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鱼类生理学 试题库.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鱼类生理学 试题库.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3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鱼类生理学 试题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鱼类生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慢性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对健康动物施行手术,并在不损害动物机体
完整性的前提下暴露、摘除、破坏以及移植所要研究的器官,然后在尽可能接近正常的生活条件下,观察实验动物的功能变化或功能紊乱等。 2. 在体实验(in vivo):一般是指在麻醉状态下,对动物实施手术,暴
露所要观察或实验的器官,也称活体解剖实验。
3. 离体实验(in vitro):从动物体内取出某一器官、组织或分离出某种
细胞,置于适宜的人工环境中使其在短时间内保持生理功能,观察它们的功能活动及影响因素。
4. 可兴奋组织:以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表现出较高的兴奋性,
称为可兴奋组织或可兴奋细胞。
5. 刺激:能被生物体所感受并且引起生物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6. 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在不断转换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7. 被动转运:当同种物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相邻地放在一起时,溶质
的分子会顺着浓度差(梯度)或电位差(梯度,二者合称为电化学梯
度)产生净流动叫被动转运。
8. 易化扩散:一些不溶于脂质的,或溶解度很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的
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也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这种物质转运方式称为易化扩散。
9. 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
子逆着电化学梯度由膜的一侧移向另一侧的过程。
10. 原发性主动转运:在主动转运中,如果所需的能量是由ATP直接提供的
主动转运过程,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
11. 继发性主动转运:物质逆着浓度差转运的能量间接来自于ATP,这种形
式的转运被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或联合转运。
12. 第二信使:含氮激素作为第一信使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并通
过鸟苷酸结合蛋白(简称G蛋白)激活膜内侧的腺苷酸环化酶(AC),活化的腺苷酸环化酶在Mg2+的条件下,催化ATP形成cAMP。cAMP的功能是接续传递信息,故被称为第二信使。
13. 基强度:在一定刺激强度下,刺激持续时间越短,则作用越弱;刺激持
续时间越长,所需要刺激强度越小。当刺激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后,阈
强度不再随着刺激时间增长而进一步减少,这个最小阈强度称为基强度。 14. 效用时间:用基强度的刺激引起兴奋所需要的最短刺激时间叫做效用时
间。
15. 利用时:用基强度来刺激组织时,能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短作用时
间,叫做利用时。一般是用来测试组织的敏感程度。
16. 时值:是以 2 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
时间。兴奋性与时值亦呈倒数关系。
17. 绝对不应期:在神经接受前一个刺激而兴奋的一个短暂时期内,无论第
二个刺激多么强大,都不能使它再产生兴奋。也就是说,这一段时期里神经的兴奋性下降为零,此时出现的任何刺激均无效。称为绝对不应期。 18. 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第二个刺激有可能引起新的兴奋,但
所用的刺激强度必须大于该神经的阈强度。说明神经的兴奋性有所恢复,这段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19. 超常期: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神经的兴奋性继续上升,可超
过正常水平,用低于正常阈强度的检测刺激就可引起神经第二次兴奋,这个时期称为超常期。
20. 低常期:继超常期之后神经的兴奋性又下降到低于正常水平,称为低常
期。
21. 静息电位:细胞在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
位差称为跨膜静息电位,简称静息电位。
22. 动作电位:当神经或肌肉细胞受一次短促的阈刺激或阈上刺激而发生兴
奋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23. 阈电位:膜内负电位必须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时,才能在整段膜引发一
次动作电位,这个临界值大约比正常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称为阈电位。
24. 完全强直收缩:刺激频率继续增加,那么肌肉就有可能在前一次收缩的
收缩期结束以前或在收缩期的顶点开始新的收缩,于是各次收缩的张力或
长度变化可以融合而叠加起来,使描记曲线上的锯齿形消失,这就是完全强直收缩。
25. 突触后电位:递质释放出来后,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后
膜上的特殊受体结合,改变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后膜电位发生变化。这种后膜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
26.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当动作电位传至轴突末梢时,使突触前膜兴奋,并
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后膜的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K、Cl,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升高,Na内流,使后膜出现局部去极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