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模板.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模板.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23/2/1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模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模板 】是由【花开花落】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案例分析模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活动中,激发学****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
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
16+9+8=32-10-6=25+20-10=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贞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乂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
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
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
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深化概念,运用计算
(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
(三)巩固练****深化新知
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现在我们知道“这天阅览室共来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还可以怎样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列综合算式:53+38-24,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交换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改错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书中练****题:先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全班交流,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课后继续提出能用今天的算法解决的问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第78〜79贞“间隔排列”。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一一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问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帅:出示喜洋洋和灰太狼排列在一起的图片,问学生排列有什么特点?你能猜出灰太狼后面的是谁吗?指名生回答。并揭示课题。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排列,就叫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间隔排列中的规律。
二、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谈话:小兔们听说我们今天要来找规律,已经在它们的花园里等着我们了,你们看,小兔的花园美不美啊?
1、研究排列特点
仔细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呀?他们是怎么排的呢?
(1)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先来看一看活泼可爱的小兔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
生1:一个小兔一个蘑菇……帅:还有不同说法吗?
生2:它们是一个接一个排的。
帅:具体说说它们是怎样一个接一个排的呢?(一只小兔一个蘑菇一只小兔一个蘑菇)也就是小兔和蘑菇是一个隔一个排的。
(2)说木桩和篱笆
帅:刚才我们讨论了小兔和蘑菇排列的特点,那么木桩和篱笆是怎样排列的呢?
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谁来说说。
说夹子和手帕
帅:夹子和手帕是怎么排列的呢?请谁来说
比较三排物体在排列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结论:每排的两种物体都是间隔排列。
如果学生说不出,就问:用今天刚学到的知识,可以怎么说。
2、研究个数规律
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小朋友们拿出作业纸,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并把表格填写完整。核对数量。
比较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小兔比蘑菇多1,木桩比篱笆多1,夹子比手帕多1。
蘑菇比小兔少1,篱笆比木桩少1,手帕比夹子少1。
帅:经过比较,我们发现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
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需要继续研究。
刚才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很棒,老师还要来考考你们的动手能力。我们来给小兔分蘑菇吧,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圈起来看成一组,你们会分吗?那老师就把分蘑菇的任务交给你们了。
分好了吗?在分蘑菇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后一只小兔没有分到,多了一只小兔,少了一个蘑菇……
帅:是吗?(不相信的语气)老师也来分一分,真的是这样,这就说明小兔比蘑菇多1。
请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把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也分别一组一组地圈一圈,*后会怎样?
师:我们先来看木桩和篱笆,*后怎么样?学生回答。
帅:这就说明木桩比篱笆(多1)。
夹子和手帕呢?我们也一起来圈一圈,*后怎么样?
帅:这说明夹子比手帕多1。
帅: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确实相差1。
(4)帅:指着表格中的数据,可是为什么都是这些物体多1呢?
生可能回答:*后一只小兔没有蘑菇了
师:也就是说排在*后的是什么?(小兔)排在*前的呢?(小兔)一头一尾,也就是两端都是小兔,在这种情况下,小兔比蘑菇多1。
帅:木桩和篱笆这排物体两端都是什么?(木桩)所以木桩比篱笆多1。
帅:夹子和手帕这排物体谁多,为什么?(夹子多1,因为两端都是夹子,所以夹子比手帕多1)
帅:当两端物体相同的时候,排在两端的物体和排在中间的物体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小结:当两端物体相同的时候,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1。
(板书:两端物体相同)
3、练****核心问题:明确谁多,求的是多的还是少的,多1或少1)
(1)出示小兔蘑菇图,帅:这里有8只小兔7个蘑菇,如果接着往下排,一共20只小兔,还是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学生回答,说想法。
(2)出示夹子和手帕图
再看,夹子和手帕。如果把20块手帕像下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个夹子。
学生回答,为什么?
师: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审题,要我们求的是排在两端的物体还是排在中间的物体。
三、应用思想,拓展规律。
如果把口和。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口有10个,。需要几个?
自己先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汇报,展示学生作业纸。
(1)口。口。□。□。□。□。□。口。口。口
口有10个,。有9个。
(2)ODODODODODODODODODODO
口有10个,。有11个。
为什么*种摆法。有9个,而第二种摆法。有11个?
A、帅:。还有可能是几个?有没有可能。也是10个呢?这时候怎么排列呢?
同桌讨论讨论,并把你的想法画出来。
B>这里还有一种摆法跟前两种都不一样,我们来看看
□ODODODODODODODODODO
口有10个,。有10个。
帅:为什么像这样排成一行,。与口的个数相等呢?(板书:相等)
如果也像刚才那样将一个口和一个。看成一组(暂时圈一个圈),大家想想*后余下的是什么?(没有多余)全圈。这也就说明了。与口的个数是相等的。
帅:老师这还有一种摆法,和第三种差不多,出示:
ODODODODODODODODODOD
口有10个,。有10个。
帅:为什么这两种摆法,。的个数和口的个数是相等的呢?
