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插植叉组件及具有该插植叉组件的插植机构的制作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插植叉组件及具有该插植叉组件的插植机构的制作方法.docx

上传人:421989820 2023/3/2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插植叉组件及具有该插植叉组件的插植机构的制作方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插植叉组件及具有该插植叉组件的插植机构的制作方法 】是由【421989820】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插植叉组件及具有该插植叉组件的插植机构的制作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插植叉组件及具有该插植叉组件的插植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插植叉组件及具有该插植叉组件的插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秧机上的插植叉组件及具有该插植叉组件的插植机构。
背景技术:
插秧机一般由发动机、齿轮箱、行走机构、插植机构、供秧机构、操纵机构、机架及其辅助部分组成。其中,发动机用来提供动力源,齿轮箱用于动力的分配输出,在动力驱动下行走机构使水稻插秧机移动,使插植机构完成从供秧机构上取秧以及向水稻田插秧的动作。如图1所示,现有
的插植机构主要包括壳体207、压出臂203、压出凸轮202、压出臂弹簧201、秧针208、緩沖垫205、插植衬套210、油封206和插植叉组件,其中插植叉组件包括压出臂限位套104、插植叉103、插植叉轴101和螺母204。压出臂限位套104通过螺紋连接方式固定在插植叉轴101的上端,压出臂限位套104的下端由同样是通过螺紋连接方式紧固在插植叉轴101上的螺母204支撑,压出臂限位套104的外表面成型有把持部;压出臂203枢接在壳体207内,压出臂弹簧201设置在压出臂203的上端面和壳体207之间,压出臂弹簧201的弹力可以使压出臂203向下运动;压出臂203
的后端临近一个压出凸轮202,当压出凸轮202作用在压出臂203的后端时,压出臂203向上运动,压出臂203的前端成型有夹持部可活动地夹紧压出臂限位套104的把持部;插植叉轴101的中部套设有插植衬套210和緩冲垫205,緩沖垫205的下端面与插植衬套210接触;插植叉轴101的下部套设有一个油封206使插植叉轴101和壳体207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端;插植叉轴101的下端一体连接有插植叉103;秧针208平行于插植叉轴101的方向固定在壳体207上,秧针208的前端靠近插植叉103,插植叉103需要正对准秧针208,以使二者相互配合工作。该插植机构的动作过程如下在动力的驱动下,压出凸轮202转动,当压出凸轮202作用于压出臂203上时,压出臂203向上运动,压出臂203通过夹持压出臂限位套104带动插植叉轴101及插植叉103向上运动,此时压出臂弹簧201被压缩储能;秧针208从供秧机构上取秧,然后秧针208带着秧块向下运动达到栽插位置时,压出臂203瞬间脱离压出凸轮202,在压出臂弹簧201释放能量,压出臂203快速向下运动,压出臂203通过夹持压出臂限位套104带动插植叉轴101及插植叉103快速向下运动,使插植叉轴101上的螺母204和緩冲垫205发生石並撞,插植叉103把秧块弹出,从而完成栽插动作。
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插植叉组件由多个部件组成,不仅加工工数大,而且成本高;在使用时只能通过夹持压出臂限位套外表面上的把持
部来带动插植叉轴运动,而压出臂限位套是通过螺紋连接方式固定在插植叉轴上的,在运动的过程中压出臂限位套容易发生错动,致使插植叉对准的方向发生偏转,影响取秧和插秧;插植叉轴上部的螺紋也会使得油封在套入插植叉轴时,内部容易被螺紋划伤,从而会造成油封漏油、泥水渗入油封内部,影响插植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插植叉组件部件多、加工工数大,在使用过程中压出臂限位套容易发生错动影响插植工作,以及插植叉轴上的螺紋在套装油封时容易划伤油封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部件少、加工简单、组装方便、在使用时不会发生错动、不会划伤油封的插植叉组件及具有该插植叉组件的插植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插植叉组件,包括插植叉轴,固定在插植叉轴一端的插植叉,在插植叉轴远离插植叉的一端成型有板状把持部,在插植叉轴上还成型有凸台,凸台位于板状把持部和4i植叉之间。
凸台与寺反状4巴持部相邻。
插植叉轴固定插植叉的部位成型为方体。
凸台与插植叉轴同轴,凸台的横截面呈圆形。相应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植机构,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内可往复运动的压出臂,用于驱动压出臂往复运动的致动组件,固定在壳体上的秧针,还包括插植叉组件,插植叉组件包括插植叉轴和插植叉,插植叉固定在插植叉轴的一端,插植叉轴的另一端成型有板状把持部,在插植叉

上还成型有凸台,凸台位于板状把持部和插植叉之间;插植叉轴成型有板
