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基础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基础知识点.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9/28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基础知识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南北两侧, 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活生产****惯有明显差异。
2、秦岭为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主峰是太白山。
3、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线、 400mm等降水量线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将中国分为四大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
5、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人民的主食是面食;南方地区农业以水田为主,人民的主食是米饭。
6、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和山东半岛工业区。北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7、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8、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9、南方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桑蚕等产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0、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呈现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东部是肥美的草原;中部黄河沿岸形成大规模的农作区;西部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
11、西北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沿岸树木以耐旱的胡杨为主。总之干旱是本区主要自然特征。
12、西北地区的鄂尔多斯已成为中国新兴的特大型能源基地。
13、西北的自然景观大致呈现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趋势。
14、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15、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因而,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6、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等。
17、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18、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居民信奉藏传佛教。位于拉萨的布达拉宫、西宁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19、现在青藏地区构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交通运输网。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面积 。
2、东北地形以平原、山地和丘陵为主,地表结构呈现
半环状的三带。
3、植物对其生长环境有明显指示作用,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4、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其中中部平原和南部平原人口稠密。
5、满族是东北地区最多的少数民族。
6、东北的交通运输网中, 铁路占主要地位。
7、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 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8、东北地区农作物中玉米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
9、黑龙江是中国甜菜主要产区,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10、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11、2003年,国家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1、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由香港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