帅: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是相等的。(板书:两端物体不同)
帅:口有10个,。*少几个?*多有几个?还可能是几个?
帅:在什么情况下,。比□少1?在什么情况下,。比□多1?在什么情况下,。和口数量相等呢?
小结: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成一行,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并且是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当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如果一个隔一个围成一圈,出示
这时,数一数□有几个?。有几个?
仔细看,剪刀一剪,拉成直线,围成一圈其实也就是两端不同的情况,两种物体数量相等,数学可真神奇!
四、联系生活、感悟规律。
老师出示校园外的图片,要求学生说说看到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黑色方块和黄色方块,红蜡烛和白蜡烛,跨栏的栏杆和跑道,柱子和栏杆,屋檐上圆木头和扁木头,石柱和石桌。
瞧,人们把一一间隔排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五、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来源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发现更多规律,解决更多问题。
教学目标: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情景法、分小组合作学****法
教具准备:操行统计表、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们班上要出两个节目,大家觉得我们可以出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绘画、走时装步。
帅:不错,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类节目中选出两个,我们怎么决定出哪两个节目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老师想让大家投票来决定,下面老师请每组讨论出两个节目,等会投票。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随时注意给表现突出的大组或个人加五星和红旗)
收集数据的过程
帅:我们要知道哪两个节目的票数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来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行问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加五星)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书写顺序画一笔画。(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配上音乐伴奏曲)
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请大家整理好每种节目的票数,再填到统计表中,我们数“正”字笔画的过程,就是我们整理数据的过程。(板书“整理数据”)
帅:为了能够使每种节目的数目更直观的表示出来,让我们来共同制作统计图。(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条形统计图下板书节目种类。)帅:0是起点,如果1格表示1票,则数轴上依次应标的数字是1、2、3糟了,合唱的票数最多有8票,只有5格,不够涂该怎么办呢?
师:下面请小组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汇报交流结果)一个格子不表示1票,而把它表示成两票刚好用4个半格子
师:大家觉得他的方法可行吗?没错,我们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票。请大家分别在条形统计图上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每种节目的票数。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帅:一个格子表示几票要根据统计表中数量最多的项目和每竖行总共的格子数来确定。
描述、分析的过程
帅:从黑板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生:的票最多?的票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票?知道了条形统计图中一个格子不但可以表示1个人或物,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表示2个或3个甚至更多个人或物。
帅:刚才大家的回答就是我们对统计表描述分析的过程(板书“描述、分析”)
三、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我们的统计知识,比如跟跟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回来,我们可以统计买的什么种类的商品最多;老师在班上要统计哪一组的五角星最多,哪一组的表现最优秀等等。回家后大家继续找一找能够用到统计的例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四、描述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出节目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节目很多,可是出2个节目,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节目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个节目。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出哪2个节目。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教学目标:
1、以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br/>1、口算下面各题
40X2,42-2,84-4,90-3。
60-3,36-3,99-9,66-2。
(42+2要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导入
我们知道,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应先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今天,我们继续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
三、教学例题
1、出示挂图。
学生看图
问:
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
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板书52+2)
52-2=?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让一生板演)
计算的过程有没有什么发现?十位上的5除以2不能除尽,那么这题到底怎样来计算,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代替羽毛球来分一分。(一捆小棒代替一筒羽毛球)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操作结果:你是怎样分的?最后每个班分得几个羽毛球?
教师根据生的汇报再次演示分法:
先把5捆平均成2份,每份2捆,剩下1捆,再把1捆拆开,变成十根再与剩下的2根合起来就是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最后得到26根。
先把剩下1捆拆开先分,再分2根。
全部拆开分。
⑷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①②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两种分法都是先把整捆的分,多下来的捆拆开来分。
谁能再来完整地说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分一分。
2、教学笔算
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板书)谁来说说52-2的笔算该怎样算呢?先算哪一位上的?
十位上余下来的1表小什么意思?接下去该怎样除?
(3)请你接下去除。完成书上第7页上的例题。
⑷谁来告诉大家,刚才是怎样除的?(把关键的地方用红笔标出来)
追问:十位上剩下1以后怎样除的?
(5)检验:这道题计算是不是正确呢?可以怎样检验?
⑹比一比:52-2和口算题中的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补充板书:首位不能整除)
3、练一练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前2题。
评讲:当十位上有余数时,接下去要怎样算?
同桌互相校对。
其他题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br/>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前2组题,让学生任选一组进行计算。
出示后两组题,分组练****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