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南京奥体中心规划分析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83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京奥体中心规划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6188 2017/10/14 文件大小:8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京奥体中心规划分析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京奥体中心规划分析报告
摘要:南京奥体中心于2002年8月18日正式开工,2004年底建成,2005年5月1日交付运行。2008年以前,它是全国最大的体育场。它是2005年十运会的主场馆,同时也是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的主会场。,全部工程包括了体育场,体育馆(太空舱形),游泳馆(海螺型),网球中心(莲花瓣),科技中心(桅杆状)以及大平台,室外景观和道路等单体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采用了世界第五代体育建筑的设计理念。
南京奥体中心将成为第五代体育建筑群,即在多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公园化”。全运会后,奥体中心将以“奥体花园”的新形象,成为集市民健身、观光、休闲、游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活动场所。届时,新城将形成以奥体中心及周边众多文体设施为核心,以整体提升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水平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发展社会事业的“运动之区、健康之区、活力之区”。
关键字:奥体中心的总体布局的分析中心的地理位置及交通设施
奥体中心的停车设施奥体中心的功能定位
奥体中心的生态环境的设计与分析
一奥体中心的总体布局的分析
图例 1
奥体中心坐落在规划地块中心部位,既便于中心与市政道路相结合,又便于各场馆内部相互联系,形成了有机的内部和外部关系。
在奥体中心规划用地范围内,有两条与市政道路平行的主轴线,即东西向轴线和南北向轴线。南北轴线与真正的南北向形成30度夹角,“二场二馆二中心”设置在具有夹角的轴线上,既对称又不对称。
整个工程以体育场为中心形成一系列辐射轴线,这些辐射轴线向四周延伸穿过其他场馆,成为其它场馆、室外广场及水景设计之间的连接关系。位于体育场辐射轴线上的体育馆、游泳馆、网球中心、新闻科技中心和体育场的热身场,均在四个坡道和市政道路的交叉口。从建筑内部来看,观众流线,贵宾流线,运动员、管理人员的流线,群众休息旅游的流线,简洁明了,便于进出通达。
根据建筑和地形的特点,在体育场外侧设置了高架平台。该平台7米高, 60米宽,呈圆形。靠体育场一侧为18米宽的开敞空间,供消防、通风和采光所用。其余42米宽,1300米长的高架平台通过12座桥梁与体育场入口和其它四个场馆相连,形成了高架广场。高架广场从各方向通过坡道与市政道路相接,并设有电梯、楼梯与地面相通。高架广场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一场四馆”有机联系起来,解决了观众的平面交通问题,并通过电梯、楼梯和地面相接,解决了人流的立体交通问题,充分做到了人流、车流按不同方向、不同层面进行分流和有效集散。二是为大型停车场及主要交通环道提供了空间。三是为所有水、电、蒸汽、通风、智能化管线通道。四是具有景观功能。
四个坡道建筑面积大约有3万平方米,下面是大型商场、超市,还设有公共厕所、设备和管理用房。每个坡道下设置自行车停车库及相关通道。每个自行车库大约1000 m2,可停约800辆自行车,通过标识系统引导,自行车可以直接到达停放位置。
南京奥体中心建筑群及高架广场位于场地中部,场地东西部分别有东部景观区和西部景观区。东部景观区位于城市主干道一侧,把南京奥体中心和城区从功能上和视觉上连为一体,显得规整、庄重、高雅。除了有大型喷泉、雕塑、旗杆外,还有可供集会、演唱、文艺表演的大型广场。西部景观区位于场地西侧,毗邻地铁终点站,供市民游览、休闲、娱乐、健身,显得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