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儒道佛在设计中的影响.pptx

格式:pptx   大小:9,515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儒道佛在设计中的影响.pptx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9/23 文件大小:9.2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儒道佛在设计中的影响.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儒道禅
三家思想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儒道佛
三家思想精华及形式美根源
1

儒-- 治世
名句: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译:天地相合而万物产生,阴阳相接而变化发生。
3、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译: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属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
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
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
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儒家形式美根源:中和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以仁为核心,讲入世,
讲人要以修身齐家治国为人生追求和目标,为人处世讲求中庸之道,中不偏,庸不倚,
在艺术上求真求善求美,追求中和之美
在对诗经的评述中写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在对音乐方面,孔子认为: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而认为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善才是美的终极目标,即美的一定是真与善而真的一定是美的,更是善的。
美不仅在于外在的形式,更在于一种内在的修行
表现在形式上,则是一种外圆内方的中和之美。

道-- 治身
名句: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
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道家思想精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
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
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2、道家第二原则:“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四种情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
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3、道家第三原则:“清静为天下正”。清静之道,自然之道。“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 4、道家第四原则:虚其心。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乐;即让心虚着,
没有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虚心方能容物,虚心方能容人。 5、道家第五原则:“正言若反”。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反动”-。
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有所智有所不智)。
道家形式美根源:天和
道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以道为核心,认为道生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即是自然规律
,讲求出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从而形成了道家只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道是万物的核心,大道无形,大音希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是由明发而不说。
美是一种与自然与道的完美结合,是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美。
表现在形式上同样追求一种合乎自然的完美。
同时道家思想还蕴含着一种思辨的哲学,天下皆知美
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难易想成,
音声相和,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有无相生。
讲求的是一种彼此依赖,相互生存和转换的关系,
如:福兮货值所依,祸兮福之所伏,正是对道的一种阐释。
释迦牟尼,梵名S/a^kya -muni ,巴利名Sakya-muni 。
意即释迦族出身之圣人。
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曩、释迦文。
略称释迦、牟尼、文尼。意译作能仁、能忍、能寂、
寂默、能满、度沃焦,或梵汉并译,称为释迦寂静。

禅-- 治心
名言:
1、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
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
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