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应急求生技能
主讲:毛玉萍
重庆市拔山中学校
《民防知识》5章2节
当我们遭受空袭、地震、火灾、滑坡、洪水等灾害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积极脱险?
这就是我们学习应急生存技能的原因!
其含义为:人们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条件下采取的求生技能叫应急生存技能,包括人们在被困时要解决的呼吸、饮水、呼救、逃生等基本问题。
其作用:掌握应急生存的基本技能,在遭受空袭、地震、火灾、滑坡、洪水等灾害,或在荒郊野外迷路时保全生命、等待救援十分有效。
生存技能的关键:当你被困在狭小空间时,保持自信、乐观的良好心态,节省水、食物、体力等生命资源是十分重要的。
应急生存技能有哪些要求呢?
一、获得空气
二、找水解渴
三、掌握呼吸、脱险技能
四、保护食品、饮水不被污染
一、获得空气
空气的重要性:
在人的生存条件中,空气是第一位的。没有空气,人只能活几分钟;没有水,人可以活7天左右;没有食物,有活30~40天的记录。可见空气是首要的生存条件。
在困境中获得空气的方法:
1、扩大空气来源,减少氧气消耗
2、确保呼吸空间,等待救援
3、逃离缺氧环境
1、扩大空气来源,减少氧气消耗
人们被埋昏迷后一旦清醒,要慢慢活动头、手、脚及身体能动的部位,切忌急躁、喊叫,避免消耗太多的氧气。然后清理口鼻、面部的泥土,保持呼吸畅通。
接着应扩大空间,以扩大空气来源,要边扩大空间边找支撑物支撑,防止再次倒塌。
感到憋气时,可贴近各个缝隙吸气,发觉吸气条件特好的缝隙时,设法将它扩大以保证空气来源。一般来讲,有光的缝隙就是空气通道。
2、确保呼吸空间,等待救援
当人们在地下商场深处或在高楼中被毒气、烟火包围不能迅速脱身时,可以集中全力保护一个密闭房间以求生。一般讲,每个人有1立方米的自由空间就可生存2小时左右。
具体做法是:
加强房间的气密性、坚固性和耐火性,隔断毒气、烟火及高温;
收集饮用水和食物,不喊叫,不点明火,保持镇静,少消耗氧气;
探索传出信息、对外呼救的办法;
用密封桶、塑料袋封存废物、粪便及异味物质,避免臭气干扰。
3、逃离缺氧环境
当人们的呼吸环境被破坏时,应尽可能逃离缺氧环境。
可找准逃离方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放低身体,憋足气,迅速逃离缺氧环境。
一般来说,憋一口气可跑出两层楼或几十米的通道,可通过几间浓烟密布的房间。
憋气时间越长,可越过的缺氧区就越远。
二、找水解渴
每千克体重每天约需40毫升的水,,这是基本的生存条件。
被困人员在没有清洁的可饮用水的条件下,生存就成了问题。
人们要学会保护水源,防空应急行动中除应携带两天的饮用水外,还应学会找水解渴、省水维持生存的技能。
其技能有:
、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
在战争或灾害事故中,城市水源被破坏、污染,没有清洁水来源时,可设法自制饮用水。
用桶装污水加消毒片、明矾或漂白粉等搅拌、澄清、过滤后即得净水。
也可将仙人掌、霸王鞭砸碎后,搅在污水中,沉淀、过滤制得净水。这样得到的净水煮沸后如果没有异味、泡沫或浑浊物,就可以饮用。
此外用塑料布大面积收集雨水,用塑料袋包裹大叶树枝、收集蒸发水,或在紧急情况下喝动物的血、自己的尿液等,都可以解渴。
警告:任何隋况下,都不要喝带细菌的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