状把持部的一端位于壳体内,插植叉轴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外,插植叉靠近
并对准秧针;压出臂的一端成型有能与板状把持部相配合的夹持部,压出臂通过夹持部夹紧板状把持部;在插植叉轴上还套设有緩冲垫,緩冲垫位于凸台和插植叉之间,在壳体内部设有固定部件用于支撑緩沖垫。
凸台与板状把持部相邻。
插植叉轴固定插植叉的部位成型为方体。
凸台与插植叉轴同轴,凸台的横截面为圓形,凸台的横截面大于緩冲垫的横截面。
压出臂枢接在壳体内,致动组件包括压出凸轮和弹簧,压出凸轮设置在压出臂的远离夹持部的一端,用于驱动压出臂向远离秧针的方向运动;弹簧设置在压出臂和壳体之间,用于提供复位力使压出臂向靠近秧针的方向运动。
插植叉轴上还套设有油封和插植衬套,油封位于插植叉轴伸出壳体的部位并与壳体形成一个封闭端,固定部件为壳体内部在緩冲垫和油封之间形成的凸出部,插植衬套固定在凸出部上,緩冲垫由插植衬套支撑。
根据本发明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通过在插植叉轴上直接成型凸台和板状把持部,减少了部件,加工方便,成本降低;而且压出臂通过夹持插植叉轴上的板状把持部能够直接带动插植叉轴运动,不会发生错动,插植叉固定在插植叉轴上的方体部位,也不会发生错动,从而能保证在插植过程中插植叉对准的方向不会发生偏转;而且插植叉与插植叉轴采用分体形式,便于组装、分解、更换。
图1是现有的插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插植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图2所示插植叉组件的插植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4是图3所示插植机构中的压出臂的结构示意图5是图3所示插植机构中的压出臂和插植叉组件的连接部位的剖视图。
101-插植叉轴、102-板状把持部、103-插植叉、104-压出臂限位套、105-凸台、201-压出臂弹簧、202-压出凸轮、203-压出臂、204-螺母、205-緩沖垫、206-油封、207-壳体、208-秧针、209-夹持部、210-插植衬套、211-凸出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现有的插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现有的插植机构的压出臂限位套104是通过螺紋连接方式固定在插植叉轴101上的,插植叉轴101上还需要设置螺母204。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插植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插植叉组件包括插植叉轴101和插植叉103,插植叉轴101在靠近端部的位置成型为方体,在方体与靠近方体的端部之间成型为细螺杆,插植叉103具有与方体相配合的固定开口,插植叉103套入方体,细螺杆从固定开口伸出,再通过一个柠紧在细螺杆上的螺母来防止插植叉103从方体上脱落;在插植叉轴101远离插植叉103的一端成型有凸台105和板状才巴持部102,凸台105位于板状把持部102和插植叉103之间,凸台105与板状把持部102相邻;凸台105与插植叉轴101同轴,凸台105的横截面呈圆形。
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凸台105在插植叉轴101上的位置也可以与板状把持部102有一定距离。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凸台105的横截面也可以是多边形。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图2所示插植叉组件的插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插植机构除包括插植叉组件外还包括壳体207,壳体207为弯折形状,即具有一近似水平的部分和一近似垂直的部分;在壳体207的近似水平的部分的内部固定有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压出臂203,压出臂203通过枢轴固定在壳体207上,在压出臂203靠近壳体207近似垂直的部分的一端成型有夹持部209,压出臂203上的夹持部209与插植叉轴101上的板状把持部102相配合,压出臂203通过夹持部209夹紧板状4巴持部102固定插植叉轴
101,插植叉轴101在壳体207的近似垂直的部分的内部延伸并且插植叉轴101的另一端伸出壳体207;在壳体207的近似垂直的部分的外表面固定有秧针208,秧针208与插植叉轴101大致平行,固定在插植叉轴101上的插植叉103靠近秧针208,并且插植叉103的开口正对准秧针208;插植叉轴101上凸台105和插植叉103之间依次套设有緩沖垫205、插植衬套210和油封206,油封206位于插植叉轴101伸出壳体207的部位并与壳体207形成一个封闭端,在壳体207内部在緩沖垫205和油封206之间成型有凸出部211,插植衬套210固定在凸出部211上,緩冲垫205由插植衬套210支撑,凸台105的横截面大于緩沖垫205的横截面;用于驱动压出臂203上下往复运动的致动组件包括压出凸轮202和压出臂弹簧201,压出凸轮202设置在压出臂203的远离夹持部209的一端,用于驱动压出臂203向远离秧针208的方向运动,压出臂弹簧201设置在压出臂203和壳体207之间,用于提供复位力使压出臂203向靠近秧针208的方向运动。
如图4所示,压出臂203的一端具有与压出凸轮202相配合的形状,另一端成型有夹持部209,夹持部209的开口宽度略大于或等于板状把持部102的厚度。
