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措施.doc

上传人:sunny 2023/3/1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措施 】是由【sunny】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措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
----东社高级小学学生管理初探
 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培养全面开展,适应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开展〞。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个性开展和可持续开展为己任,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一、重视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我校始终将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建立健全了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德育工作制度,在校外开辟了福寿山德育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
重视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团支部的作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班会、播送站、黑板报等教育阵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开展。严格执行国旗升降制度,坚持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
的演讲。“整肃纪律优化秩序标准行为营造浓厚学风〞专项学生整治活动,树立良好的班风、校风。
教师实行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经常性的举办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中考百日冲刺发动会、规划人生,设定目标,努力拼搏的主题班会等,使学生学有动力,超有目标。大力加强校园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名人警句牌换成了学生自己的座右铭,标语告示贴近生活、注重细节,校园环境力求净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营造出一片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气氛。
4、德育工作的落实学校主要是依靠班主任实施,我校经常性的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会示范课,有时机就让班主任外出培训学,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德育教育。
5、加强法制观念教育。每学期开学,邀请东社派出所民警为学生做“青少年网络与犯罪〞、“校园犯罪防范〞等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初步确立起遵纪守法的思想意识,克服不良行为和习惯。
6、关爱留守儿童。我校地处山区,学生们的家长70%多常年在外打工,为了弥补这些学生监管不力、缺乏抚慰和疏于照顾,在市妇联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我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我校的心里咨询小组在张生娥老师和她的团队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随时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动态、成长情况,及时给予疏导和教育,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3、狠抓养成教育,标准学生行为,努力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受益的。组织学生认真、全面地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并结合标准内容建立良好的奖惩与鼓励制度,催促学生认真实施。对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培养,养成教育月,道德教育月,平安教育月,感恩教育月,学雷锋活动月等,主题活动有目标,月月有活动。此外学校还组织了学生名言征集活动,做成学生名言条幅36条,张贴在校园各个角落。在10月份我们针对学生行为习惯开展了“整肃纪律优化秩序标准行为营造浓厚学风〞专项学生整治活动,对学生在预习、上课、作业、实验、复习、考试做了明确要求,使学生学习更加有效科学。为培养学生爱好、开展学生特长,学校成立了“威风锣鼓队〞、写作兴趣小组等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知识竞赛,评比活动。在班级里创设出良好的行为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不良行为的时机,使这些行为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对“后进生〞勤指导,多鼓励,真心关爱每一名学生。
 二、重视课堂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开展。这一理念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性还给学生,把自主实践还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增强,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开展。
 1、新的教材观
 教材并不是教育教学的唯一。指导老师教学的应该是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师只有拥有了先进的教学观念,才具备了教“活书〞的条件。由此,教师要在实践的根底上,结合周围的环境资源以及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重组〞、“包装〞,使“教材〞情趣化,生活化。
2、新的教学观
a、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开展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感到“心理平安〞和“心理自由〞,让学生想说,敢说。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以一种愉悦、积极、兴奋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观察、操作、猜想、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张扬。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机,让学生在自主的根底上互动,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时机,比方说,教师可用幽默的语言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使得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
 b、改变教学环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前我们分小组学习总是以规定的4人或几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现在,我们要让学生们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被教师和教室约束着,学生在课堂上虽学到了知识,但他们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知识表层的认识,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开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3、新的评价观
a、变及时评价为延时评价。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受到表扬后,令人冲动,受批评后令人沮丧,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心情波动都很大,试问在这样一种心境下,还能很好地学习吗?以前我们上课总是很及时地对学生的答复进行评价,一句“你真棒〞可以让某些学生冲动不已,甚至整节课都沉浸在喜悦当中,浮想连翩,如果有的同学答复错了,没有受到老师表扬,他也许会觉得这样很丢人,心想,再也不要随便举手发言了,这样就严重消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多的奖励其实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提倡鼓励就是指要多鼓励后进生,找出每个同学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对学生正确的答案,不忙着去表扬;对错误的答案也不急着去否认,而是引导他们详细地了解各种答案是怎么来的。通过这种了解,哪怕是错误的答案,对每个人认识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让学生明白错误只是一些前提下才是错误的,而在另一些前提下就变成正确的了。
b、变教师评价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对与错都由老师来评定,这种“唯师独尊〞现象仍普遍存在。这样让学生觉得教师就是权威,即便学生对了,只要与教师不同,他也会觉得还是老师的答案好一些。这样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如果我们在教学评价中多使用一些这样的话语:
“你们说呢?〞
“你们认为怎样?〞
“大家评一评谁的方法好一些?〞
“还有更好的做法吗?〞
把评判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评价,这样得到的答案肯定会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益处。
 4、新的作业观。
 以前我们的作业总是以书面形式为主,一本书、一个本子、一支笔足矣。其实应该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或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如去和爸爸、妈妈谈谈心,去了解一下爸爸的工作情况,调查一下菜市行情等。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觉得作业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到达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三、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全面开展。
 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比方: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即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稳固了阅读成果,又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全面开展。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让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得到展现,让学生的点滴进步得到肯定,这就是我们永远不变的教育教学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