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前言:
品质管制,乃依据消费者之需求导向,掌握消费者及其所要求,利用品质之技术,促使产品价廉物美、安全无虞、准时交货的具体实现。
因此,公司每位员工须在自己的岗位,具备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危险意识、改善意识,寻求本身工作方法或推广方法之缺失,谋求改善,在全员努力之下来满足顾客需求与社会之要求,其管理方法(手段)为应用统计之手法或观念。
统计是采取『根据数据与事实发言』的管理方法,除了客观判断事实外,亦应具有相当合理的说服力。而在QC活动中所采取的统计手法,均极为简易,即一般所谓的“QC七大手法”。
二、QC七大手法浅说
1. 查检表(Check List)
以简单的数据或容易了解的方式,作成图形或表格,只要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用,其目的在于『现状调查』。
2. 柏拉图(Pareto Diagram)
根据所搜集之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或客户抱怨的种类、安全事故等,项目别加以分类,找出比率最大的项目或原因并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用以判断问题症结之所。
3. 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
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而成为有相互关系而且有条且有系统的图形。其主要目的在阐明因果关系,亦称『因果图』,因其形状与鱼骨图相似故又常被称作『鱼骨图』。
4.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
把互相有关连的对应数据,在方格上以纵轴表示结果,以横轴表示原因,然后用点表示分布形态,根据分析的形态未研判对应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5. 管制图(Control Chart)
一种用于调查制造程序是否在稳定状态下,或者维持制造程序在稳定状态下所用的图。管制纵轴表产品品质特性,以制程变化数据为分度;横轴代表产品的群体号码、制造日期,依照时间顺序将点画在图上,再与管制界限比较,以判别产品品质是否安定的一种图形。
6. 直方图(Histogram)
将搜集的数据特性值或结果值,在一定的范围横轴上加以区分成几个相等区间,将各区间内的测定值所出现的次数累积起来的面积用柱形画出的图形。因此也叫柱形图。
7. 层别法(Stractification)
针对部门别、人别、工作方法别、设备、地点等所搜集的数据,按照它们共同特征加以分类、统计的一种分析方法。
三、问题分析解决之统计技术适用工具
适用工具
问题分析
解决步骤
查检表
特性要因图
柏拉图
直方图
管制图
散布图
层别法
问题发掘
√
√
√
√
√
√
问题确认
问题界定
√
√
√
√
√
分析原因
√
√
√
√
√
√
√
对策及选择方案
√
执行
√
追踪与潜在问题分析
√
√
√
第一章数据与查检表
壹数据
1. 何谓数据
所谓数据,就是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值和资料等事实,因此形成数据最重要的基本观念就是
数据:事实
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依据事实判断之后再采取行动。
:以人的感官判断出来的数据,例如水果的甜度、布料的质感、人的美丑
:
: 以重量、时间等测量所得数据,一般通称为计量值。
: 以良品数、缺点数等使用点数计算而得之数据一般通称为计数值。
,一定要有数据作为依据。
。
,应立即使用它。
,改善前与改善后所具备的条件要一致。
,否则问题将永远无法解决
贰查检表
查检表是使用简单易于了解的标准化表格或图形,作业时仅要填上规定之查检记号,再加以统计汇整其数据,即可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用,亦称为点检表或查核表。
记录用查检表,此类查检表是用来搜集计划资料,应用于不良原因和不良项目的记录。作用是将数据分类为数个项目别,以符合、划记或数字记录的表格或图形。由于常用于作业缺件、品质良莠记录,故亦称为改善用查检表。
点检用查检表;在设计时即已定义,只做是非或选择的注记,其主要功能在于确认作业执行,设备仪器保养维护的实施状况或为预防事故发生以确保安全用。
决定希望把握的项目和及所要搜集的数据在执行此一步骤时,应该由相关人员以过去累积的经验及知识来决定,最好是召集部门内所有的人共同参与、集思广益,以免遗漏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