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5
文档名称:

玉林高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doc

格式:doc   大小:1,575KB   页数:6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玉林高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doc

上传人:阳仔仔 2017/9/29 文件大小:1.5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玉林高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玉林市高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广西环科院环保有限公司
2015年9月
一、总则

玉林市围绕区域经济整体布局,落实玉林市委、市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领结
构转型战略意图,发挥经济增长极集聚辐射和先进示范作用,在区域高端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广西自主创新和特色高新技术前沿接轨区,成为中西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新产业新城。秉承这一指导思想,玉林市高新区将作为实施主体以高标准、高起点进行建设。玉林市委托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编制完成了《玉林市高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初稿。根据规划,玉林市高新区立足区域优势,近期以玉柴工业园动力机械及配件和汽车配件、健康产业园中医药制药、生物医药为主导拓展上下游产业,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大产业为主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便捷、高质量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体系,建设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远期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及科技服务等核心产业,建设四大产业集群,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升级,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玉林高新区由三个分园区组成,包括玉柴工业园、玉林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和玉东经开区三个部分,分别分布在玉林市城区的南部、西部和东北部,。

1、通过对玉林市高新区及周围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环境状况的监测与调查,掌握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准确、科学识别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和环境要素,确定环境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根据玉林市高新区的开发规划和产业导向,通过类比调查和污染源分析,预测园区主要污染物类型和排放总量,并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对园区环境承载能力分析,分析评价园区发展规模、产业定位、功能布局及基础设施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4、坚持污染预防的原则,预测规划方案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环保对策和措施,并提出跟踪评价方案。
5、结合相关自治区、玉林市相关规划,对园区的导向性产业引进、功能布局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
6、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价总体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和建设单位日常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玉林市高新区包括三个分园区,分别为玉柴工业园、玉林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玉东经开区,-1。
-1 玉林市高新区各片区评价范围一览表
环境要素
玉柴工业园
玉林中医药健康产业园
玉东经开区
空气环境
,以主导风向下风向3km区域。
,以主导风向下风向3km区域。
,以主导风向下风向3km区域。
地表水环境
;;丽江:丽江与规划区西面农灌沟交汇处上游500米至与南流江交汇处,;南流江:规划区北面农灌沟与南流江交汇处上游500米至六司桥断面,。
规划区所在地地表水主要为:鸦桥江东农灌渠、仁东河、清湾江、南流江。地表水评价范围为:
①鸦桥江东农灌渠:鸦桥水管所附近断面至与南流江交汇处,河段全长约15km;
②仁东河:古三山桥断面至与清湾江交汇处,河段全长约15km;
③清湾江:与仁东河交汇处至与南流江交汇处,。
④南流江:与清湾江交汇后叉江断面至与丽江交汇处断面,约14km。
规划区所在地地表水主要为:白鸠江、六洋河、清水江、茂林河。地表水评价范围为:
①白鸠江:鸡寨桥断面至与茂林河交汇处,;
②六洋河:大桥头断面至与茂林河交汇处,;
③清水江:旧路县道X203至与茂林河交汇处,;
④茂林河:茂林河与白鸠江、清水江交汇处至沙牛江坝断面,河段全长约19km。
地下水环境
规划区域及规划区外同一水文地质单元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
声环境
声环境评价范围为规划区规划范围及边界向外延伸200m,同时包括评价范围内敏感点和区域边界处近邻交通干道处的交通噪声。
生态环境
根据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考虑评价范围与周边环境生态完整性,并考虑周边生态敏感性,本规划生态影响评价范围确定为规划区范围及边界向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