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高职学院.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高职学院.doc

上传人:小吴 2023/3/20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高职学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高职学院 】是由【小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高职学院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立一流高职学院
——在2023年暑期读书研讨会上的讲话
邓洪基
2009年8月23日
同志们:
在新学年即将开始之际,学院党委依照惯例举办中层干部读书班,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统一思想,增进团结,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全院广阔干部和教职员工按照党委和行政的部署,克服困难,付出了辛劳和汗水,保证了学院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特别是新建工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老校置换进展比拟顺利,根本具备了9月份进行“招、拍、挂〞条件;电力、中水、锅炉增容工程正在按方案有序推进,教学楼、宿舍、食堂等10座新建筑的家具配备、实训设备搬迁安装到位;圆满完成招生工作,录取新生4666人,生源总情况较好。为此,我代表党委、行政向同志们,尤其是假期时间,以大局为重,任劳任怨,加班加点的指挥部、后勤、各系部和搬家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同志们辛苦了。做为院长,我来学校已经三个多月了。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给了我工作上的大力支持、关心和帮助,使我感到了铁职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此,我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的工作安排仍要按照“十一五〞规划和学院年初的工作方案来推进,按照刘书记的要求和读书班的安排,我先做个交流发言,严格地说,我还是个学生,还在向大家学****对学院的情况了解得还不是很清楚,发言难免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增强开展的紧迫感
我们学院拥有58年办学历史,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业和开展历程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创造并传承了严谨、务实的优良作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铁路和地方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抓住机遇,开创学院开展新局面
独立升格为高职学院,在隶属关系上由铁路管理转为由省政府管理、教育厅直属。隶属关系改变给我们的办学定位、办学观念、效劳面向等等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升格和改变隶属关系,虽然给学院的开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开展不断加快,学校间竞争日趋剧烈的大背景下,在大多数高校已经完成了新校区建设,国家对高校建设的贷款政策、土地政策全面收紧的严峻形势下,学院党委以对事业、对学院、对广阔教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果断决策,克服重重困难,顶着重重压力,创新工作思路,以先购置后置换、同时抓紧二期建设的方法,使我院的新校区建设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目前,新校区在原有12万平米校舍的根底上,新增建筑近11万平米,新校建筑面积到达23万平方米,根本形成了完善的办学功能,在校生接近12000人,为学院未来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空间根底。
〔二〕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初步形成
根据高职开展要求,立足学院实际,确立了为山东经济社会效劳、为铁路开展效劳的办学方向,坚持“为学生学****和就业效劳〞的办学理念,走“校企共建、内涵开展、特色立校〞的建设道路。创新并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开展〞的教学管理制度;推行精品专业“六个一〞建设标准;实施了专业带头人选聘、特长生工程导师制,形成了“铁地兼顾、以工为主、工管互补、机电见长〞的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开展〞的人才培养工作特色,“学用一体化、工程导师制〞的教学工作特色。学院“十一五〞规划把注重内涵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开展的关键,提出进一步做好专业设置定位、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建设好实训实****场所、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社会效劳能力。
〔三〕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学院专业数量迅速开展,院党委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按照“优化结构、合理补充、内涵开展〞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引进师资,解决师资短缺问题,不仅满足了教学需要,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学业导师选聘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制度,教师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在国家省级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代表队屡获佳绩,勇夺多项第一。〔今年获省级技能大赛磨具、数控、电子三个一等奖,国家级磨具一等奖、电子三等奖。〕特别是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不仅为我院争得了荣誉,也为我省高职教育争得了荣誉。
〔四〕实践设施初具规模,根本满足教学需要
强化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先后投资3千余万元,建有国家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省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根本技能实训中心、自动化综合技术实训中心等53个实验实训室,其中,生产性实训性基地3个,校企共建实训室6个,实验实训设施配套、先进,根本满足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
〔五〕就业率稳步提升,毕业生水平社会认可度高
为最大限度的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学院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了“以系为主、学院统筹〞的就业工作机制,各系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方案,对毕业生实施“个案〞式就业指导,提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就业效劳。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就业对口率84%,高于山东省高职院校平均就业率;实现了毕业生“双高〞〔高数量、高质量〕的就业目标,毕业生在行业和地区有良好声誉,总体满意率超过80%。学院被山东省人事厅评为“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
我从上述五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学院在开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但由于本人的水平和能力所限,这个总结肯定不全面,还有很多重要方面没有总结到,很可能挂一漏万,希望同志们一起来总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铁院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发扬光大。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缺乏,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竞争日趋剧烈的形势下,看不到形势开展对我们的要求,看不到剧烈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挑战,就会盲目乐观,迷失开展方向,丧失开展机遇。因此,我们不仅要自己和自己比,更重要的是跳出学校看学校,多做横向比拟,尤其是要同先进学校比,从横向比拟中找出我们的差距,找出我们的缺乏,以增强我们的危机感、紧迫感。
1、我们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为促进高职教育的开展,教育部等部委在全国开展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单位创立,三批共遴选出100所高职学院,我省有六所高职学院入围。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进行了精心准备,但是由于受各方条件的制约,我们没能入围。国家和地方加大了对示范校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示范校的开展优势愈来愈突出,特别是其办学声誉、办学投入、办学标准程度的提高,为其开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比方,由中央、地方和学院三方会聚的建设资金到位后,形成雄厚的财力,一个重点专业的实训室建设就有上百万,甚至数百万资金。再比方,今年暑期,所有示范校,院校长参加教育部的专门培训,骨干教师都参加教育部统一组织的专业师资培训,或直接到国外院校培训和交流,培训规模可谓空前。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我们与示范校的差距不断被拉大,实质上,我们已从第一团队中出局,掉入第二团队,给我们今后的开展形成了极大的压力。
同时,各地市高职院校后发优势明显,开展迅猛。他们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后,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学的设备设施配备到位,甚至,有些地市政府在招生和就业问题上,对本地市的高职学院实行了特别优惠政策。地市级高职学院的迅速开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地竞争压力。
