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打秋千》.doc

格式:doc   大小:50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打秋千》.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7/10/15 文件大小:5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打秋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音乐教案《打秋千》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东简良小学
作者:董丽坤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音乐
3课时:1
4教材:人教版本三年级下册
5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钢琴、磁带、课前收集的与仡佬族打秋千有关的图片;谱例、板书。
教学课题:歌曲:《打秋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乐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在与人合作的快乐中培养自主与自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律动游戏、小组竞争等活动,在体验、比较、评价中引导学生用自然、轻盈、有弹性的声音和灵活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附点音符、下滑音及其作用。
2、初步体验歌曲中二声部的和声美,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教学分析
学****者
分析
我是和学生一起开始音乐之旅的。
第一年我着重结合游戏、律动、聆听、演唱、表演、创编等方式激发他们学****音乐的兴趣。
进入二年级后,学生能用自然的嗓音唱歌,并且非常乐于参与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从知识技能体系来看,学生已经能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这为本课的学****奠定了基础。
进入三年级,学生仍处于充满好奇、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爱幻想、爱表现是他们的特点,他们渴望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来表现心中的音乐形象,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首先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音乐认知规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童趣,如创设情境、律动游戏、小组竞争等,通过看、想、说、演、听、唱,给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直观、生动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将趣味性和思想性、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时,就我校实际而言,生源多来自农民工子女。他们生存成长的环境与视界存在着必然的局限性,所以,面对他们,我的音乐课堂,不能只做学****唱歌、培养自信的舞台;在每一节课上除了能“有所获、得其乐”外,更应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情操,发现渺小的“自己”,充满变“强”变“大”的活力。
学****内容分析
由网络搜索整体而成:
一、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她的诞生地是贵州高原,也包括湘西丘陵一带。目前,仡佬族的大多数居住在贵州,少部分散居在云南、广西,还有一部分侨居越南等地。
二、打秋千
打秋千是仡佬族群众特别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多在春节和正月十五举行。秋千架用两根木柱固定竖立在地上,两顶端之间架一根横木作梁。,距地面1尺处系上木板,即成秋千。平时也有在树枝上挂条藤索,下端系上一根木棒作秋千的。活动时,人立木板上,利用腿的蹬弹力,时前时后,使秋千荡起来,或者坐于其上,由人推摇嬉耍。
秋千比赛分高度比赛和打铃比赛两项。打铃比赛则在秋千架前方高处横一条带铜铃的绳子,秋千一碰到绳子,铜铃就发生响声,谁碰的次数最多,谁就认为是技艺高超。
三、秋千的种类和玩法
秋千的样式多种多样,玩法不同,如拜秋、扁担秋、西洋秋。
1、拜秋:
拜秋比较普遍,几乎村村都有,玩法也很简单,一人两人都可以玩。玩时将四根檩条粗细的高杆(长一丈左右)栽到地上刨好的坑内捣结实,分成一定距离的两对,再到上面架一条横杆,在中间系上两条铁绳(也有用粗麻绳的),下面拴块木板,板上面能坐或站一至两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