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大树移植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树移植方法.doc

上传人:lu2yuwb 2023/3/1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树移植方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大树移植方法 】是由【lu2yuwb】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大树移植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大树栽植施工方法
正确而细致的栽植,是树木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栽植对于树木而言,就像地基对房屋一样重要,没有好的基础,房屋不会保持长久。这条原则同样适用于树木生长,尤其是景观设计中大树的生长。因此,进行大树移植时就应当掌握一般的大树栽植基本技术规范。
第一节大树栽植的土壤条件
大树定植点是大树移植工程实施的地方,也是大树生存的外界环境。大树栽植前,需要对树木定植的地点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定植点的特性,对于拟定合理的栽植技术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保证栽植成活、促使树木健壮生长、达到绿化目的的必要条件。调查内容包括栽植地的地形、土壤条件、周围环境(邻近建筑物的距离和高度、地下管道深度、定植点所受阳光的多少、气温和地温、风向和风力等)及人流活动和车辆运行情况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定植点的土壤条件。
城市绿化中,可供树木栽植的土壤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平原肥土这种土壤理化性质最好,最适合树木生长,但在城市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属于这种条件的土壤类型极少。
(2)荒山荒地处于城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面积较大,一般没有经过深翻熟化,土壤肥力较低。
(3)煤灰土或建筑垃圾土居民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如煤灰、垃圾、动植物残骸等形成的煤灰土,以及建筑施工后所留下的灰渣、煤屑、沙石、瓦砾等建筑垃圾堆积而成的土壤,通常石砾含量高,对树木根系生长造成较大阻力。
(4)市政工程施工后的场地在城市中,如地铁、人防工程、道路改造等处由于施工,将未熟化的心土翻到表层,土壤结构性差,有效养分含量低。而且施工过程中机械对土壤的碾压容易导致土壤坚硬,通透性差。
(5)人工土层即人工修建成的,代替天然地基的建筑物,针对城市建筑过密现象以解决土地紧张问题的一种方法,如建筑的屋顶花园、地下停车场、地下铁道、地下贮水槽等的顶面,都可被视为人工土层的载体。人工土层没有地下水的供应,同时土层厚度受到局限,有效的土壤水分容量也小,如果没有雨水或人工浇灌,容易产生土壤干旱,不利于树木生长。
天然土层由于热容量大,地温的变化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小,比较恒定;而人工土层则有所不同,土层较薄,受外界气温的变化和从土层下部结构传来的热变化这两方面的影响,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大。
(6)工矿污染地由工厂捧出的含有有害成分的废水、废气污染土地,致使树木不能生长,此类情况除用良好的土壤替换以外,一般很难有其他办法加以改良。
(7)水边低湿地城市内或城郊天然或人工湿地的边缘地带,通常土壤较紧实,水分含量高,地下水位高,土壤通气不良。
(8)坚实土壤园林绿地常常受人流的践踏和车辆的碾压,使土壤紧实度增加,孔隙度降低,导致土壤通透不良,对树木的生长发育相当不利。
(9)盐碱化、沙化土壤滨海城市中由于海水水位较高,容易引起海水入渗,导致土壤盐碱化和沙化;同时,内陆城市中也有部分土壤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和管理,导致土壤返盐,最终引起土壤盐碱化。对于这类土壤应在栽植前进行改良。
通过对定植点土壤条件进行调查,可以在栽植之前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并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以适应大树栽植期的生长,提高栽植成活率,以期尽早达到绿化效果,产生较高的综合效益。
第二节定植现场整理
地形、地势的整理
地形整理是从土地的平面上,将绿化地区与其他用地的界线区划明确;地势整理是指绿化地区地面的高低整理,主要是解决绿地今后的排水问题。这一过程应当在总体设计中体现出来。具体的绿化地块里,一般都不需埋设排水管道,绿地的排水主要是依靠地面坡度,从地面自行径流排到道路旁的下水道口或排水明沟。所以将地形界线划清后,要根据本地区排水的大趋向,将绿化地块适当填高,再整理成一定坡度,使其与本地区排水趋向一致。洼地填土,或是在去年大量碴土堆积物回填土壤时,需要注意对新填土壤分层夯实,并适当增加填土量。否则一经下雨就自行下沉,便还会成为低洼坑地,仍然不能进行径流排水。如地面下沉后再回填土壤,则树木被深埋入土中,容易造成死株。
第三节种植穴、槽的挖掘
1、种植穴(坑)的挖掘的质量,对植株以后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除按设计确定位置外,还根据根系或泥球大小,土质情况来确定穴径大小。(-1米),根据树种根系类别,确定穴(坑)的深浅(-)。
2、乔木坑至少深1000mm,乔木坑比土球直径大800mm;灌木坑有足够的深度,灌木坑比土球直径大400mm,灌木土球离坑底至少有150mm。
3、采用手工挖掘种植穴(坑)。以定点标记为园心,以规定的穴(坑)直径先在地上划圆,沿圆的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规定的深度。然后将坑底挖(刨)松后在中央堆个小土丘,以利树根舒展。
4、土质不好的,就加大坑(穴)的规格,并将杂物筛出清走,遇到石灰渣、石板、沥青等对树木生长不利的物质。
5、绿地内挖树木栽植穴中发现严重影响操作的地下障碍物时,挖除地下障碍物或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适当移动位置。
6、表土铺设厚度达到草坪30cm、灌木50cm、乔木90cm以上的要求,当表土过分潮湿或不利于铺设时,停止进行铺设。表土铺设完成后,用机具进行滚压,其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的线型、坡度、边坡,并符合排水的需要。
第四节苗木运输和假植
1、起掘树木的运输与工地栽植密切配合是保证成活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随掘、随运、随栽”对植树成活率最有保障。
2、装运树苗时做到:轻抬、轻卸、轻装、轻放,不得拉、拖,以保证植株土球不破损碎裂,根盘无擦伤、撕裂,枝干保持完好。
3、装车前认真检查树种、规格、质量,凡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装运时,乔木和灌木做到搭配上车。
4、树冠开展的树木用绳索绑扎树冠。
5、汽车装运带土球或根盘的大树,其根部必须放在车头部位,树冠倒向车尾,叠放整齐,过重苗做到不重叠。树身与后车板接触处用软物衬垫并固定。
6、树木运输途中,行车做到平稳。长途运输树苗必须覆盖以蓬布,还要做好防晒、防雨、防风等工作。
7、树木运到现场指定地点后,须随手将根部用稻草等物盖好。
8、向外地引进的树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绍兴地区有关植物检疫法规和法令,办好植物检疫手续。
第五节树木种植
1、绿化施工时,首先要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康苗木,且规格要达到要求的胸径、蓬型和树高,种植时,种植土要保证50CM以上。 2、栽种前全部清除地面的建筑垃圾、杂草、树根等残留物。根据设计标高,翻整土地,加填客土,翻土深度达到30cm以上,并清除杂物。
  3、散苗速度做到与栽苗速度相适应,边散边栽,散毕栽完,尽量减少树根暴露时间。 4、根据具体苗木,确定好栽植和苗木朝向,根部用土塞实后方可将泥球的包扎物自下向上,小心解除。  5、树木起掘后,做到不暴晒或失水,若不能及时种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覆盖、假植等。 6、在栽植过程中,若遇气温骤降或遇大风大雨等特殊情况时,立即暂停种植,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如覆盖假植等。7、树木栽植槽穴规格的大小深浅,必须按植株的根盘或土球直径适当放大,使根盘能充分舒展。高燥地植穴宜稍深,低地可稍浅。 8、栽植时要选丰满完整的树冠面向主要视线。孤植树木更要注意冠幅完整,群植树木须按设计要求组合。藤本植物栽在靠近建筑物或支架的基部,枝蔓根据长势整理,分散固定于墙面或支架上。9、带土球树木的栽植,应先将植株放在栽植槽穴内,定好方向。在扶正时宜移动土球,忌摇动树干。土球经初步覆土塞实后将土球包扎物自下而上小心解除。若泥球有松碎时,下压包扎物可剪断,不宜取出。随后继续填土,分层捣实,待填土达土球深度的2/3时,浇足第一次水,经渗透后继续填土至与地面持平时再浇第二次水,待不再向下渗透为度。10、树木栽植后,沿栽植槽的外缘做好水穴,高度约为10—20cm左右,以便于灌溉,防水土流失。11、栽植后,做到在三日内再复水一次,复水后若发现泥土下沉,就在根际补充栽培土。12、植季节栽植根据树种和气候情况,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进行较强度修剪,但至少保留树冠的1/3。
  (2)摘去部分树叶,但勿损伤幼芽。
  (3)栽后经常喷雾、浇水。夏季做到在早、晚进行喷雾浇水,必要时予以遮荫。13、所有乔木和部分灌木用草绳缠干、缠枝保温、保湿,再用竹子呈三脚支撑,以固定树体。
第六节水肥管理
采用规范化的栽植方法栽植完大树,为了确保成活率,还必须精心管理养护,其中最主要一点是保持树体的水分平衡,因而水分管理是关键,植后一年尤其是前三个月尤需如此。根据树种****性、生态特点、气候、土壤条件等不同,选择科学、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不仅节约人力、物力、水资源,更主要的是能确保落叶树种如银杏、榉树等早发芽、不回芽,常绿树种如木兰类等不脱叶或少脱叶,再加上其他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如松土、施肥等,最终达到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目的。
一、水分管理

