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高中生物水平考必背知识点汇总.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生物水平考必背知识点汇总.doc

上传人:WonderB 2023/2/10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生物水平考必背知识点汇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中生物水平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是由【WonderB】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生物水平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高中生物程度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学业程度考知识点总结1
?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分裂生殖,营养繁殖
、有丝分裂后期的特点
?前期形成纺锤丝方式不同,植物两极直接发出,动物由中心体发出;末期形成子细胞方式不同,植物赤道面位置形成细胞板,在转变成细胞壁,把细胞一分为二,动物赤道面位置细胞膜内陷,缢缩成两个子细胞
?(各举一例)不增殖细胞(神经细胞)、暂不增殖细胞(肝、肾细胞)、增殖细胞(动物骨髓细胞)
?同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同染色体别离,非同染色体自由组合
?精子:细胞质均等分裂,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卵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精子形成过程有变形
?稳定、不可逆
?无菌,温度,pH值,光照


高中生物学业程度考知识点总结2
1、油脂的化学性质:由于油脂是酯类,具有酯的性质,可以发生水解。假设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烃基,那么还兼有烯烃的一些性质。
(1)油脂的氢化(复原反响)
(2)油脂的水解:跟酯类的水解反响一样,在适当的条件下,(如有酸或碱或高温水蒸气存在),油脂跟水可以发生水解反响,生成甘油和相应的高级脂肪酸。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响)——制肥皂和甘油
2、酯与脂的区别:
①酯和油脂在概念上不尽一样: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互相作用失去水分子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如甲酸乙酯、硬脂酸甘油酯、***纤维等均属于酯类。从构造上看,酯是含有酯基的一类化合物。而油脂指动物体内和植物体内的油脂;动物体内的油脂是固态或半固态,一般称为脂肪,植物油脂呈液态,一般称为油;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它们属于酯类。从化学意义上说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此它是酯类中特殊的一类。
②油脂和其他酯在构造上不尽一样,使之在性质及用处上也有区别。
3、油和脂肪的比拟:
4、葡萄糖:(最重要的、最简单的单糖)
①葡萄糖的构造:分子式C6H12O6;实验式CH2O;构造式:构造简式CH2OH(CHOH)4CHO。特点:葡萄糖构造中含有-OH和-CHO,应该具有-OH和-CHO的性质,葡萄糖是多羟基醛。
②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酒精,不溶于***,存在于甜味水果、蜂蜜、人体血液中。
③化学性质: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等)氧化生成葡萄糖酸;能加氢复原为己六醇。葡萄糖分子中有五个醇羟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响,还具有醇的其它性质,如与活泼金属反响、消去反响。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发生氧化反响,放出热量。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
a、复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响和与Cu(OH)2反响;
b、加成反响:与H2加成生成己六醇;
c、酯化反响:与酸发生酯化反响,例如与乙酸反响生成五乙酸葡萄糖酯;
d、发酵反响(制酒精):C6H12O62CH3CH2OH+2CO2↑
e、生理氧化:糖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能,机体所需能量的70%是食物中的糖所提供的。人体每日所摄入的淀粉类食物(占食物的大局部),最终分解为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5、氨基酸都是白色晶体,熔点高,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氨基酸的化学性质:(氨基酸构造中含有官能团-COOH和-NH2,既有酸性又有碱性)。①氨基酸的***:既与酸反响,又与碱反响;②成肽反响。
高中生物学业程度考知识点总结3
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
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
①、叶绿素a——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②、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
①、胡萝卜素——橙_——主要吸收蓝紫光
②、叶黄素——_——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别离
⑴、提取方法:丙_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别离方法:纸层析法
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_混合
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
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
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响式:
光能
CO2+H2O——→(CH2O)+O2
叶绿体
光能
6CO2+12H2O——→C6H12O6+6H2O+6O2
高中生物学业程度考知识点总结4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识点总结】
本节是植物激素调节的重点和难点局部,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这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所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是我们学****的重点问题。主要有四个重要实验,分别是由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完成的。我们需要注意每个重要实验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对照思路,达尔文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的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詹森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局部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可以促进胚芽鞘下面某些局部的生长。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温特并没有把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到1934年科学家才最终确认了这种物质就是吲哚乙酸。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均为幼嫩且生长旺盛的部位;根尖和成熟叶片合成生长素极少。在这些部位,通过一系列过程将色氨酸转化成生长素。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极少。
生长素的运输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即极性运输;在成熟的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展非极性运输;在芽尖、根尖等不成熟组织的尖端,生长素的运输也会受到外界因素(如地球引力、单侧光、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横向运输,如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高中生物学业程度考知识点总结5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试占比8~10%
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生长素的发现
向性实验,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生长。
注意:光不是产生生长素的因素,有光和无光都能产生生长素(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生长素的产生(嫩叶、发育着的种子)、分布(广泛)和运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反响不同,根最适浓度是10-10mol/L,芽的最适浓度是10-8mol/L,茎的最适浓度是10-4mol/L。
: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活摘心使侧芽生长素降低,打破顶端优势。

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
②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
③防止落花落果。
其他植物激素
细胞激素:促进细胞_和组织分化。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