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郭明义小故事.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郭明义小故事.doc

上传人:170486494 2017/10/13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郭明义小故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入伍津贴都捐给了灾区
1977年冬天,19岁的郭明义光荣地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汽车兵。年轻的郭明义把收听广播、了解国家大事的好****惯也一同带到了部队。
一天,刚刚做完体能训练、汗珠还挂在鬓角的郭明义,一如往常风风火火地跑到排里的“电匣子”旁边,拧开旋钮开关,收听新闻。“昨日云南省地区发生地震······”身为鞍山人的郭明义心头一紧,1975年海城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的伤害有多重,他心里很清楚。
郭明义摸摸兜里刚刚领到的津贴,拿定了主意。到了星期天,他急匆匆地走出部队大院。
一个月后,正在进行驾驶训练的郭明义被连指导员叫下车:“小郭,你前一阵是不是捐钱了?”
郭明义一怔,心里想,这事儿我谁都没告诉啊。“捐了。”
“那就对了,云南省政府给师里寄来了感谢信,感谢你对云南灾区人民群众的热情捐助!”
原来,那个星期天郭明义跑了十多公里路,来到县城邮局,把自己入伍以来攒下的所有津贴都寄给了云南地震灾区。(记者 赵广亮)
送出三台电视机
5年前,郭明义家有一台25吋的三洋牌电视机,虽用了几年,但图像、声音效果都挺好。有一天,矿动力车间刘启涛找到郭明义说:“俺们班组的电视机被盗了,大伙感到很舍手。”郭明义想了想说:“我给你们想想办法。”过了几天,刘启涛和班组工友就看上了25吋的三洋牌电视机。大家都夸郭明义有办法,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台电视机是郭明义家的。
郭明义又从旧货市场上买了台国产的旧电视机。一次,他到从齐大山医院退休的张师傅家串门,看到生活拮据的张师傅家没有电视机,就把自己刚买的电视机搬到了张师傅家。
后来,郭明义妻子的一个要好的同志要换新电视机,便把旧电视机连同电视柜抬到了郭明义家。可没过多久,郭明义又把这台电视机送给了他所救助的对象。
郭明义三次送电视机的事儿传到了鞍山团市委,于是团市委给郭明义买了一台32吋的电视机送到他家。团市委领导同志明确地告诉郭明义:“你也需要看电视,这台电视机不许送人,因为产权不是你的。”就这样,郭明义“有了”属于自己看的电视机。    (蔡恒利)
山东农村的来信
春节前的一天,郭明义收到一封从山东省嘉祥县老僧堂乡西李楼村寄来的信。人们都很奇怪,老郭在山东没有亲戚,这封来信是咋回事?老郭笑着对同事说:这是特殊的亲戚。
原来,8年前郭明义从报上看到一篇新华社的报道,讲述的是山东省嘉祥县老僧堂乡西李楼村的李秀立、轩荣华夫妇生下了五胞胎,但抚养出现困难。郭明义暗下决心,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这对农村夫妇。从2002年起,他每年都拿出一二百元汇寄到西李楼村,一直坚持到现在。今年春节前,当李秀立、轩荣华夫妇收到他寄的钱,就给郭明义回了一封信。信里说:感谢你这么多年来的帮助,在党和政府及各界好心人的大力支持下,五个孩子幸福成长,他们都已经升入小学二年级,期末考试,两个孩子考了100分,两个94分,一个98分。我们夫妇和五胞胎兄妹共同祝您春节快乐!信里还附寄来三张五胞胎的照片。
老郭捧着这三张照片,看到他们穿着新衣服在阳光下的笑脸,心中分外惬意。        (蔡恒利)
称职的翻译
在郭明义众多的“头衔”中,让人感到意外的莫过于“翻译”。瞧着他穿着的不太整洁的工作服和黝黑的面孔,人们很难将他和“翻译”这个工作联系在一起。
郭明义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求,早在部队时,他就抓住“缝隙时间”学****英语。来到矿山工作后,他的学****劲头更足,每天都坚持到市内的夜校学****通过努力,他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
齐大山铁矿扩建工程的开工,为郭明义发挥英语才华提供了舞台。1992年,他通过考试,成为该工程英语强化班的学员。1993年,他正式成为矿扩建办负责33台、价值近4亿元的进口大型生产汽车现场组装的口语翻译和英文资料翻译。
这个工作听上去轻松,干起来却不容易,上千种进口备件要一一做好中文文字说明,每天的组装工作必须全过程跟踪。郭明义每天都是早晨第一个到现场,晚上最后一个离开,他工作非常认真,不让一处差错出现。他以敬业精神和扎实的英语功底,成为外方专家在现场最信赖的合作伙伴。
进口备件的质量本来与郭明义无关,但他每次为备件做说明时都要检查一下备件的质量。一次检查中,他发现5台美国特瑞伯公司制造的MT154电动轮汽车后轴箱开焊和M15电动轮汽车电机烧断等重大设备质量问题,于是他拿来相机,将这些缺陷拍下来,还写出中英文说明。凭着这些有力的证据,齐大山铁矿最终获得外方公司10万美元的赔偿。             (兰天碧)
暴风雪后第一个上山
2007年3月4日,鞍山地区遭遇了一场50年一遇的暴风雪。望着漫天大雪,郭明义十分着急,心里牵挂着采场公路的情况。下半夜2点钟,他就从床上爬起来,动身往采场走。路上的积雪没过膝盖,走着走着就掉进没腰深的积雪坑,他几乎是手脚并用地赶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