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诊疗方案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94)。
(1)有明确的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史
(2)咳嗽为主,或伴有咯痰,或咽干、咽痒
(3)胸部查体及X线无明显异常。
: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属于急性或亚急性咳嗽的患者
(1)病史:由呼吸道感染引起,感染控制以后迁延不愈的一类咳嗽。
(2)主要症状: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
(3)主要体征:肺部无阳性体征。
(4)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诱导痰检测细胞学检查嗜酸细胞比例<%。
(二)证候诊断
:咳嗽气急,或呛咳阵作,咽痒,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性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或弦。
:咳嗽日久,遇风或寒加剧,少量白稀痰,有夜咳,口不干,舌淡,苔白或白滑,脉浮紧或浮弦。
:咳嗽日久,口干,咽干,日咳较多,食辛辣燥热之品则咳,少量白黏痰,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弦。
:咳嗽,少痰,口干,咽干,鼻燥,鼻痒,大便干,夜间咳甚,舌淡红、少津, 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
治法:疏风宣肺,止咳利咽。
推荐方药:风咳汤加减,炙麻黄、紫苏子、紫苏叶、炙枇杷叶、紫菀、杏仁、射干、牛蒡子、蝉蜕、地龙、僵蚕。
中成药:苏黄止咳胶囊等。
治法:疏风宣肺,散寒止咳。
推荐方药: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杏仁、桔梗、白前、苏叶、紫菀、甘草。
中成药:通宣理肺丸等。
治法:疏风宣肺,清热止咳。
推荐方药:桑菊饮加减。桑叶、菊花、杏仁、桔梗、白前、紫菀、鱼腥草、黄芩、僵蚕、甘草
。
中成药:麻杏止咳片等。
治法:疏风宣肺,润燥止咳。
推荐方药:桑杏汤加减。桑白皮、杏仁、沙参、麦冬、五味子、桑叶、浙贝、枇杷叶、甘草。
中成药:养阴清肺丸等
(二)针灸
根据病情可选择大椎、肺俞、定喘、风门、天突、合谷、尺泽、足三里等穴。
(三)药物贴敷
根据病情可辨证选择药物贴敷治疗。
(四)砭术、刮痧、拔罐疗法
万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