移栽的大树,尽管留有土球,但因根系外缘的吸收根失去较多,留下的多是无吸收功能的老根,再生能力差,新根生长慢,吸收能力难以恢复,而树体仍在大量蒸腾,根系吸收供应的水分小于枝叶蒸腾消耗的水分,时间一久,就会导致植株脱水而死。因此,栽植时应浇透定根水,待收水气后浅耕树盘,切断土壤毛细管,增强透气性能,并用薄膜或草席覆盖,以提高保湿能力。以后每隔5~7天揭开盖膜或盖席检查1次,如膜下或席下土壤已无湿气,应立即浇水;浇水必须次次浇透,不浇表皮水。如间隔时间过长,浇水不透,土壤过干,易引起失水萎蔫;浇水过勤过多,土壤过湿,土温偏低,则会抑制新根生长,甚至导致烂根。
大树定植时,当栽植土回填至与土球平齐(或略高)时,在回填土外围筑一道“蓄水圈”,向内灌水使回填土与原土球密接(有助于根系与土壤密接),待水分充分渗透后,再向根部回填40cm左右的回填土并踩实,再行
—道“蓄水圈”,进行二次灌水,保证定根水浇足浇透,即使在阴雨天也不例外。浇定根水要及时,无雨天气不要超过一昼夜就应浇上定根水。
6—9月,大部分时间气温在28℃以上,如此高温的天气,是一年中水分管理的最难时期。如管理不当容易造成根系缺水、树皮龟裂,会导致树木死亡。这时的管理要特别注意根部灌水,往预埋的塑料管或竹筒内灌水,此方法可避免浇“半截水”,能一次浇透,平常能使土壤见干见湿。也可往树冠外的洞穴灌水,增加树木周围土壤的湿度。

