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蓄滞洪区和洪泛区单层空旷房屋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蓄滞洪区和洪泛区单层空旷房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蓄滞洪区和洪泛区单层空旷房屋
一、一般规定
1、单层空旷房屋可包括俱乐部、礼堂和食堂等空旷公共建筑。
2、俱乐部、礼堂等公共建筑及附属房屋应具有集体避洪功能,附属房屋的设计
要求和构造措施应根据结构类型按本标准第5章、第6章执行。
3、单层空旷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两侧有附属房屋时,附属房屋的总高不宜低于大厅檐口高度;
(2)当两侧无附属房屋时,大厅的柱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
应低于C30;
(3)不得采用无端屋架的山墙承重结构。
4、
全层楼板底面高度时,宜采用有檩体系的轻型屋盖。
5、蓄滞洪区空旷房屋大厅不宜设置悬挑结构。
6、单层空旷房屋的围护墙宜采用嵌砌,按半透空式房屋设计。墙体开洞率、开
洞位置、墙与柱的连接、洞口的构造措施等,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的有关规定。
7、单层空旷房屋的山墙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和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
30。
计算要点
1、单层空旷房屋可划分为前厅、后厅、大厅和侧房等若干独立单元,根据其结
构类型按本标准有关章节的规定进行抗洪验算,但应考虑各独立单元结构之间的
相互影响。
2、两侧无附属房屋的大厅,可取一个典型开间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围护墙与柱脱开或在波浪荷载、水流荷载作用下墙体能自行垮掉时,蓄
滞洪区波浪荷载可按本标准附录D采用透空式房屋计算确定,洪泛区水流荷载
可按本标准附录E计算;
(2)当围护墙与柱、圈梁等有牢固连接,且墙体的开洞率符合本标准第5章有
关规定时,蓄滞洪区波浪荷载可按本标准附录C采用半透空式房屋计算确定,
洪泛区水流荷载可按本标准附录E计算。
3、大厅两侧的附属房屋,计算方法应根据结构类型和透空方式,按本标准第5
章或第6章选取。
4、单层空旷房屋山墙的柱和梁应验算平面外抗波浪荷载或抗水流荷载。
三、构造措施
1、空旷房屋应设置完整的支撑体系,屋架与柱顶、支撑与主体结构之间应牢固
连接。
2、有檩屋盖构件的连接及支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洪泛区有檩屋盖檩条与檩条、檩条与屋架、屋架与墙顶圈梁的连接、竖向
剪刀撑的设置,;
(2)
层楼、屋盖板底面高度时,在波浪荷载作用下檩条上的槽瓦、瓦楞铁、石棉瓦等
应与檩条脱离;
(3)蓄滞洪区当采用木屋盖时,木望板应稀铺;
(4)。
3、大厅钢筋混凝土柱的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加密区范围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头应取柱顶以下500mm并不应小于柱截面长边尺寸;
(2)变截面柱应取变截面处上、下各300mm;
(3)柱根应取下柱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
4、舞台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舞台口两侧及横墙两端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柱;
(2)舞台口横墙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卧梁,其截面高度不宜小于180mm,并应
与屋盖构件有可靠连接;
(3)舞台口大梁上不应设置承重墙体。
5、大厅的围护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透空式房屋时,围护墙与柱和圈梁应采用弱连接,或沿墙与柱、圈
梁间可设置隔离层,但应保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围护墙的稳定性;
(2)当采用半透空式房屋时,围护墙、山墙的开洞率和墙体与柱、圈梁的拉结
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和第6章的有关规定。
6、围护墙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厅柱或墙顶标高处应设置圈梁,圈梁与柱或屋架应牢固拉结;圈梁与柱
连接的锚拉钢筋不宜少于4根直径12mm,且锚固长度不宜小于35倍钢筋直
(2)半透空式房屋沿墙高每隔3m左右增设圈梁一道;
(3)圈梁的截面宽度应与墙厚相同,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宜少于4
根直径14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4)对软弱或不均匀地基应增设基础圈梁。
7、大厅与附属房屋不设缝时,在同一标高处应设置封闭圈梁并在交接处连通,
墙体交接处沿墙高每隔500mm应设置2根直径6mm的水平钢筋和直径4mm
的分布短筋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或直径4mm的点焊钢筋网片,且每边伸入墙内
不宜小于1m。
8、山墙应沿屋面设置钢筋混凝土卧梁,并应与屋盖构件锚固。
9、山墙的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与配筋不宜小于排架柱;间距不宜大于4m,
并应通到山墙的顶端与卧梁连接。
10、山墙沿墙高每隔3m左右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梁,梁与大厅圈梁应连成封闭
形式;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240mm,纵向配筋应按计算确定;箍筋直径不宜
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100mm。
11、当半透空式房屋山墙开洞与使用要求有矛盾时,洞口位置宜采用薄弱构造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