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计划.pdf

格式:pdf   大小:37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计划.pdf

上传人:小布 2023/2/17 文件大小:3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计划.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计划 】是由【小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计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计划
为满足我校学生课后服务需求,帮助学生家长解决实际困
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认真
做好学生放学后服务工作,帮助家长解决无人看管、无力辅导
等实际困难,避免监管盲区,减少意外事故,促进学生健康成
长,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是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重要内容,
也是为民解忧,满足民众对美好教育的需求,营造更加健康的
教育生态的重要举措,一举多得。它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家长接
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
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研究和发展空间,还有助于
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实施原则
学生课后在校服务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
的原则。
第一、学生是否参加,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在自愿的前
提下,由家长向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提出书面委托申请,并报名
登记。
第二、服务安排在校园内进行。学校无偿提供校园内教室、
运动场地、功能室等场所及其它后勤安全保障。
第三、学生课后在校服务的实施过程和质量,接受教育行
政部门、社会、学生家长的共同监督。
三、目标要求
1、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学生在校安全;
2、体现“服务至上”的宗旨,为学生提供公平、平等的个
性化服务;
3、达到“高效”的要求,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运作、
有序、有效,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四、实施程序
1、成立家长委员会。
服务的实施主体是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由学校组织家
长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自
愿的基础上,选举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
学校家长委员会由7人组成,主任1人,委员6人,具有代表
性。学校家长委员会在班级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产生。班级家
长委员会由8人组成,主任1人,委员7人。家长委员会履行
学生课后服务的组织、运作、监督、反馈、效果评估等重要职
责。
2、大力宣传,正确导向。
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和家长会,印发《课后延时服务
致家长一封》,大力宣传课后延时服务的相关文件精神、政策
依据、原则、办法、监督反馈等系列问题,引导家长积极主动
地参与到工作的组织管理中来。
3、书面申请,审核确认。
有需求的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填写《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在
校服务申请表》,由家长签字认可后,提交学校。学校审核通
过,并与家长签订协议书。
4、根据人数,编班分组。
学校根据各年级申请人数及学生家长意愿进行编班,具体
办法是:
(1)课后服务按照学生课业“减负”精神,切实做到“三不”
原则,即不上新授课、不集中考试、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2)学生课后服务内容以学生自学和课外兴趣活动、体
育运动训练为主,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校将组
织开展作业辅导班和少年宫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拓展学
生视野,健全学生心智和人格。
(3)根据现有的师资力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社会资
源,课后服务内容一般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
艺术、科普活动、劳动教育等,以及拓展训练、兴趣小组活动、
观看适宜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对个别研究有困难的学
生给予辅导帮助。
(4)学生课后服务的时间:
冬季时令: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2小时:16:10--18:10
夏季时令: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2小时:16:30--18:30
5、课后延时服务课程设置和人员安排
(1)举办周一、三、五课后作业辅导班,每周一、三、
五两节课后参与在校服务的学生留在本班教室,由所带年级的
语数英三科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共同承担学生课业辅导,时长为
每日课后2小时。辅导班可由辅导教师合理分配时间,劳逸结
合,确保学生的家庭作业不带出校园不带回家,保障辅导效果
和质量,切实做到“三不”原则。如有条件可由辅导教师根据作
业完成进度,对学生作业进行现场面批,学生家庭作业资料尽
量不带回家,并指导和纠正学生正确坐姿和书写****惯,也可根
据课程需要适当开展学生爱国主义观影活动等丰富学生课余生
活和研究。
作业辅导班上课人员安排,以语数英三科教师为主,其他
科目教师为辅,每科教师实际上课时间以小时来计算,不指定
固定人员和课时,由每组组长作为第一考核,教导处为第二考