目前,我们正处在前有示范,后有追者的夹击中,形势十分严峻,容不得丝毫疏忽和麻痹,只有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加倍努力,实现跨越式开展,才能确保学院的可持续开展。
2、我院办学根本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与大多数办学条件根本完善的兄弟学院相比,我们的办学条件还处在建设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校区的建设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时间,我们现在只是初具规模,要到达初步完善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们的学术交流中心、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以及校内道路、绿化、设施配套等还需要进一步投入。另外,由于近几年,我们集中财力抓新校区建设,对教学投入不够,一些必须的教学设施,实训设施,与教学要求,与人才培养要求还不相适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我们共同来做。
3、教育理念还不能完全与高职教育的开展要求相适应
升格为高职只代表我们的办学层次和培养层次有了提升,但是升格后我们的思想观念与国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否一致?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否与高职教育要求相适应?我们的精神状态与建一流高职的要求是否相适应?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否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相适应?另外,我们是否还存在以铁老大自居,以教育厅唯一一所直属学校自居的心态和心理?这些问题,我们是否存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希望同志们认真思考。在座的各位都是铁职院的中坚力量,铁职院的工作要靠大家,铁职院的开展要靠大家。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制约着学校今后的开展。
4、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
专业建设需要整合调整,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达不到办一流高职院校的要求,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未能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单位,很多同志感到遗憾,感到心里不平衡,过多的强调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我们反思一下,升高职后,在软件建设上,是不是还存在一些差距。从有关渠道得到的信息:以祝瑞花同志为主上报的国家精品课程已经通过了评审,实现了我院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意义尤为重大,但是在其他方面,我们的差距是很大的,我们没有省级教学名师,没有国家级重点试验室,没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没有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志们,这些差距都是指标性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这些问题是长期形成的,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些问题不解决,办一流高职的根底就不牢固,我们的一流目标就难以实现。
5、管理水平急待提高
中专办学时,全校三五个专业,千把学生。目前,我们已经是万人大学了,但我们的管理模式和水平,还留有明显的中专时期的管理方式,管理粗放,随意性强,越级指挥,越级汇报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院的开展。实施院系两级管理的呼声很高,也做了一些工作,然而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与学院的开展要求不相适应;管理队伍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工作能力与学院的开展要求有差距。如何提高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提高管理队伍的执行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
同志们,我讲这些,并不是想否认大家的成绩,否认大家的能力。实事求是地讲,在很多工作上我们都是走在全省前列的。我讲这些的根本目的是请同志们认清形势,正视缺乏,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加快开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快学校开展。
二、加强内涵建设,建设一流高职
加强建设新校区,加强内涵建设,是学院“十一五〞开展规划确定的两项根本任务。这两项根本任务是相辅相成的,新校区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前提,内涵开展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在新校建设根本完成后,我们要及时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建设一流高职。什么是一流高职,我认为就我国的情况,国家示范校就是一流高职。我们决不能因为未能进入100所示范校而丧失信心,必须坚决这样的信念:创立一流高职的目标绝不动摇,特色立校的治校方略绝不动摇,质量强校的观念绝不动摇。
〔一〕调整专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我们学校现有专业54个,招生规模今年到达了4000人。今年6月份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我院新上专业进行评估,在听取了情况介绍后,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宋伯宁同志提出我院专业设置有点过多,请我们适当进行调整。昨天张厅长也对学校专业设置调整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张厅长和宋处长的意见,有关部门要对我们已开设的专业进行评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社会开展需要,在保持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对专业做出适当调整。
总的要求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以重点专业和重点专业群带动提升一般专业,整合优化弱势专业,使我们的专业设置更加合理,更加优化,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开展的需要。
〔二〕紧紧依靠行业背景,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
几十年的铁路办学,给我们奠定了坚实的行业背景,这也是我们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的根基。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与铁路行业建立了血浓于水的合作关系,无论在人力资源还是设备资源等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合作根底。学院划归山东省教育厅直属管理以后,铁路行业背景不能丢,只能强化不能削弱。同志们,在全省七十多所高职院校中,有铁路背景的只有我们一家,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丢掉了行业特色,就丢掉了我们的根基。近年来,中国铁路的开展非常迅速,地铁、城轨交通也蓬勃开展,带来了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旺盛的需求。据有关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和预测:在“十一五〞期间,全国铁路建设系统人才需求量约为50万人,其中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约为36万人。顺应形势开展的要求,党委决定在稳固提高“机电见长、工管互补〞专业特色和培养水平的根底上,抓住轨道交通蓬勃开展的大好机遇,集中人力物力,整合已有铁路专业成立轨道交通系,把轨道交通的相关专业建设成为优势特色专业。新成立的轨道交通系要按照党委的要求,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构建、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组织等方面,突出轨道交通行业特点,加强与铁路行业合作,确立我院在山东省轨道交通领域人才培养的领先地位。
〔三〕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标准课程教学的根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深刻理解并贯彻“三通三融三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实际性的突破。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那么,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系部的积极性、主动性,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基地条件。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实验、实训、实****是三个关键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地点的一体化研究与实践。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工程导向、顶岗实****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比例逐步加大,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比例逐步加大。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培育和提升优秀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一批教学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