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范例解析】
材料1:一片树叶,在空中与一只鸟并排飞着。“瞧,我能像你一样飞啦!”树叶十分得意地对鸟儿说着。一会儿,风停了,鸟仍在飞着,而树叶却一头跌入了下面的河里。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解析:按照“四步审题法”审题。
步骤一:找要素。审题时,考生要先把这则材料阅读一遍,做到读懂,读全,准确领会材料内容。然后,找到材料的关键语句——要素,以把握材料的精髓。分析这个材料,要抓住:一、鸟和树叶齐飞,二、风停了,鸟仍在飞着,而树叶却落下来这样两个要素。
步骤二:析原因。这则材料,可以这样思考:为什么风停了,鸟仍在飞,而树叶却落下来?进而分析原因:一是鸟儿能飞因为它具有飞的本领,二是树叶跌落是因为它不具有飞的本领,而只是依赖外部条件。
步骤三:辨关系。从这则材来看,鸟之所以能够飞是因为它具有飞的条件(内部条件),而树叶不能飞是因为它没有这种条件,而只凭外部条件(外因)是不能取得成功的。由此可见,这则材料讲的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步骤四:提观点。这一步,将所提的观点写出来分析。根据前面分析,得知这则材料谈的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问题,因此推出的论点为:
①事物的发展取决于内因。
②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成功。
③只有自身具有能力方可实现理想
以上论点,是紧扣住原材料而推导出的原因。而以下论点,则不够准确: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论点虽然也在谈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可是,它没有按照原材料的内涵去推论,而是“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是内外因关系,那论点就一定是这条辩证原理。
②“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的论点,弄错了原材料中诸要素的关系。把树叶能飞看作是“现象”,把鸟能飞看作是“本质”,将哲学的定义曲解,因而陷入对材料的矛盾解释中去了。
2.“无助的纸片”——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轻飘,单薄,易碎,无生命,无思想,“无助”地被吹走的状态,容易让人想到没有思想活力、没有自控力、没有根基的人和事,只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孤立无助地被动地任其摆布。如“无生命力的支撑,永远是被动的”、“不能自己给力,只能受制于人”、 “不能自我主宰、只能被人主宰“、“无力者无位”、“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无助”一词,还可理解为没有外界资源、没有外界帮助,但主要应指没有精神内涵。
3.“会飞的蝴蝶”——一种弱小的生命,同样是单薄,脆弱,但轻盈,灵动,有生命,有灵魂,有活力,特别是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风来时它可以敛翅静待,可以震翅而息,也可以展翅而起,迎风飘舞,它可以在风中主宰自己,把持自己,展现自己。“会飞”的特技,让人想起那些有生气、有灵魂、有思想、有本领、有实力的人,他们能在各种外力(包括外界坏境、条件等)面前,能把持自己思想和灵魂,独立自主,特立独行,能掌控自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不随波逐流等。如“有活力才有定力”、“在脆弱中走向坚韧靠的是生命活力”、“用灵魂(思想、智慧)主宰命运”、“自立者必自强”、“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存在”、“练就一双过硬的翅膀”等。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白纸虽大,却无思想,没有重量,微风一阵便可左右它的命运,或吹上树梢,或吹落泥潭;蝴蝶虽小,却有自己的思想,坚守内心对花朵的信仰,任风雨飘摇,我自岿然不动。我们应如小小的蝴蝶一般,坚定内心的信仰之光,手握自己命运的罗盘,不被外力所左右,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奢华之风吹淡了多少仁人志士的报国之情?汉皇重色,贵妃妖娆,轻歌曼舞,酒肉池林,多少曾自诩刚正不阿的官员随着奢靡之风漂浮,失去内心的信仰,随波逐流,只知阿谀奉承,在污浊世间的
奢华之风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但,总有一些傲立的身影,坚定着内心对开明盛世的信仰,固守着身下的一片天地,闲庭信步,以千锤万凿的坚劲,任尔奢华之风恣意喧嚣,唯我屹立不倒,不为权贵折腰,他要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青莲举剑长笑,与神游八极之表,在污浊世间逆着奢华之风,独立成一抹清明。 文革的流俗之风,肆虐人间十年。十年,吹鼓了多少红卫兵所谓的“为民除害”的浮躁之心,不知历史文物的珍贵,只知破四旧;不懂天文地理,只知知识分子要批斗——“红卫兵”们没有正确的信仰,但即便流俗之风荒诞至此,可还是有无数人坚守着内心对知识的敬畏和信仰。刘少奇在坚守,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仍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向中央建议“尽早结束‘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少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