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胡超华第六章骨关节的病损康复 】是由【qingq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胡超华第六章骨关节的病损康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第六章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当前第1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五\12点
第一节骨折后康复
一、概述
(一)骨折的概念
骨或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断离;
骨折的分类:
①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②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③外伤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当前第2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五\12点
(二)骨折的愈合
骨折愈合可分六期:
①撞击期;
②诱导期;
③炎症期;
④软骨痂期;
⑤硬骨痂期;
⑥重建期。
当前第3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五\12点
(三)骨折的临床治疗
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①复位:解剖复位和功能复位
②固定:内固定和外固定
③功能锻炼:早期和后期
当前第4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五\12点
功能复位的标准
①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
②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
③下肢骨折轻微的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必须完全矫正;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否则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④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
当前第5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五\12点
(四)康复机制和作用
物理疗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消除肿胀、促进创面修复、软化瘢痕;运动疗法是以恢复功能为目的的治疗性锻炼。
当前第6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五\12点
(四)康复机制和作用
促进肿胀消退
减少肌肉萎缩的程度
防止关节粘连僵硬
促进骨折愈合
可以提高功能障碍后期手术的效果
当前第7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五\12点
二、评定
(一)注意事项
当前第8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五\12点
(二)评定内容
骨折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骨不连和骨不愈合;
关节活动度;
肌力;
肢体长度及围度;
感觉功能;
ADL能力评定。
当前第9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五\12点
三、康复治疗
(一)骨折固定期(早期)
早期治疗的目标消除肿胀、缓解疼痛
(1)轴位主动运动
(2)等长肌肉收缩运动
(3)不负重的关节主动运动
(4)健肢与躯干正常活动
当前第10页\共有35页\编于星期五\12点