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侧柏叶柏子仁.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侧柏叶柏子仁.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侧柏叶柏子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侧柏叶柏子仁
《中药资源学》指导性自学报告——侧柏
【概述部分】
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柏子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
侧柏叶性微寒,味苦,涩。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柏子仁性平,味甘。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
侧柏叶药用简史:
1.《本草衍义补遗》:柏叶,补阴之要药,其性多燥,久得之,大益脾土,以滋其肺。
2.《本草经疏》:侧柏叶,味苦而微温,义应并于微寒,故得主诸血崩中赤白。若夫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则略同于柏实之性矣。惟生肌去湿痹,乃其独擅之长也。
3.《药品化义》:侧柏叶,味苦滋阴,带涩敛血,专清上部逆血。又得阴气最厚,如遗精、白浊、尿营涩痛属阴脱者,同牛膝治之甚效。
柏子仁药用简史:
1.《本草纲目》: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盖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
2.《药品化义》载“柏子仁香气透心,体润滋血。
3.《本草备要》:凡补脾药多燥,柏子仁润药而香能舒脾,燥脾药中兼
用最良。
【分布与生境】
主产于江苏,广东,海南,河北,山东等地,除新疆,青海外,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我国特产。
【生物学特征】
侧柏为温带阳性树种,喜光,幼时稍耐荫,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轻盐碱土壤中均可生长。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强,耐寒力中等,抗风能力较弱。喜生于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钙质土壤耐寒、耐旱、抗盐碱,在平地或悬崖峭壁上都能生长;在干燥、贫脊的山地上,生长缓慢,植株细弱。浅根性,但侧根发达,萌芽性强、耐修剪、寿命长,抗烟尘,抗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
侧柏属常绿乔木,树高一般达20米,胸径可达1m。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广圆形;树皮薄,淡灰褐色,条片状纵裂;大枝斜出;多分枝,小枝排成平面,扁平,无白粉。叶细小鳞片状,叶二型,中央叶倒卵状菱形,背面有腺槽,两侧叶船形,中央叶与两侧叶交互对生,深绿色或黄绿色。雌雄同株异花,雌雄花均单生于枝顶;雄球花有6对雄蕊,每雄蕊有花药2—4;雌球花4对珠鳞,中间的2对珠鳞各有1-2胚珠。球果阔卵形,近熟时蓝绿色被白粉,种鳞木质,红褐色,种鳞4对,熟时张开,背部有一反曲尖头,种子脱出,种子卵形,长4-7mm,-3m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外被膜质内种皮,顶端略尖,有深褐色小点,基部钝圆。质软富油性。花期3--4月,种熟期10--11月。
【化学成分】
侧柏叶
黄酮类成分:柏木双黄酮(cupressuflavo-ne),芹菜素(apigenin),槲皮甙(quercitrin),山柰酚-7-O-葡萄糖甙(kaempferol-7-O-glucoside),槲皮素-7-O-鼠李糖甙(quercetin-7-O-rhamnoside),杨梅树皮素-3-O-鼠李糖甙(myricetin-3-O-α-L-rhamnoside),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等。%:油中主成分为α-侧柏酮(α-thujone),含侧柏烯(thujene),小茴香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