法表示的例子,例如,吃饭时一人用两只筷子,三人用3个2只;一只鱼缸放4只金鱼,三只鱼缸放3个4只。请小朋友回家也找一找什么可以用乘法表示,明天来学校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
第一单元课题:认识乘法练习(1)
第教时总第个教案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地书写乘法算式。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小棒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课前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乘法,你们喜欢这个新朋友吗?
下面老师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记性最好,通过一次见面就记住了新朋友的特征,谁愿意试试?
二、基本练习
活动一:复习旧知,导入练习
1、学生介绍,老师适时板书
回顾要点:
(1)“几个几相加”可以写成简便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的意义就表示“几个几相加”
(2)乘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