如图5所示,压出臂203通过夹持部209夹紧板状把持部102,夹持部209的上端由板状把持部102的上端阻挡,夹持部209
的下端由凸台105阻挡。因此,夹持部209夹紧板状把持部102之后可以上下往复运动,而不会从插植叉轴101上脱落。
本实施例的插植机构的插植动作过程是,当压出凸轮202作用在压出臂203上时,压出臂203向上运动,插植叉轴101被带动向上运动,压出臂弹簧201被压缩储能,此时插植机构进行取秧;当进行插秧时,压出凸轮202停止对压出臂203施加力,压出臂203在压出臂弹簧201的复位弹力作用下,快速向下运动,插植叉轴101被带动快速向下运动,由于套设在插植叉轴101上的插植衬套210与壳体207的突出部固定,因此插植叉轴101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凸台105会与插植衬套210支撑的緩冲垫205发生碰撞,并且使插植叉轴101不能继续向下运动,在碰撞的过程中,插植叉103会和秧针208配合将秧块弹出,完成插秧。
当然,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凸台105在插植叉轴101上的位置也可以与板状把持部102有一定距离。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凸台105的横截面也可以是多边形,如正方形。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通过在插植叉轴101上直接成型凸台105和板状把持部102,减少了部件,便于加工,降低了成本;而且压出臂203通过夹持插植叉轴101上的板状把持部102能够直接带动插植叉轴101运动,不会发生错动,插植叉103固定在插植叉轴101上的方体部位,也不会发生错动,从而能保证在插植过程中插植叉
103对准的方向不会发生偏转,能够保证持久的插秧精度;由于插植叉轴101上的细螺杆直径较小,油封206在套入插植叉轴101时不会被划伤;插植叉103和插植叉轴101采用分体形式,便于组装,也便于分解、更换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包括插植叉轴,固定在所述插植叉轴一端的插植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植叉轴远离所述插植叉的一端成型有板状把持部,在所述插植叉轴上还成型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板状把持部和所述插植叉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所述板状4巴持部相邻。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植叉轴固定所述插植叉的部位成型为方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所述插植叉轴同轴,所述凸台的横截面呈圓形。
5.—种插植机构,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可往复运动的压出臂,用于驱动所述压出臂往复运动的致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秧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植叉组件,所述插植叉组件包括插植叉轴和插植叉,
所述插植叉固定在所述插植叉轴的一端,所述插植叉轴的另一端成型有板状把持部,在所述插植叉轴上还成型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板状把持部和所述插植叉之间;所述插植叉轴成型有板状把持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插植叉轴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插植叉靠近并对准所述秧针;所述压出臂的一端成型有能与所述板状把持部相配合的夹持部,所述压出臂通过所述夹持部夹紧所述板状把持部;在所述插植叉轴上还套设有緩沖垫,所述緩冲垫位于所述凸台和所述插植叉之间,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固定部件用于支撑所述緩沖垫。
,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所述板状才巴持部相邻。
,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植叉轴固定所述插植叉的部位成型为方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所述插植叉轴同轴,所述凸台的横截面为圓形,所述凸台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緩冲垫的横截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出臂枢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致动组件包括压出凸轮和弹簧,所述压出凸轮设置在所述压出臂的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端,用于驱动所述压出臂向远离所述秧针的方向运动;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压出臂和所述壳体之间,用于提供复位力使所述压出臂向靠近所述秧针的方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