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心理学第七章学习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理学第七章学习心得.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理学第七章学习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理学第七章学****心得
摘要:本文围绕心理学第七章-《思维》展开,运用经济学的观点与方法,论述了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思维误区--小数法则的具体表现,人类思维由于受到思维定势,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发生系统性偏差,因此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理性地做出决策。关键字:思维误区,小数法则,思维定势
学****完《心理学与生活》第七章——《思维》以后,不仅使我了解了思维的本质,思维的组成单位以及人类思维在解决问题,做出决策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让我认识到人类不总是理性思维并作出决策的,而是存在着各种思维误区,比如小数法则,而这种思维误区往往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这些都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经济学最基本的前提假设就是理性人假设,即所有人都是理性思维做出决策的,既不会感情用事, 也不会盲从, 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 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 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消费者基于效用最大化来选择自己消费的商品组合,生产者基于利润最大化决定提供多少产品。于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
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我们可以看出,斯密的这段话显然是基于理性人假设的,即每个经济主体都是理性决策的,并且这种理性的思维决策也达到了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现实经济是这样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显然经济危机,债务危机,股市暴涨暴跌就不会发生,然而这些经济现象用理性经济学显然无法解释,行为经济学正是要解释这些问题的。行为经济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人的行为,是心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就是人类并不总是理性的,人类总是存在着思维误区。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本文将围绕人类常见的一种思维误区——小数法则,结合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表现,谈谈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小数法则为什么会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思维收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从而使人出现系统性偏见。不仅普通的个人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就连国家的高层也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同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从大跃进到人民公社,再到十年文革,30年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和压抑人们的积极性,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然而我们要问:既然如此,当初高层为什么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计划经济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层也无法摆脱思维定势: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长期以来,马恩列斯的著作中无不表明:社会经济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无视这一规律,排斥甚至抛弃经济发
展的计划性,必然导致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为资产阶级复辟资本主义培植土壤,导致剥削和两极分化,由于长期受到马恩列斯的熏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毫无疑问就形成了按照马恩列斯提出的固有
规律进行思考的定势,于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就根深蒂固了。然而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吗?1992年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提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