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
一、手术材料准备
由于血管情况、病变性质等,有很多是未知的,因此,应尽可能配齐所有颅内外缺血介入所需的材料。
1、常规脑血管造影器材
2、6F、8F动脉鞘、长鞘和导引导管、球囊导管
3、长、短微导丝、、Rebar18/27或Trevo?导管
4、各种型号扩张球囊
5、各型号颅内外支架
6、取栓支架Solitaire?FR、Trevo?等
7、中间导管Neuron灌注导管、 Navien导管(更适合血栓负荷量大时)
二、脑血管造影
原则:尽可能快的了解责任血管病变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1、动脉鞘:8F、必要时6F—7F长鞘,避免术中材料不匹配
2、造影直奔责任血管
指南推荐:
术前影像已明确病变血管情况时,治疗是直接针对病变血管进行造影和治疗,血管开通后再行其它脑血管的造影,以减少延误。
三、血管内治疗
(一) 麻醉方式
没有RCT证据。
推荐:镇静麻醉。
全身麻醉增加住院死亡率和肺炎风险。
美国神经介入外科学会和神经重症监护学会的一项专家共识建议对严重躁动,意识水平较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a Scale,GCS)<8分],丧失气道保护性反射,呼吸困难以及出现这些特征的选定的后循环卒中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个体化实施麻醉方案建议:
①全麻:剧烈烦躁病人,影响操作,应立即全麻,但应预防血压过低。
②混合麻醉:早期局麻下造影,取栓支架到位后,实施全麻,术后观察时宜使用较浅的镇静麻醉。
(二)导引装置
1、导引导管尽可能靠近病变。
2、中间导管Neuron灌注导管、 Navien 导管适合于大负荷血栓病例,发挥支撑、保护和抽吸作用。
3、颅外近端、颅内远端的串联病变时,先处理近端病变(球囊扩张或支架),导引导管应越过近端病变。
(三) 血管内治疗方法选择
1、动脉溶栓:适合远端小的分支血管。
病例:
微导管溶栓:rt-PA 5mg 5min,造影见闭塞血管再通。
指南推荐:
①可以在足量静脉溶栓基础上对部分适宜患者进行动脉溶栓(Ⅱa;B)。
②发病6 h内的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当不适合静脉溶栓或静脉溶栓无效且无法实施机械取栓时,可严格筛选患者后实施动脉溶栓(Ⅰ;B)。③急性后循环动脉闭塞患者,动脉溶栓时间窗可延长至24 h(Ⅱb;C)。
单纯动脉溶栓:建议选择rt-PA和尿激酶。
rt-PA :1mg/min,总剂量不超过40mg。
尿激酶:1万~3万U/min,总剂量不超过100万U;最佳剂量和灌注速率尚不确定;造影显示血管再通或者造影剂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溶栓。
2、非支架机械取栓
支架取栓失败时可考虑使用Navien导管、Penumbra? 辅助抽吸血栓。
指南推荐:
由于支架取栓试验获得血管内治疗有利数据,不再进行非支架取栓相关临床实验。
3、支架机械取栓
Solitaire?FR 、Trevo?。
指南推荐:
①优先使用支架取栓装置进行机械取栓(Ⅰ;A);
②可酌情使用当地医疗机构批准的其他取栓或抽吸取栓装置(Ⅱb;B)。
操作步骤以取栓支架 Solitaire?FR 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