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doc

上传人:aady_ing01 2017/10/8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悼亡诗中的意象美之比较
摘要:中西方的悼亡诗所所采用的表现意象和体现的死亡观等不尽相同,中国的悼亡诗多描写亡妻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生活场景及相关的自然景物,以此传达出作者“睹物思人”的“哀思悲情”;西方的悼亡诗则多刻画亡妻的美貌和想象性的自然景物,借以传达出作者“悲中有望”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悼亡诗;差异;文化;死亡;意象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029-02

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的影响,中西方的悼亡诗所所采用的表现意象和体现的死亡观等不尽相同,各具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本文拟从文本内外探讨中西方悼亡诗的不同意象美及其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首先,从诗中所采用的意象来看,中国的悼亡诗多描写亡妻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生活场景及相关的自然景物,以此传达出作者“睹物思人”的“哀思悲情”;西方的悼亡诗则多刻画亡妻的美貌和想象性的自然景物,借以传达出作者“悲中有望”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其次,从内容风格上看,中国的悼亡诗多是回忆亡妻生前的生活细节,表达出作者“哀莫大于生悼”的“悲死”情节;而西方的悼亡诗则多描写与亡妻昔日的欢爱,传达出作者深信能在天国与亡妻相聚的
“乐死”情节;再次,从诗歌数量上来看,由于不同的爱情伦理观,中西方悼亡诗的整体数量是中多西少。
早期,“悼亡”一词的概念很宽泛,既可用于悼念作者的亡妻,又可用于悼念已故的亲朋友人。中国悼亡题材的诗歌早在《诗经》中就有了,现存最早的悼亡诗乃是《诗经》里的《邶风?绿衣》。将中国的悼亡诗推向高峰的是西晋文学家潘岳。自从他写了三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诗》之后,悼亡便成了作者悼念亡妻的专用词。西方挽歌(elegy),也译作“悲歌”或“挽诗”,源于亲友丧葬和奠祭时所唱的一种表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是由一个扬抑抑格六音步诗行和一个扬抑抑格五音步诗行组成的诗歌格律。挽歌是西方抒情诗的一种,原指悼亡诗,后凡悼亡、悲叹人生无常、探索生死哲理的诗都属于挽歌。其中以“田园哀歌”、“墓园诗歌”最为有名。西方挽歌的主题广泛,涉及友情、爱情、死亡和战争等,也可用其作墓志铭和纪念性的诗文。本文拟从文本内和文本外进行对比性探讨的则仅是那些专为悼念亡妻而作的诗歌。由于宗教、文化、信仰等的不同,中西方诗人不同的死亡观,爱情观,和婚姻观决定了中西方诗人在创作悼亡诗时采用了不同的意象表现形式。
一、不同的爱情观,不同的诗歌意象
爱情幸福的根本应该是由双方自由的个人的自我选择来决定的。然而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青年男女是不能自由选择恋爱对象的, 甚至连未婚男女青年交朋友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爱情观主导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青年男女们,视门第、身份、财富为择偶的前提,从而忽略了个人心灵和情感的需要。毫无疑问,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结合的夫妻多是过着一种先婚姻后恋爱的生活方式,婚姻并非爱情的水到渠成,而只是培养爱情的开始。
相对来说西方社会是一个较为开放的自由的社会(中世纪除外)。从早期对骑士的崇拜而萌发的爱情开始,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正如布克哈特(Burckhardt)所言:个人就从“仅作为种族、民族、政党、家庭或团体成员”的意识中得到了解放。他(她)可以作为一个人去自由的爱”爱情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