在管理养护阶段,根据不同的天气状况和根部土壤的干湿情况,除每隔数天适时向根部浇水外,日常的水分管理主要以叶面和枝干喷水为主。喷雾的优点在于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既能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又能调节绿化区的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避免低湿、高温、干风对树木的为害。根据南京地区气温高,每天蒸发量很大的特点,树南面架设三角支架,安装一个高出树1m的喷灌装置,尽量调成雾状水,因为夏、秋季大多吹南风,安装在南面可经常给树冠喷水,使树干树叶保持湿润,也增加了树周围的湿度,并降低了温度,减少了树木体内有限水分、养分的消耗。没条件时可采用“滴灌法”,即在树旁搭一个三角架,上面吊一只储水桶,在桶下部打若干孔,用硅胶将塑料管粘在孔上,另一端用火烧后封死。将管螺旋状绕在树干和树枝上,按需要从不同方向在管上打孔至滴水,同样可起到湿润树干树枝、减少水分养分消耗的作用。也可采用雾状喷水的方法,直接向树冠、树干喷水。每天早晚各喷2遍,保证树冠和草绳湿润,同时注意定期检查,发现土球干时要立即灌水,一次灌透。根部水分也不能太多,否则会囤积水导致树木烂根死亡。

(1)根据气候的不同决定浇水量和次数。春季是树木从开始生长逐渐加快到最旺盛的时期,对于新移植的大树来说应经常喷水(每天至少3—5次,阴雨天除外),以保持土壤湿润。梅雨季节(主要指江南地区)由于空气湿度大,可适当减少浇水量及次数,或停止喷水。
(2)根据树种的不同决定浇水量及次数。树种不同,其耐旱力和耐淹力不同,喜湿性也不同,因而浇水量也不一样。对于耐干旱的树种如锦鸡儿等浇水量和次数均少,而对于枫杨、垂柳等耐湿树种则应增加浇水量和次数。
<3)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决定浇水量和次数。土壤种类、质地、结构及肥力不同,浇水状况也应有所区别。盐碱地和“筑高台”栽植的大树要“明水大浇”;对于保水力差的砂壤土和容易积水的低洼处种植的大树要“小水勤浇”;对于较黏重的土壤因其保水力强,浇水量及次数均应当减少。

排水是防涝保树的主要措施。由于地下水位过高、长期阴雨、低洼处积水:人工浇水不当等引起的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抑制厂大树的根系呼吸,减退了吸收机能,严重缺氧时,根系进行无氧呼吸,容易积累乙醇使蛋白质凝固,引起根系腐烂。即使部分尚未腐烂的根系,也会由于土壤过湿而影响树木对水分的吸收,但地上部分的蒸发仍在进行,因而导致树木逐渐失水而死亡,为尽早恢复其正常生长,关键是要排出积水,减少水涝对树木的进一步伤害,排水主要采取
自然排水和人工排水。
二、施肥
为了防止移植后的大树早衰和枯黄,适量补充大树养分,促进新根生长,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除在栽植前穴底施基肥外,在大树刚萌芽及新梢长10cm左右、秋季长梢时各施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可结合浇水薄施,每株每次100-150g,配成水溶液浇灌或1%-2%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促进新梢生长。在秋梢停住生长后,施以磷、钾为主的追肥1次,促进新梢木质化。施肥时间最好选在雨天或浇水的时候进行。
第七节养护
俗话说“三分栽植七分养护”,对于大规模移植大规格的树木来说更是如此。大树的绿化效果发挥的最佳时期,不是反映在移植工程结束的初期,而是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养护才能实现。养护工作在树木定植后就应进行,在养护过程中,结合常规的养护方法,对于一些养护要求较高的移栽大树,如香樟、广玉兰等,还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季相变化等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遇有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时,还应采取特殊的养护措施。
一、加土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