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新版《纵叉》--二年级--李婉云 】是由【朱老师】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新版《纵叉》--二年级--李婉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纵叉?教学设计
学校: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旧宫实验小学
授课班级:二年级〔5〕班
授课内容:技巧--?纵叉?
授课教师:李婉云
?纵叉?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与认知规律设计课的全过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那么,通过自主合作练习,使学生掌握“纵叉〞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相关的柔韧练习,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同时为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调动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通过挑战不同难度,培养了学生坚持不懈、刻苦锻炼、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练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
:“接力帖字〞
教材版本:2023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1至2年级
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单元方案:
本单元安排4课次,本课为第2课次。
课次
技能目标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学习“纵叉〞的根本动作,通过小垫子等辅助设施,使学生对“纵叉〞这项技术有所体验。
重点:下滑,逐渐下振
难点:身正,腿直
2
继续学习“纵叉〞技术,使80%的学生在保护帮助下完成下放贴地,两腿在一条直线上的动作。
重点:两腿在一条直线上
难点:身正、腿直
3
进一步学习“纵叉〞技术,使80%的同学能够独立完成动作并做到身正、髋正。
重点:身正、髋正、腿贴垫
难点:髋正、腿直,大腿贴垫
4
“纵叉〞技术考核。
重、难点:身正、腿直、腿贴垫
四、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纵叉〞是静力性的技巧动作,是小学一、二年级技巧类教材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此教材符合低年级儿童骨骼、肌肉、关节、韧带弹性好的生理特点,是开展学生柔韧和关节灵巧性的黄金时期。
“纵叉〞主要作用是拉长大腿内侧肌肉和韧带,增大髋关节外展的灵巧性和活动幅度。“纵叉〞的特点是两腿前后伸直在一条直线上,腿的内侧着垫。难点是身正、髋正、腿直。通过一年级教学,学生已经掌握滚动和滚翻的技能,有了
一定的体操动作根底,对学习本课具有帮助作用,但由于“劈叉〞这类教材对于学生的柔韧性要求很高,且练习方法不得当对学生易造成肌肉、韧带的损伤,所以,在教法上要循序渐进,做好保护与帮助,并及时进行放松进行调节。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二年级<5>班学生,共30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3人,无肥胖学生。本班学生课堂纪律良好,思维敏捷,模仿能力较强,勇于挑战。由于“跆拳道〞是我校的校本课程,本班学生之前学习过跆拳道“前踢〞和“横踢〞的内容,对于大腿内侧肌肉和韧带的拉伸,有过体验,这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本班有几名男生存在柔韧性较差,下叉较为困难的问题,针对真个问题,教学中我选择了“小垫子〞作为辅助工具,采用区别对待方法,建立他们能够完成的目标,在学生互帮互助下,循序渐进进行练习,逐步提高他们的柔韧性。
五、课时方案:
教学内容
:接力帖字
教学目标
“纵叉〞技术,使80%的学生在保护帮助下完成下放贴地,两腿在一条直线上的动作。
“纵叉〞的学衡的能力。
、顽强拼搏和小组互帮互助的能力。
课的结构
课的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与组织
负荷量
时间
次数
开
始
部
分
3’
一、课堂常规
、整队,报告人数。
。
。
,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组织队形:
教法:
。
。
。
要求:
、精神饱满、听从指挥。
、声音响亮、方向正确。
1’
2’
1
1
准
备
部
分
7’
准备活动:
加油操、变换跑
二、专项准备:(4*8拍)
组织队形:
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练习。
。
,积极参与。
,动作到位。
要求: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4’
3’
1
1
基
本
部
分
26’
一、纵叉
动作方法:
站立,一脚向前滑,使两腿前后逐渐分开,以大腿〔前腿后部,后退前部〕着地,脚面绷直〔前脚背向上,后脚内侧贴地〕,上体正直,面向正前方,两臂放体侧,两手撑地。
重点:两腿在一条直线上
难点:身正、腿直
放松小口令: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师:前拍拍、后拍拍
生:重复
师:两侧拍一拍
生:重复
师:1、2、3
生:拍拍拍,
师:4、5、6
组织队形:
教法步骤:
,学生利用折叠放置的两块小垫子进行纵叉练习,每个学生练习10次,两个同学一组,分别进行练习。
,将上面的一块小垫子翻开纵放,每个学生练习10次,两个同学一组,分别进行练习。
〔放松小口令〕。
,将两块垫子翻开,一横一纵交叉放置,利用上面的纵放的垫子,每个学生练习10次,两个同学一组,分别进行练习。
,跪姿开始前滑
,增加练习难度,每个学生利用一块纵放的小垫子,从跪姿开始做一脚前滑纵叉练习。
,选择适宜的高度进行练习。
,两腿前坐成坐撑,成蹲立,起立的动作。
。
。
2’
2’
1’
2’
2’
1’
3’
1’
1’
1
1
1
1
2
1
2
1
1
生:跳跳跳
二、游戏:接力帖字
游戏方法:分成四组以接力的形式,跑到指定位置,将准备好的字,按照纵叉要点顺序贴好,每人只能贴一个字,看谁先贴完。
,教师强调重点:两腿在一条直线上,逐渐下放贴地,脚面绷直,上体正直。〔解决的难点:腿直〕
,个别指导。
。
,互相评价。
。
教法:。
。
1’
1’
1’
1’
1’
6’
1
1
1
1
1
1
结
束
部
分
4’
一、放松小结
。
〔小游戏〕。
。
。
。
组织队形:
教法:
。
。
要求:认真听讲,放松身心。
3’
1’
1
1
器材
场地:风雨操场器材:地标8个,圈4个,毽子32个,音箱1个
运动负荷曲线预计
练习密度预计
课后小结
40--43%
六、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法
:学生以诚恳、虚心的态度互相评价对方,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与缺乏,实现取长补短、互相共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多给学生提供时间与表现的时机、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以表扬鼓励为主。
〔二〕评价指标
内容
优秀
良好
加油
纵叉
大腿贴垫,两腿前后分开可成直线,立腰,身正。
大腿根本贴垫,两腿前后分开根本成直线。
大腿不能贴垫,两腿前后分开根本成线。
七、本课特点
一、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那么
“纵叉〞是“劈叉〞的一种,是开展学生柔韧性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柔韧性、关机的灵巧性要求很高,练习方法不得当对学生易造成肌肉、韧带的损伤,所以,在教学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那么,由重叠放置的两块小垫子开始,到只有一块纵放的小垫子,使学生逐渐加大练习难度,过程中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进行练习,在同伴的保护与帮助下,提高了柔韧性的同时又防止了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一物多用〞巧用小垫子
准备活动是利用立直的小垫子进行的慢跑,不仅充分的活动了学生的身体,并且去除了跑的枯燥;垫上的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活动了身体,提高了肌肉和韧带的活性,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在主教材教学过程中,小垫子作为辅助工具,有效的降低了“纵叉〞练习的难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完成的目标,做到了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区别对待。
三、有针对性的柔韧性练习和放松练习
“纵叉〞是一项对柔韧和关节灵巧性要求很高的教学内容,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疲劳和伤害事故,做好柔韧性的准备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本课在准备活动中,不仅安排了热身的慢跑,又安排了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关节操,充分活动学生身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几次之后,我就会安排一次全员的放松练习,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练习的疲劳,关注到了学生的柔韧练习和保健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