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教师历史书籍读后感 】是由【花开花落】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教师历史书籍读后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教师历史书籍读后感
教师历史书籍读后感(一)
——《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读后感
以前人们总认为:师德高不可攀,师德遥不可及。所谓的师德楷模大多是
让我们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厌的“苦行僧”,更谈不上什么优美和阳光。读过
《修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后,才知道师德可攀,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是攀登的
阶梯;师德可及,它与我们的生活朝夕相伴;师德可为,它给我们创造的灵感、
操作的智慧;师德可赏,它给我们心灵的感动、美的享受。
真正的师德更多的表现是植根于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职业
生活,能够回答以人为本的显现实生活世界的种种拷问。真正的师德尊重和张
扬个性人格,充满创造性。即使同为对学生的爱,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却有不
同的理解和表现:有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有对学生过错的宽容和理解,
有对学生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好老师是形形色色的,他们的“好”以不同形式
体现在职业生活的不同领域。
正像前苏联一位着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付出与获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
称之为“优美”,略高于则是“崇高”,付出大大高于获得则成为不折不扣的
“悲剧”。因为这其中有许多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的无谓和不必要的牺牲,过分
弘扬和宣传这样的师德会让老师们对师德望而却步。只有优美的师德才是阳光
的、亲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满快乐的。
对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要做一个阳光
教师,我要以我的快乐去快乐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阳光去阳光我的学生,我
要以我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的品德。
教师历史书籍读后感(二)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
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关键在于如何定位。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
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
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
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
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
终的是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自己该怎样来完善自己的责任,
因为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们,将在
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不过想要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虽然从小到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
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孩子的态
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孩
子们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
去。
“在《教师人文读本》中,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种类型的文
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学习的革命》一文告诉我:”做教师首先要相信
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我领悟到,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
助一个人。
《教师人文读本》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
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
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
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
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
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
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
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
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
尽职尽责、努力向上。就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
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
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教师历史书籍读后感(三)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给我感触很深,也从中学
到了不少的东西。
首先我知道了教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职业,也是永恒的职业,它伴随
着人类社会的始终而永存,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兴衰,是
一个通向未来的职业。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就曾对教育和教师
对国家的兴衰、法制存废的重要性有过论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
重傅,法则存“”君师者,治之本也。“懂得了在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教师
用自己的心血传授社会的论理、生产技能和文化知识,造就一代又一代适应时
代发展的社会成员,对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对人类知识的传递与发展有着重大
的贡献。在社会化发展程度越来越快的今天,教师的作用更显突出,他促进了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和民主的进程,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正是教师职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巨大贡献,才被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誉为”
太阳地下最光辉的职业“。
思考着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是弱小稚嫩的孩童,但他们是人类的
未来、国家和社会的希望,所以肩负着教育的重任,应该不断地学习,努力承
担起这份”根的事业“,不负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把她视为神圣的职业,不断
地读她、研究她,最终做一名”人师“,当一滴社会发展历史长河里的水,折
射出太阳的光辉。
在”走向专业成熟“这一章里,我细细地研读了行动研究的含义、特征、
目的和重点、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是什么,以及它所具有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在哪
里。了解到行动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并在八十年代被介
绍到我国的,是与教师专业化的社会需求相关联的。行动研究以教育实践者为
主体,通过研究改进实践,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它要求教师要对实践进行
批判性反思,成为研究者。教师作为行动研究的主体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可以发
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置身于现实的、动态的教育情景中,能随时随刻体察
教学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发现
与解决问题,并能根据自身的丰富经验对教育观点、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
出判断,并加以改进。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将教育实
践行动、学习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促进教师整体素
质的提高。在实施行动研究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原则:实践原则、动态原则和合
作原则,实践原则就是坚持实践观点,注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
决问题,以改进教育现状为出发点和归宿。动态原则强调并体现运动、变化和
开放性,努力做到及时反馈、自我反思、持续调整。合作原则是要实施者和研
究者共同参与研究和解决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书中第六章内容是”做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告诉我们,教师专业发展
的关键是主体意识的增强。最让我关注的是老师要注重不断提升和重建个人理
论,保持自己的教育实践在理性的轨道上持续运行,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要
不断地学习理论、实践理论、反思成败,体现教育智慧、教育创新。书中采用
理论观点和事例相结合来说服读者的心,用感人的故事事例来帮助读者的我消
化理论和吸收知识,激发我”也要这样做个好老师“。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教
师自身职业的人格塑造。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关键是塑造人格。其中苏
霍姆林斯基的话让我感受最深,”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
只有性格养成性格。“以及彼得洛甫斯基的”教师自己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儿童
接触的。“日本教育家柴田荣义的观点”教师的整个职业是以教师的人格决一
胜负的。“都将教师的人格摆到了重要位置上来,将教育的最高境界看成是心
灵与心灵的交流、沟通与拥抱,具有”点燃“生命的力量。完美的教师人格,
可以达到”不教而教“或”无为而教“的境界。所以要求老师在自己的职业生
涯中要不断自我教育,终身学习,不仅提高知识和技能更应增强专业精神,注
重自身的人格塑造。在”我的精彩“”雨伞的故事“”爱的回报“等几个真实
故事中,让我看到老师的爱都是以孩子的爱作回报的,一个个都是”爱的教育
“,”情感的教育“,老师平时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感染着、教育着身边
的孩子。所以作为教师平时对待工作一定要认真、执着,忠诚于这一份职业,
要富于责任感。在日常教育中有积极的自我意识,不断反思和调控自己的言行
举止,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将终身自我教育和自我人格的完善作为职业生涯
的推动力。
书的最后部分是北京市特级教师李玉英和孩子们的故事,故事娓娓道来向
我们展示了一个快乐、纯净又充满爱的世界。用李老师自己的话说”和孩子在
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有声有色的“。我要学习她用心教育,培养孩子热
爱自然、热爱生活,对同伴友善、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平日里以身示教,用
自己的爱来感染孩子们,用自己的真、善、美的心灵来教育孩子,做一个孩子
们心中真真正正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