核机构,课后辅导补助以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为分配原则,坚
持自愿原则,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实行弹性教学工作制度。
(2)举办周二、四课后少年宫兴趣辅导班,每周二和周
四两节课后安排学生“走班制”,学生自由加入到阅读、体育、
艺术、科普活动、劳动实践教育等各少年宫社团教室、场地,
选择一个社团开展相关的拓展训练、兴趣活动或体育锻炼,活
动时间为每日两节课后2小时,兴趣辅导班中途可由辅导教师
合理分配时间,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和规划课程,确保教学效
果和质量取得良好收获。
少年宫兴趣班上课人员安排,以各少年宫社团的专业课教
师为主,为减轻语数英教师作业辅导班负担和压力,各社团不
再配备其他辅助人员,可由各少年宫专业课教师联合举办各项
活动和赛事,每科教师实际上课时间以小时来计算,固定人员
和课时,由每组组长作为第一考核,教导处为第二考核机构,
兴趣班课后辅导补助以按劳分配为原则,坚持自愿原则,保障
教师合法权益,实行弹性工作制度。
6、“校队制”常态化训练工作
根据“五项管理”和“双减”的政策精神,为促进我校体育训
练和竞赛有力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和体质达标,特制订足球、篮
球等传统体育竞赛项目常态化训练制度,即“校队制”。
(1)由足球、篮球等体育训练队教练员在全校范围内
(各班级和各少年宫社团)优先挑选优质运动员培养对象,各
班主任有义务协助选拔工作的正常开展。
(2)由足球、篮球等体育训练队教练员制定合理、科学
的训练计划和课程安排,做好训练安全防范预案和竞赛安全方
案,制定运动员竞赛和培养短期、长期规划,通过科学选拔和
培养,建立一支或多支校级课后辅导高水平体育训练队,确定
培养对象大名单,分层次和学段建立训练梯队,确保运动员人
才留得住、用的好、有成绩。
(3)各项目校队训练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两节课
后,每学期常态化训练不间断,参与校队训练的学生无特殊理
由其他教师不得随意扣留和要求强制退出。
(4)校队训练时长以小时计算,教练员训练课时费按照
课后辅导补助按劳分配原则,坚持自愿原则,保障教师合法权
益,实行弹性教学工作制度。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学校成立课后延时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略)
成员:教导处、德育处、工会、少先大队、办公室、总务
处、各年级组等机构全体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教
导处。
领导小组的职责:
(1)拟订工作方案,制定管理制度,处理工作的日常事
务。
(2)配置各班人员、建立学生档案,督导教师高质高效
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督促学生在学校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不断改进和更新内容与辅导方式。
(3)开展课后延时托管期间学校卫生、学生文明礼仪教
育和托管结束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2、建立预案,保障安全
(1)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期间学校安排领导、教师、
家长值日,负责期间纪律巡视和安全检查,及时研究解决服务
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每班配
备一名保安担任安全监管员,对学生进出学校进行专门登记,
逐一核实。
(2)建立安全应急预案和疫情防控预案,完善安全事故
处理程序,避免安全责任事故,防范人员密集可能发生的疫情
防控和卫生保健事宜。
(3)建立恶劣天气(大风、大雨、大雾、大雪、路面结
冰、特大沙尘暴等)应急防范机制。出现恶劣天气情况时,原
则上不在进行课后服务活动,提前通知家长,护送学生安全回
家。
(4)设立学校传达室设置为专门接待室,负责管理未能
离校学生。
(5)被服务学生离校时,由专人进行“面对面“交接,确
保学生在家长的护送下安全离校。
(6)学校建立课后服务值班人员值班表。
①课后服务期间,值班人员要确保校园门口安全。闲杂人
等禁止入内。特殊情况下,外来人员严格登记,加强疫情防控
管理,并由值班领导陪同进入校园。
②课后服务期间,值班人员要巡视校园,确保校园安全。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积极排除隐患。
③值班人员要严格考勤,不得无故缺岗旷工。若本人有事,
可调班并做好值班调换记录备案。
④课后服务结束时,值班人员要在大门口值班,提高安全
意识和防范意识,确保每一位学生安全离校。每天值班结束要
做好记录。
3、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1)加强教师管理
辅导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为人师表,关心
爱护学生;按照规定时间组织活动,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因
故不能按时到岗的要及时向年级组和教导处请假;做好学生的
考勤和交接工作,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督促学生在学校
要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坚持不把家庭作业带出校园,组织开展
兴趣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实践教育等方
面的教育活动;主动与家长、班主任取得联系,及时反馈学生
情况。
(2)加强学生管理
学生放学后,按照教师的安排进入课后辅导教室;学生应
在规定区域内活动,有事必须向老师请假。室外活动时,要服
从指挥,保障安全;要讲文明礼貌,爱护公共设施,保持公共
卫生,创造整洁、优美、安全的研究生活环境;辅导课上要认
真完成家庭作业,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要积极参加学校
组织兴趣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活动;
提前离校回家必须由家长当面向老师办理请假手续,尽量避免
电话请假,杜绝学生在没有家长护送下自主离校。
六、评价和考核机制
课后服务工作的评价主体是家长委员会和学校中层领导考
核。针对课后服务的评价从家委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来进
行。学校家委会、学校、学生会定期、不定期的利用互联网调
查问卷、随机面对面谈话、课后服务成效打分等方式进行公开、
公平、公正的科学量化综合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