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临床药理 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药理 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药理 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临床药理名词解释
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毒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等。
2、新药:是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亦按新药管理。
3、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根据计算出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制定最佳给药方案以及给药剂量和给药频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5、首关效应:又称首过消除,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所致,使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6、分布:是指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7、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内后,发生化学结构上的变化,这就是药物代谢过程,也可称为代谢。
8、排泄: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9、肝肠循环: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汁,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重吸收。
10、房室模型:为了定量地分析体内药物的动力学过程,通常用房室
模型模拟人体,将人体分为若干房室。只要体内某些部位的转运速率相同,均可归为一个房室,房室的划分与解剖位置或生理功能无关。
在多数药代动力学模型中,药物可进入该房室,又可从该房室流出,称为开放系统(open systems)。
11、半衰期(t1/2):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2、表观分布容积(Vd):体内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推算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13、生物利用度(F) :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14、清除率(Cl):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消除掉药物的能力,用血浆容积表示,单位是ml/min
15、稳态血药浓度(Css)
·定义:若以一定时间间隔,以相同的剂量多次给药,则在给药过程中血药浓度可逐次叠加,直至血药浓度维持一定水平或在一定水平内上下波动,该范围即称为稳态浓度。
·稳态血药浓度是一个“篱笆”型的药-时曲线,此范围的最大值称为稳态时最大血药浓度
(Css)max,最小值称为稳态时最小血药浓度(Css)min。长期用药血药浓度平均水平,为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ss,av)。
16、治疗药物监测(TDM):又称临床药动学监测(CPM),是在药动学原理指导下,应用灵敏快捷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之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17、给药个体化
通过测定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计算出各种药动学参数,然后设计出针对患者的个体化给方案,这种方式称为给药个体化。
内容包括:①给药剂量和剂型②给药间隔③预期达到的血药浓度④药物过量中毒的救治方法
18、临床药效学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以及作用的“量”的规律的科学。
19、半数有效量(ED50)
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称为半数有效量,依此类推,如果效应为中毒或死亡,则称为半数中毒量(TD50)或半数致死量(LD50)。
20、治疗指数(TI)
即L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