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德语专业毕业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32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德语专业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7/10/13 文件大小:1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德语专业毕业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Der Vergleich der Vornamen im Chinesischen und Deutschen
浅析中德名字对比
专业名称德语
毕业论文任务书
一、题目
德语 Der Vergleich der Vornamen im Chinesischen und Deutschen
汉语浅析中德名字对比
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1. 培养学生独立查阅、收集文献资料并进行初步探索和基本研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三、论文基本要求
1. 结合德语语言文学的专业方向,认真选题,题目不宜过大, 选题范围包括德语文学评论、德语语言学、翻译理论与方法、德语国家国情和中德跨文化交际等五个方面。
2. 论文内容健康,观点明确;论据充实,数据可靠,有个人观点和见解;论述上要条理清晰,有分析,有归纳。
3. 论文必须用德文撰写,语言表达应准确、简练;长度为A4开打印纸15-20页左右或5000左右德语单词。
4. 必须注明所引用材料的准确来源。
5. 论文定稿后,打印时必须合乎学校规定的体例和格式规范。
四、进度和要求
1. 暑假期间查找资料,初步确定论文写作大体方向,选择两三个可操作性具体题目,搜集相关参考文献。
本学期(第七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交上论文题目,结合论文写作课与导师探讨选题意义、写作重点及内容。
第六周内与自己指导教师联系,进一步详细探讨。
第十周交《开题报告》。
第十八周(学期末)交论文初稿。
第八学期开学第一周或三月初交论文二稿。
第八学期四月初交论文三稿。
第八学期五月初将论文终稿交给指定导师交叉评阅。交叉评阅教师应给出评阅意见、写出评语。给出建议分。
五月中旬在导师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论文并定稿。指导老师应对定稿后的论文提出具体的评阅意见,写出评语,给出建议分,提交论文指导委员会审定。
2013年06月16日答辩。
五、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Jürgen Gerhards: Die Moderne und ihre Vornamen. Eine Einladung in die Kultursoziologie. Verlag für Sozialwissenschaften, Wiesbaden 2003
Dieter Geuenich: Nomen et gens. Zur historischen Aussagekraft frühmittelalterlicher Personennamen. Berlin u. New York 1997
Michael Mitterauer: Ahnen und Heilige. München 1993
于春忠:德语人名面面观,德语学****1999年12月和2000年2月
蔡献涛:谈谈德语人名及其写法,现代外语,1991年4月
石立坚:谈谈德语人名,外国社会科学,1985年11月

学生__ ___ 指导教师___ ____ 系主任___ ____
ABSTRACT
Der Name ist eine Bezeichnung für Menschen im Umgang mit den anderen und auch ein Symbol für Menschen, um sich voneinander zu unterscheiden. Er enthält auch eine kulturelle Konnotation. Der Name ist ein Träger der Kultur, um die Geschichte einer Nation, die Religion oder die Folklore zu verstehen. Die Hauptquelle und Namensgebung der Deutschen und Chinesen haben viele Ähnlichkeiten. Aber weil diese beiden Nationalitäten allerdings bei Gemeide, Brauchtum oder kulturellen Hintergrund großen Unterschied haben, ist Namensgebung auch unterschiedlich. Die Kultur des deutsch-chinesischen Namens hat lange Geschichte. Im Grund ist Namenskultur eine Widersp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