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黄碳酸氢钠片
【英语名】Rhubarb and Sodium Bicarbonate Tablets
【主要成份】大黄、碳酸氢钠、薄荷油。辅料为淀粉,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性状】本品为黄橙色或赤褐色片,有薄荷的特臭。【药理毒理】本品为健胃抗酸药类非处方药药品。大黄能刺激味觉感受器和胃黏膜,反射地兴奋下丘脑食欲中枢,引起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多,使食欲增加,胃肠轻度充血,吸引功能加强。碳酸氢钠为抗酸药,能中和分泌过多的胃酸。二者合用可起健胃、抗酸的作用。
【适应症】用于食欲缺乏、胃酸过多。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3片,一日3次。【不良反应】偶见轻度恶心。
【注意事项】1、按推荐剂量服用,过量服用反而抑制胃液分泌,甚至引起恶心、呕吐、腹泻。 2、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4、如服用过量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就医。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不能与肠溶片同时服用。 2、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规格】,,。
【贮藏】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碳酸氢钠片-碳酸氢钠片
【通用名】碳酸氢钠片(广州市桥药业) 【汉语拼音】TSQNP
【英语名】Sodium Bicarbonate Tablets 【主要成份】。【分子式】NaHCO3 【分子量】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本品能使血浆内碳酸氢根浓度升高,中和氢离子,从而纠正酸中毒。
2、碱化尿液,应用本品时,由于尿中碳酸氢根浓度升高,尿液pH升高,使尿酸、磺胺类药及血红蛋白等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或聚集。
3、制酸,口服能迅速中和或缓冲胃酸,而不直接影响胃酸分泌。因而胃内pH迅速升高,缓解高胃酸引起的症状。
【药代动力学】本品可以碳酸氢根形式由肾排泄,也可以CO2形式由肺排出体外。
【适应症】(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2)碱化尿液。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3)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用法用量】1、成人:
(1)制酸,口服,~2g,每日3次。(2)碱化尿液,口服首次4g,以后每4小时1~2g。(3)代谢性酸中毒,口服,~2g,每日3次。
2、小儿:
(1)制酸,6岁以下小儿尚无统一剂量。6~,半小时可重复一次。(2)碱化尿液,口服,每日按体重1~10mmol/kg。(3)治疗酸中毒。参考成人剂量。【不良反应】(1)剂量偏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水肿、精神症状、肌肉疼痛或抽搐、呼吸减慢、口内异味、异常疲倦虚弱等,主要由代谢性碱中毒所致。
(2)长期应用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异常疲倦虚弱等。(3)口服时由于在胃内产生大量CO2引起呃逆、胃肠充气等。较少见的有胃痉挛、口渴(细胞外钠浓度过高引起细胞脱水)。
【注意事项】(1)长期或大量应用可致代谢性碱中毒,并且钠负荷过高引起水肿等,孕妇应慎用。(2)本品可经乳汁分泌,但对婴儿的影响尚无有关资料。
(3)对6岁以下小儿一般不用作制酸药。因小儿对腹部症状不易叙述清楚,而易将本品所致的腹胀腹痛等与其他腹部疾病混淆。
(4)对诊断的干扰:对胃酸分泌试验或血、尿pH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5)下列情况慎用:
①少尿或无尿,因能增加钠负荷; ②钠潴留并有水肿时,如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③高血压,因钠负荷增加可能加重高血压病; ④阑尾炎或有类似症状而未确诊者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者,不作口服用药,因本品所致的腹胀腹痛会影响疾病诊断。
(6)下列情况时不作静脉内用药: ①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
②因呕吐或持续胃肠负压吸引导致大量氯丢失,因极有可能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③低钙血症,碱中毒可加重低钙表现。
(7)随访检查:①动脉血气分析;②血清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测定;③肾功能;④尿pH值。【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药物相互作用】(1)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尤其是具有较强盐皮质激素作用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时,易发生高钠血症和水肿。(2)与苯丙胺、奎尼丁合用,后两者经肾排泄减少,易出现毒性作用。
(3)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和M胆碱酯酶药等合用,后者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