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用茶来镌刻时光
都说世间最难留住的就是时间,如果要记录时光流转的痕迹。你会选择什么呢?文字,图片,还是一些提点记忆的小物品?然而一位“好玩”的茶友则告诉我他选择用普洱茶来镌刻时光,闲暇时,慢慢追寻时间在其上面留下的痕迹。
拳期的“鉴茶圆桌”我们选取了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乡1998年、2003年和2007年出产的3款不同年份的传统手工春尖青饼。
3款茶品的生产者都各不相同,但都是沿袭传统手工制茶的茶坊出品,也代表了各自的风格和品质,抛开制作、存放等客观差异因素,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品味时间在其之间转寰的滋味。
外形
1998年份的青饼:
茶饼完整,芽叶清晰、匀整;干茶香气清幽,茶饼手工压制略显松。
2003年份的青饼:
茶饼完整,叶脉明显;可能原料采摘时间不同,2003年的茶饼原叶较粗大,色泽干黄。干茶香气显。
2007年份的青饼:
茶饼压制较实,条索狭长较碎;干茶香气纯净清幽。
品鉴方法
。使用100毫升的白瓷盖碗,使用煮沸的纯净水冲泡。每款茶品都品鉴至10道,其间4~7道则会闷泡1-2分钟,品鉴顺序为2007年、2003年、1998年。
品鉴报告
2007年份的青饼:
尽管易武生茶以柔顺悠长著称,但是2年的时间,对于普洱茶,特别是生茶而言还是太短了一些。好似初出校园的社会新人一般。年少的青涩还未完全褪去,几分不知而无惧的“冲劲”之中还带着些许青涩娇羞。
茶气柔和,山场气足,还略略带有茶青味,入口两颊微涩,但是回甘转化得很快,乔木古树昧明显。汤色金黄透亮,头3道茶汤还略带有毫,滋味甘甜微薄,香气轻扬幽长,挂杯香气纯净。4-7道茶汤滋味稳定,8道后开始转淡。
叶底柔软、黄亮,略不完整。
2003年份的青饼:
此款茶品的原料采摘比正常制茶时间略晚了一些,因此茶饼的叶脉条索都会较大一些。我们亦从茶饼中看见大叶种乔木的风采。经过6年时间的陈化,褪却了青茶的生涩和制作时的一些“杂味”,我们从其中领略了一些易武茶的纯净清甜的优秀内质。犹如刚过而立之年的“半熟”之人,没有了涉世之初的那份拘束,开始凸显自身的能力。
茶汤入口顺滑,微涩清甜,相较2007年份的青饼入口更顺,且内质表现得更明显。茶汤色泽金黄带些橙色,清透明亮,香气悠长持久,滋味转化快。3~6道茶汤滋味较浓,7-10道茶汤开始出现水头甜味,滋味转淡。
叶底黄亮完整,略掺有黄片。应是拼配痕迹。
1998年份的青饼:
10年的时光对于普洱而言并不算长,或许刚刚能称其为“老茶”,经过孤寂的洗礼之后,优秀的内质开始呈现,虽然不及陈年老茶一般醇厚稳重,但是茶品活性和转化滋味都具有很鲜明的特点。好比未到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不骄不躁亦带着自信的魅力。
茶汤入口滋味清甜悠长,依旧秉承着易武茶惯有的柔滑绵长的特性。茶汤色泽橙黄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