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油气地质知识油气资源与储量
说到勘探,免不了说说中国现在的油气资源与储量。根据全国最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分析,我国石油地质资源量近千亿吨,石油可采资源量超过200亿吨,迄今只探明几十亿吨,石油资源探明程度不到 30%,远低于64%的世界平均探明率;我均采收率也不到35%,远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这说明,我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潜力,不会在短期内出现石油危机,至少不会在几十年内出现石油危机。关键在于如何将石油预测资源量转化为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
在中国,至今没有发现大规模或多个大型油气田,并不能说明中国地底下缺少油气,只是中国油气成因极为复杂。一方面,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黄河三角洲等沉积盆地基底都很深,加之中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股力量的混合作用,使得油气成藏分布规律十分复杂;另一方面,我国油气藏类型多种多样,勘探开发有很多理论技术问题需要突破。
我国著名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刘光鼎院士曾对我国油气资源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的油气好比是四层楼,最底下是早古生代的,依次是晚古生代的,中生代的——我称之为前新生代残留盆地,随后才是新生代陆相碎屑岩沉积盆地,中国50年的油气勘探只停留在浅层,还有三层没有挖掘和开发,应该到古代的海相地层里去找油气。”
刘光鼎说,“两次油气资源评价都说明,中国油气资源的潜力巨大,目前探明储量不到1/3,至少前新生代海相碳酸盐岩领域就有待于勘探开发。……中国油气资源的前景是美好的,只要我们针对中国的地质情况,大力发展地球物理方法,就一定可以找到并开发出更多的油气资源。”(石油知识编辑部)
前景无限的非常规能源——煤层气、页岩气及天然气水合物
随着目前全球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非常规天然气已成为当今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降低技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关键。目前,美国的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已经形成了完整、成熟的技术体系,拥有多项低成本技术。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煤层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近一两年可能将实现重大突破。
数据显示,;,主要为致密砂岩气。目前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产量已经迅速上升到3,242亿立方米,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能源力量。非常规能源作为最现实的低碳资源。技术成熟后,非常规能源可以转化为常规能源开发。如果说煤炭是高碳资源、石油是中碳资源,非常规能源就是最现实的低碳资源。因其具有低碳、洁净、绿色、低污染的特性,开发技术日益成熟,已成为当今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煤层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中国地质大学的杨起院士这样说:“首先,煤矿中的这种气体,即“煤矿瓦斯”容易爆炸,严重威胁矿井工作人员的安全;其次,这种气体可以作为新的接替能源加以开发利用;再次,采煤产生的煤层气甲烷排放到大气中引起温室效应,污染环境。开发利用煤层气具有社会、经济与环保方面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在采煤之前先采出煤层气回收利用,不仅增加新的能源,而且煤矿生产中的瓦斯将大大降低,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改善煤矿安全,改善环境,降低采煤的成本。”
煤层气主要成分(通常占90%以上)是甲烷(CH₄)。在常温下其热值为34—37兆焦/每立方米(MJ/M),与天然气的热值相当,是一种很好的高效清洁气体燃料。甲烷是造成环境温室效应的三种主要气体(甲烷、二氧化碳和氟利昂)之一,其温室效应很强,比二氧化碳作用大20倍(另一说法为10倍)。甲烷排入大气,不仅因其温室效应将引起气候异常,而且还消耗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它对臭氧层的破坏能力是二氧化碳的7倍,削弱了地球对太阳紫外线侵袭的防护作用,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每年因采煤向大气排放的甲烷量占世界采煤排放甲烷总量的三分之一,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应该说我国对煤炭生产进行治理迫在眉睫。长期以来,为了避免瓦斯爆炸事故而采取的最主要方法是
“通风”,即向矿井内鼓入大量空气,把矿井中的煤层气排出放空。现在我国已有一些煤矿企业将抽放出的煤矿瓦斯作为能源利用,是变害为利的重要措施。
我国煤层气储量和开发利用现状是怎样的呢?
×108m3,×108m3,×108m3。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起步较晚,其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末):为减少煤矿矿井瓦斯灾害的井下抽放与利用阶段,这一阶段所抽放的瓦斯基本上都被排到大气中,很少对其进行利用。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为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