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3
文档名称:

世纪之末的思考-师范大学.pdf

格式:pdf   大小:1,826KB   页数:28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世纪之末的思考-师范大学.pdf

上传人:Q+1243595614 2017/10/17 文件大小:1.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世纪之末的思考-师范大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民办教师的再认识
民办教师问题,一直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热点,近年
来,更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究其原因,大致有以
下几个方面:一是队伍庞大、约占全国中小学教师总数
的万人),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对农村
基础教育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二是民办教师待遇太低,全国大多数地区民办
教师的工资收入不及公办教师收入的一半,一些地方民
办教师生活都难以维持,医疗退休更没有保障;三是民
办教师的性质、队伍的发展趋势等理论问题长期没有解
决,民办教师工作缺乏规划;四是政策不稳定,一些早
已制定并实行过的政策(如民办教师转公办)没有得到
连续的贯彻执行,失信于民,严重影响民办教师的积极
性。上述种种问题的长期存在增加了基层教育管理部门
的压力,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教育事业的改革
与发展。
要做好民办教师工作,解决民办教师工作中存在的
突出问题,全社会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对民办教师队伍
要有正确的认识。
认识之一:
民办教师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有分担国家困难方面
的因素;有人口增长失控、入学人数太多,对师资需求
剧增的客观需要;有不重视教育,不按教育规律办事的
错误做法;有“极左”的影响和“文革”的破坏。原因
复杂,导致民办教师队伍发展不正常,问题越来越多。
建国初期,我们一方面面临着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
望送子女上学的要求,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文化、经济基
础薄弱,中小学教师奇缺的巨大困难。因此,国家在创
办公立学校的同时,支持群众办学,民办学校和民办教
师应运而生。年至年,全国中学民办教师约
万人,小学民办教师在至万人之间浮动,最高
也没有超过中小学教师总数的。这一阶段,民办学校
的建立,民办教师的选任,是根据需要和群众的办学能
力,因地制宜地产生和发展的。对分担国家困难,缓解
中小学师资紧张状况,扫除文盲、提高群众的政治、文
化水平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年至年“,大跃进”造成的严重恶果,教
育盲目追求高速度等人为因素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
国家无力承担大量的教育费用,遂大量增加民办教师,到
年底,民办教师人数达万人,占中小学教师总
数的。形成建国以来民办教师增长的第一个高峰。
年至年,由于人口增长失控形成中小学
入学人数增加,对师资的需求剧增。而这一时期,又对
教育采取了破坏性的做法,一度停止了师范院校招生,公
办教师来源中断;又加上一些极左的做法在全国推行,将
大量农村小学改为民办,大批公办教师被迫转为民办教
师,到年,民办教师达到万人,占中小学教师
总数的。至此,民办教师增长达到顶峰。
年起,各地加强了民办教师工作。通过对民办
教师队伍进行调整整顿;确定留用的民办教师资格;淘
汰部分经培训仍不合格的民办教师;将部分优秀民办教
师转为公办;达到退休年龄的进行妥善安置等措施,到
年民办教师逐步减到万人,占中小学教师总数
的,队伍的发展和民办教师工作开始趋于正常。弄
清楚民办教师形成的原因和这支队伍的发展轨迹,对于
我们正确认识民办教师,总结民办教师工作中的经验教
训,做好今后的民办教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之二:
广大民办教师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分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
教育事业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应当充分肯定。
尽管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有许多非正常因素,但
作为广大民办教师个人,长期以来,在生活条件困难、工
作环境艰苦,待遇、地位低下的困境中,不计名利、顾
全大局、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
为国家分担了困难,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做出了贡献。他们扎根农村、教书育人,呕心沥血,为
培养下一代奉献了宝贵的青春。民办教师的形成和发展
及他们的贡献证明,没有民办教师,就没有中国农村基
础教育的今天;没有民办教师,中国的文盲要比现在多
好几亿。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并不是所有的政府
部门对民办教师都有全面的认识,也并非所有的人都理
解民办教师。民办教师待遇提高缓慢,转公办等政策没
有连续的贯彻执行,与对民办教师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有
密切关系。对民办教师要再认识,要充分肯定和大力宣
传他们为教育事业创造的业绩,使全社会真正理解、关
心民办教师。
认识之三:
加强民办教师工作的理论研究,明确民办教师队伍
的发展趋势。民办教师队伍应当在一定时期内得到控制
并逐步消化掉。
民办、教师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
用,而且在一定的时期和地区内是基础教育中一支不可
替代的力量。但是,民办教师不应当长期存在下去。因
为,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