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组青蛙骨骼标本的制作实验论文
青蛙骨骼标本的制作实验论文
小组成员:2009301060059邵明 2009301060060夏显
2009301060061陈探 2009310160063任意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2班摘要:通过一系列的处理,除去动物的皮肤肌肉与内脏,保留骨骼,并经脱脂、漂白,使骨骼洁白美观,然后把骨骼支架成它原站立的姿势,通过对骨骼的观察可以了解骨骼的结构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及不适应性。
关键词:牛蛙;骨骼;煮。
前言:生物教学中为了加深对蛙类骨骼的认识,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少高校都选择了“青蛙骨骼标本制作”试验,并普遍采用青蛙(或牛蛙)作为实验材料。因此,该实验成为两栖类学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试验。但是,由于青蛙骨骼较小易丢失,且易碎,就不容易得到完整的骨骼标本,所以需要在试验过程小心谨慎。
在本次试验中,通过对骨骼的制作了解学习了青蛙骨骼的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但是由于粗心大意丢失了少数细小骨骼,但骨骼大体保持了其完整性。
材料与方法:
材料:青蛙一只(或牛蛙)、解剖盘两个、解剖器具一套、锅炉一套、铜丝(14号与16号)若干、老虎钳、牙刷、洗衣粉、乙醚、502胶水方法:
,除去内脏。此时宜小心不要损坏胸骨和肋骨
:先把脊椎背面及腹部的肌肉粗略除去,再去掉大腿上的大块肌肉
,将牛蛙放入锅中,煮至肉可以轻易刷下为止
,放正姿势然。后用适当大小的铜丝把
骨骼连接,支架起来,使现出原来的姿势,并固定在台板上,或放置在标本盒中。结果与讨论:
(1)脊柱
脊柱位于躯干背部的体壁中,共由十块椎骨连接而成,内藏脊柱。最末一块椎骨于前九块相比,外形差异很大,呈细棒状,特称尾杆骨。脊柱两旁、两椎骨之间有椎间孔,是脊神经穿出的地方。椎骨从前至后分为1块颈椎、3块胸椎、4块腰椎、1块荐椎和1块尾杆骨。分析:①鱼类脊椎仅有去干椎和尾椎,而两栖类脊柱更加分化。出现了一块颈椎,使头部可以上下运动,适应于陆地上多变的环境;出现了一块荐椎,与腰带相连,使后肢获得较稳定的支持,得以支撑体重。
②脊椎骨由鱼类的双凹型演化而成前凹型,使椎体间的关节更灵活。
③尾椎愈合形成棒状的尾杆骨。
(2)头骨
头骨分为颅骨和咽骨。颅骨有外枕骨、蝶筛骨、额顶骨、副蝶骨、前耳骨、鼻骨、梨骨等构成;咽骨由颌弓和舌器组成。
分析:头骨以脱离了肩带的束缚,有了灵活运动的可能性,骨片较鱼类趋于减少和愈合,从而更牢固,骨骼重量减轻,这都对陆地上运动是必要的。
(1) 肩带
肩带位于颅骨后方,为左右对称的弧形骨带,其两端各具有韧带和肌肉,附于脊柱上;两腹端则与胸骨相连。每个弧形后缘的中部各有一个肩臼,是连接前肢的肩关节。肩带分为肩胛区和喙区。肩胛区有上肩胛骨和肩胛骨;喙区有锁骨、前喙骨和喙状骨。胸骨则有前胸骨、上喙骨、中胸骨和后胸骨组成。
(2) 腰带
腰带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
⒈髂骨:为1对长形硬骨,上端与荐椎的横突相连,下端与其他两对骨互相愈合,形成与后肢相关节的左右关节窝,称为髋臼。
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